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禮:農業保險應有更大作為

2019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做好“三農”工作對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確保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具有重大意義。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近日撰文建言“三農”工作,認為農業保險在助力“三農”發展和精準扶貧中應該發揮更大作用。

以下是周延禮文章的內容摘要:

近年來,中央關於“三農”的文件落實成效卓著,保險在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作用越發重要。我們要充分發揮保險在助力“三農”發展和精準扶貧中的重要作用。

在過去的幾年中,農業部、原保監會及各省財政、農林和相關監管部門的大力指導推動下,各家保險機構全力推進農險市場“擴面、增品、提標”,中央政策性險種、地方政策性險種、地方特色農產品險種的品類不斷增加,財政支農體制機制創新和保險精準扶貧成效顯著,但仍存在地方特色產品保險政策補貼較少,政策性農險風險保障程度不足,農險產品和技術創新成果升級轉換較低等問題。

2月12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財政部、農業農村部等五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其中要求“持續提高農業保險的保障水平。”《指導意見》指出“科學確定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機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政府結合財力加大財政補貼力度,拓寬財政補貼險種,合理確定農業經營主體承擔的保費水平。”

從當前的涉農保險服務範圍來看,有必要加大地方特色農產品保險支持的力度,提高保費補貼的水平,加快保障水平的步伐。

從地方的情況來看,各省地方特色農產品的保險尚有很多不在國家政策補貼範圍。以山西為例,山西作為功能性農業大省,目前被納入中央財政補貼險種的僅有6個(國家共有15個),小雜糧、油料作物、制種保險等地方特色性支柱產業相關險種未納入中央及省級財政補貼險種範圍,一定程度上不利於產業的做大做強。

政策性農險風險保障程度不足的問題也需要得到重視。從政策實施的情況來看,政策性農業保險實行的補貼原則是“保障低收入群體,覆蓋更廣範圍”,政策性農險保額制定標準是農戶生產的最直接生產成本。雖然目前小麥保險金額由每畝300元已調整為400元,玉米保險金額由260元調整為360元,但距覆蓋其種子、化肥、農藥、灌溉、機耕、地膜、人力投入等全部成本仍有較大差距。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型經營主體對風險保障程度的需求強烈,對市場波動、價格因素導致的風險更為關注,農險現有的低保障水平不能滿足農業保險的風險保障需求。

從保險保障的情況來看,已投保的部分農險產品和技術創新試點僅限於保險機構自身經營,未在政策層面認可,國家、省域範圍內仍沒有進行推廣實施,保險產品的創新成果未有效轉化為實際風險保障手段。

為此,筆者建議擴大農業、林業保險保障覆蓋面,在所有縣域全面鋪開農業保險業務,提升農業保險市場份額。逐步擴大農險大災保險、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力爭2019年春季開始,各級政府預算要充分考慮農業保險的現實需要。

同時各地方政府和監管部門要大力支持各地保險機構充分發揮保險產品和服務及技術優勢,擴大各類農險產品創新試點範圍,增強產品創新成果轉化,以點帶面,逐步實現全面推廣覆蓋。

本文源自中國財富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