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羅永浩、同道大叔之後,礦機巨頭也要開始賣電子煙了

1月27日晚,在礦機巨頭嘉楠耘智的年會上,一款名為“wel鯨魚輕煙”的電子煙出現在眾人的視野,知情人稱這是嘉楠耘智聯席董事長孔劍平他們做的。

礦機巨頭賣電子煙?

2019年第一個風口,是電子煙燃起的。

1月15日羅永浩在“聊天寶”的發佈會上發佈了“Flow福祿”電子煙;

繼羅永浩、同道大叔之後,礦機巨頭也要開始賣電子煙了

1月20日,同道大叔創始人蔡躍棟在朋友圈宣佈“創業再出發”,與黃太吉創始人赫暢一起推出“YOOZ柚子”電子煙;

1月27日,一款名為“靈犀LINX”的電子煙在朋友圈刷屏,背後則是同道大叔董事長、視覺志CEO、軍武次位面CEO等五大頭部自媒體人。

與此同時,一款名為“wel鯨魚輕煙”的電子煙出現在礦機巨頭嘉楠耘智的年會上,愛思社區蟲哥在朋友圈曬圖稱:“過年不送禮,只發鯨魚電子煙”。

鯨魚輕煙背後是一家名為杭州鯨魚煙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司,天眼查信息顯示,該公司註冊於2019年1月11日,目前已完成了千萬級別的Pre-A融資,大股東和法人為孔劍平,而嘉楠耘智的聯席董事長也叫孔劍平。

有知情人稱鯨魚輕煙正是嘉楠耘智聯席董事長孔劍平他們做的。

礦機巨頭趕風口入局電子煙?聽起來也有合理的解釋。

2018年加密貨幣行情一路向下並蔓延到了2019年,對於以加密貨幣礦機作為主要營收來源的礦機廠商來說,幣價就代表了生命,當比特幣暴跌超過60%,以太坊跌逾80%之後,風光如比特大陸也不免裁員續命。

縱然杭州市政府頻頻調研嘉楠耘智,並對其“芯片”產業鼓勵支持,但是擺在嘉楠耘智面前的依舊無法預估的風險和困境。

這不免讓人產生聯想:或許尋求香港上市無望後,嘉楠耘智要靠電子煙為公司輸血?

不過,關於嘉楠耘智入局電子煙,嘉楠耘智區塊鏈事業部總經理邵建良對此進行了否認,邵建良告訴深鏈財經,鯨魚輕煙是嘉楠耘智的股東自己投資的,和嘉楠耘智沒有關係。

嘉楠耘智聯席董事長孔劍平也通過中間人告訴深鏈財經:“鯨魚輕煙跟嘉楠沒有關係,是我們投資孵化的一個項目,我們只投資,不參與經營。”

2018年年初,有這樣一則新聞:一家電子煙業務公司Vapetek決定更名為Nodechain,並表示將探索比特幣、以太坊和其他加密貨幣,公司要從美國供應商那裡購買多臺挖礦設備。

時隔一年,礦機巨頭創始人開始探索電子煙,風口去也匆匆,來也匆匆。

電子煙風起何處?

繼羅永浩、同道大叔之後,礦機巨頭也要開始賣電子煙了

據不完全統計,在2018年末到2019年初這兩個月的時間裡,出現了Flow福祿、Wel鯨魚、YOOZ柚子、魔笛MOTI、TRYMIX反正、GOIN谷雲、APOC等近10個新興電子煙品牌,而在京東眾籌平臺上仍有9個正在眾籌的電子煙項目。

其中魔笛MOTI、Wel鯨魚獲得千萬級Pre-A輪融資。

儼然,電子煙成為了歲末年初最火熱的創業項目。

關於電子煙風口的乍起,VPO微珀電子煙創始人郝瀟蒙告訴深鏈財經:“主要因為海外市場的不斷擴大和國內拉開的差距,同時國內是全球菸草的第一大消費國,大家都看到了這樣的機遇,而美國的Juul最新估值380億美元,讓大家看到了這樣的機會。”

2018年年底,美國的電子煙公司Juul被擁有萬寶路等知名品牌的世界菸草巨頭奧馳亞集團(Altria Group)收購35%股份,估值達到380億美元。

隨後又有新聞傳出該公司宣佈以特別股息的形式給員工發價值20億美元的年終獎,相當於每名員工平均獲得價值130萬美元的獎勵。

從公司成立到估值380億美元,Juul僅僅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

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0年全球電子煙市場規模約為4.16億美元,至2016年市場容量擴大至71億美元,六年時間內市場容量擴張了17倍。

而2016年全球電子煙消費前三大市場分別是美國、英國和意大利,佔據全球電子煙銷售額的43.2%、12.7%和6.9%。

雖然電子煙在國外風頭正盛,但事實上,其起源卻是中國。

2003年,中國北京的藥劑師韓力發明了電子煙,隨後創辦了世界上最早的電子煙品牌“如煙”,主打“戒菸”功效。不過因為涉嫌虛假宣傳被央視點名等原因,“如煙”在國內發展受到打擊。

由於“如煙”受挫的影響、消費者缺乏認知、產品不成熟、體驗差等種種原因,發端於中國的電子煙並沒有在國內迎來發展的春天,電子菸廠家也開始將船頭調轉到海外。

牆內開花牆外香,電子煙國內遇冷,但在國外的消費市場卻火熱起來,直到今天,世界上90%以上的電子煙還是產自國內,僅深圳一座城市就聚集著500多家電子菸廠商。

而從2014年開始,電子煙作為一種潮流文化從國外傳播到國內,在年輕人中間流行開來,沉寂依舊的國內電子煙市場開始呈現復甦跡象。

但是在中國,雖然有Relx等發展較快的電子煙品牌,但競爭格局還不清晰,“市場還是早期,所以大家還有機會”郝瀟蒙稱。

畢竟中國有3億多菸民,超過萬億的菸草消費市場。

風口能吹多久?

一直以來,很多電子煙打著“戒菸”、“輔助戒菸”、“健康抽菸”的旗號傳播銷售。但關於電子煙“是不是煙”、“有沒有害“、“該不該禁”卻始終存在著爭議。

2018年10月10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2018年施政報告中表示,為了保障市民,特別是兒童和青少年的健康而全面禁止電子煙;2019年1月1日,有“史上最嚴控煙令”之稱的杭州最新修訂版《杭州市公共場所控制吸菸條例》正式實施,電子煙被列入其中。

除了少數地區的地方條例之外,現行法律並沒有為“電子煙是否屬於菸草”定性,因此在監管上,電子煙還處於空白。

在中國,菸草實行專賣管理,經營需要資質,一旦政策監管的靴子落下,電子煙行業勢必受到波及。畢竟菸草行業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

關於眼下的電子煙風口,梅花天使基金的吳世春在朋友圈中發表了看法:“最近國內硬件創業什麼最火?答案是:電子煙!這不會影響到創稅大戶中國菸草的收入麼?在國家這麼缺錢的情況下伸手去動這塊蛋糕,結果會怎麼樣?”

2018年,菸草行業實現工商稅利總額超1.15萬億元,同比增長3.69%;上繳國家財政總額超1萬億元,同比增長3.37%;實現工業增加值7877億元,同比增長4.88%;全年實現菸農種煙總收入550億元,戶均種煙收入5.4萬元,幫助4.1萬戶貧困菸農實現脫貧。

1萬億,2018年中國菸草納稅額比華為的全年營收都高,重要性可見一斑。

因此,在一些人看來,試圖與傳統菸草搶佔市場份額的電子煙無異於是在和國家分食蛋糕。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雖然目前政策風險還不明確,但面對這樣一個萬億級別的市場,不下手總歸是遺憾。資本寒冬的當下,對於創業者和投資者來說,在電子煙市場搏一把不失為一種正確的選擇。

加密貨幣、電子煙,這兩個原本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因為嘉楠耘智聯席董事長孔劍平等人的投資而產生了某種聯繫,事實上二者也具有某種意義上的相似性,代表著財富,也象徵著冒險。

不過,加密貨幣的風口停歇了,電子煙這股風又能吹多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