最近的權健事件,討論一下直銷

最近的權健事件,又一次把直銷模式推到了風口浪尖。

小周洋的悲劇,一是家人的無知,二是直銷保健品人士的可惡,在這場悲劇中或許沒有勝者,只是權健用並不管用的保健品賺回了一些錢而已。關於權健相關的事件或者事故,網上一搜有很多的,這裡說說背後的直銷吧。

最近的權健事件,討論一下直銷

說起直銷,大家可能第一映像就是和傳銷差不多,進去就是一張大網,拉你進去,後面跟著自己的親戚朋友都要陷進去。安利你一下的大名估計很多網友都有聽過。其實正常直銷並沒有那麼可怕,直銷直銷,顧名思義就是直接銷售,說白了生產直接到消費者,沒有各種中間代理商,目的其實是降低成本。直銷的本意是好的,其實用到一些產品上,可能很大程度上減少企業和個人的購買成本,最簡單的例子,剛發家時的戴爾電腦就是直銷的,這個沒有人覺得不好了吧,產品性能良好就會有人購買,很正常的環節。還有基恩士(日本的),主要銷售工業產品的,各種傳感器之類的,並沒有什麼不好的,很多企業也都認可其產品。

看看國內的十大直銷品牌(銷售額排名):

最近的權健事件,討論一下直銷

有國外有國內,這種模式怎麼說,本人相對來說並不反對。國家能夠頒發直銷牌照也說明這種模式本身並沒有什麼不對。以我個人而言,如果是各種成品,比如電腦啊什麼的,我並不反對用直銷購買的,產品好用就買不好用就別買。就像安利的一些產品,偶爾買個用用也沒什麼不好的,去超市買香皂不也一樣嘛。但是現在很多直銷企業的瘋狂模式確跟傳銷沒什麼區別了。

最近的權健事件,討論一下直銷

看看人民日報評論的如新模式就可見一斑。

這裡先不說這個,回到權健事件。大家會發現很多國內的直銷品牌都是以保健品起家的,國外也有很多減肥啊,代餐的,這個要不要購買就另當別論了,畢竟是吃的。不能聽信別人一番忽悠就花錢往嘴裡送。

說到保健品,這裡就牽扯到中西醫的差別,咱們老祖宗留下的中藥理論其實很偉大,我想任何一個國人都不應該否定,只不過一直的中庸思想,藥品功效並不能那麼具體量化。直銷的保健品說能夠清熱解毒,你喝點橘子皮泡的水也有這功效,清熱解毒顆粒也有這功效,區別在於直銷的是否有用,橘子皮和清熱顆粒的作用大小不同而已。而正是這種說有作用確實有,作用又不是很明顯的保健品讓大家不斷的購買,促成了一個個直銷人員的財富夢想(到底最後發財了沒有,不得而知)。

能夠促使直銷保健品人員一次次的推銷成功,我想很大一部分都是消費者的無知吧。再好的保健品也代替不了藥物的作用。有這錢你買點人參、燕窩之類的吃點不比什麼都好(當然,你要買到真的)。經常看到很多老年人買一堆保健品回去,說是越老越怕死,但是還是因為無知而被忽悠了,等我們現在的年輕人老了,估計這種受騙的機會會小很多(可能出來其他高級忽悠手段,只有我們想不到的)。

說個我遇到的例子。我曾經在去廈門的火車上遇到整個一節臥鋪都是康寶萊(國外的)去廈門參加年會的推銷人員。聽了他們的交流,覺得康的產品可能就是讓人加快代謝來達到減肥的目的,當時我就想有這錢你去健身房也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其實還是肥胖人群沒有鍛鍊和節食的意志力。加快了你的新陳代謝,就不怕加快衰老嗎,雖然造血幹細胞能夠無限分裂,但是對於正常人來說,次數還是有限的。說的玄乎一點,元氣都在一次次上廁所過程中洩了,能不瘦嘛。人肚子著涼,拉兩天肚子也瘦好幾斤呢。還有一次回家大巴上,聽到我的老家有個大媽打電話,說是賣什麼壯骨粉的,公司組織旅遊,吹噓看過上海了,做過飛機了,看過電影了(聽著好像票價很貴啊,幾百塊一場電影),我當時內心是崩潰的,跟她說這些都是騙人的,她會信嗎,不會,因為已經被洗腦了,還是讀書少才被騙的。

最近的權健事件,討論一下直銷

最近的權健事件,討論一下直銷

回到權健事件,如果當時小周洋的父親能夠清楚,保健品並不能代替正規的醫學治療,也許小周洋能夠走得更安詳一點,能夠多活一些日子。既然總有保健品上面寫著不能代替藥物,國家或許應該強制各種保健品,不管是吃的還是什麼鞋墊衛生巾,用很大的字體寫著本品功效是什麼。。。。。。,不能代替藥物治療這些話,上市的時候就應該得到有效監管,而不是聽銷售在那裡忽悠“本品可以治療心血管、腦出血、動脈硬化,順帶可以起死回生”,這樣咱們國家教育程度高的人還不是很多,但是不識字的估計少的可憐了,那麼大的提醒文字要是還看不清楚,。。。那就不知道說什麼好了。這樣也能減少小周洋這種悲劇的發生。

最後,還是希望國家能夠加強監管和治理,規範直銷領域,保證人民的生命和食藥品安全。

最最後,大家覺得有用,希望能粉一個。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