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美國,還有10個國家有選舉團 BY PATRICK J. KIGER

除了美國,還有10個國家有選舉團 BY PATRICK J. KIGER

對於不熟悉美國政治體制的人來說,唐納德·J·特朗普在2016年當選美國總統可能令人費解,儘管他獲得的選票比敗選的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少了近290萬張。然而,特朗普接管了白宮。

這是因為總統選舉不是由直接的普選決定的,而是由一個叫做選舉人團的程序決定的,在這個程序中,每個州根據其人口從全國535張選舉人票中獲得一部分。這意味著,像克林頓那樣在一些人口最多的州以令人印象深刻的優勢取得勝利的候選人,如果他的對手贏得了足夠多的州,即使這些州的選民總數沒有克林頓那麼多,他也可能會輸。

與嘻哈音樂或芝士漢堡不同的是,選舉人團制度是美國的一項傳統,並沒有被其他國家急切地效仿。這並不是說其他國家沒有自己的選舉團制度。至少有10個國家是這樣做的,但它們的運作方式與美國不同,它們有時被用來選擇議員,而不是總統。根據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以下是這些國家選舉團運作的綱要。

緬甸(前緬甸):這個亞洲國家有一個複雜的制度,由總統選舉團選出三名總統候選人。總統選舉團由聯邦議會和軍隊成員組成。然後全體大會選出一名主席,落選的兩名成為副主席。然而,政府的真正權力是由國務委員掌握的,國務委員類似於總理。

布隆迪:這個東非小國使用選舉制度選舉其參議院的代表。43名人大代表中有36人是由省級議會的一個學院通過三輪投票系統間接選舉產生的。在前兩輪選舉中,候選人必須獲得三分之二的多數票,而最後一輪選舉則由簡單多數票決定。

愛沙尼亞:這個位於波羅的海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通過一個比美國更復雜的制度來選舉總統。愛沙尼亞議會選舉總統候選人,但如果在三輪投票後,沒有一個人能獲得三分之二的選票,那麼由議會成員和地方議會成員組成的選舉團將在得票最多的兩名候選人中進行選擇。如果這不能產生一個明確的贏家,這個決定將回到整個議會。

印度:這個南亞國家通過由印度議會兩院議員組成的選舉團間接選舉總統和副總統。根據BBC的這篇文章,在印度的體制下,總統基本上是一個類似君主的禮儀性角色,因為辦公室沒有實際的行政權。真正的權力屬於國家總理。

馬達加斯加:這個位於東非海岸的島國依靠市政、社區、地區和省級領導人組成的選舉團,從63名議員中選出42名參議員。其餘的由國家總統挑選。

尼泊爾:在這個多山的亞洲國家,59名國民議會成員中有56名是由州和市政府領導人組成的選舉團選舉產生的。

巴基斯坦:這個南亞國家的總統是由一個選舉團選出的,這個選舉團由參議院、國民議會和省級議會的成員組成。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這個加勒比島國的總統是由參議院和眾議院選出的選舉團成員選出的。

瓦努阿圖:南太平洋群島的總統是由議會和該國六個省的總統組成的選舉團選舉產生的。

梵蒂岡城:這個歐洲小國的政治領袖是羅馬天主教會的教皇。教皇通常是由紅衣主教學院選舉產生的,通常是終身的。紅衣主教學院是由前教皇任命的教會高級領導人組成的國際組織。

此外,其他一些國家- -博茨瓦納、密克羅尼西亞、馬紹爾群島、瑙魯、南非和蘇里南- -只是允許其國民議會選擇其總統。但在65年,125年世界上的民主國家,總統——相當於辦公室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根據皮尤研究中心指出,“沒有其他民主國家填補職位很像美國那樣,和只有少數甚至相似。”

這是有原因的。“美國選舉團是這樣一個背離民主的基本原則,其他民主國家沒有采用它並不奇怪,”喬治·C·愛德華茲三世,德州農工大學的政治學教授和作家,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選舉團制度不利於美國”。

愛德華茲解釋說:“我們這樣做是由於一種特殊的情況,一些參加制憲會議的代表不信任人民,一些人認為信息太有限,一些人希望在人民和選舉總統之間進行中間人(選舉人),一些人擔心民選行政官員的合法性,一些人擔心奴隸制,還有一些人有其他動機。”“這些都不適用於現代世界的其他國家,也不適用於21世紀的美國。”

但是,儘管美國的選舉人團制度還沒有被模仿,它很可能會繼續成為早期政治環境的一個過時的殘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