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架構詳解:傳統、融合,和超整合基礎架構,該選哪個?

雲計算、大數據和移動等技術的出現,給數據中心行業帶來顛覆性影響。包括傳統IDC廠商、傳統IT廠商在內的各行業巨頭都在謀求轉型,以適應當前雲技術的發展,提升自身競爭力。

因此,為企業的業務選擇最佳的體系結構非常重要,因為它將通過簡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保護數據來促進公司的增長和發展。

無論是中小型企業還是大型企業,正確的業務基礎架構都需要優秀的團隊合作和管理。業務基礎架構會與資源、服務和技術相結合,通過計劃的流程和系統實現戰略目標。

基礎架構詳解:傳統、融合,和超整合基礎架構,該選哪個?

根據業務流程的模式,目前可以選擇的有:傳統或融合或超融合基礎架構。

今天租租IT小編就給你們講一下這三個基礎架構解決方案之間的差異...

傳統的基礎架構

傳統的基礎架構是單個單元的組合,即網絡、備份工具、存儲和應用服務器。

這些單獨的單元相互連接,分別配置和管理。每一個單獨的單元都有可能來自不同的供應商,這反過來又增加了專門從事不同領域的IT專家對每個單元進行管理和提供支持的必要性。

傳統架構的優勢就是穩定性較好,運算能力很強,但弱勢也很明顯,成本高且處理併發的能力比較不盡如人意,需要配置很多接入口,操作起來比較麻煩。

基礎架構詳解:傳統、融合,和超整合基礎架構,該選哪個?

融合基礎架構

近幾年融合基礎架構成為數據中心建設領域應運而生的新事物。

融合基礎架構採用了搭積木的方式將數據中心關鍵融合基礎架構整合到一個盒子或系統當中,並且進行融合基礎架構統一管理。

與傳統的基礎架構不同,融合基礎架構是一個預先配置的產品堆棧,其中存儲、網絡和應用程序服務器作為一個現成的解決方案出售。融合基礎架構可以幫助企業有效控制硬件成本,這種類似“打包”的產品簡化了數據中心技術架構的部署、優化與日常管理與維護。

基礎架構詳解:傳統、融合,和超整合基礎架構,該選哪個?

超融合基礎架構

超融合架構起初是受到 Google、Facebook 等大型互聯網公司通過軟件定義技術構建大規模數據中心的啟發,結合虛擬化技術和企業IT的場景,為企業實現可擴展的 IT 基礎架構。

隨著包括網絡,存儲,備份在內的不同單元組合成一個單元,超融合基礎架構變得越來越流行。

超融合基礎架構是指在同一套單元設備中不僅僅具備計算、網絡、存儲和服務器虛擬化等資源和技術,而且還包括備份軟件、快照技術、重複數據刪除、在線數據壓縮等元素,而多套單元設備可以通過網絡聚合起來,實現模塊化的無縫橫向擴展,形成統一的資源池。

基礎架構詳解:傳統、融合,和超整合基礎架構,該選哪個?

與傳統的和融合的基礎架構相比,整個解決方案的配置在超融合基礎架構中花費的時間更少,因為它集成了所有技術。該基礎架構可以輕鬆部署和管理虛擬機,並在利用硬件資源的同時提高軟件層的靈活性。

那你應該選擇哪一個呢?

傳統的基礎架構單獨管理每個單元,它需要一個成熟的大型專家團隊,以最小心的方式處理每個單元。即使在融合基礎架構中,每個元素也都應該單獨管理,並且需要大量的控制,但是對於大型企業來說,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它無需單獨購買每個組件。

與傳統和融合基礎架構相比,超融合基礎架構提供了簡化的管理、財務精通的解決方案,並且提高了效率和靈活性,它們可以通過高數據保護更快地部署

在為你的業務選擇基礎架構之前,你需要考慮兩點,就是你的業務規模

業務需求

傳統的基礎架構將適用於擁有龐大數據中心的企業和處理大規模部署的跨國公司。它需要多個工具和團隊來確保高性能。

基礎架構詳解:傳統、融合,和超整合基礎架構,該選哪個?

但是在硬件投資方面,傳統的基礎架構有點貴。在你的業務需要傳統基礎架構的情況下,如果你需要從頭開始處理部署,那麼你可以選擇融合基礎架構,因為融合的基礎架構可以降低來自不同供應商的巨大硬件投資成本。

在考慮關鍵功能時,超融合基礎架構與傳統和融合基礎架構相疊加。這適合需要快速部署和快速訪問資源的業務。

如果你的業務需要簡化私有云/IT資源的交付,那麼超融合基礎架構將通過其API驅動的方法就可以達到這個目的。當你的企業需要採用以硬件為重點的方法並靈活部署和定製時,融合或傳統的基礎架構非常適合。

基礎架構詳解:傳統、融合,和超整合基礎架構,該選哪個?

總之呢,在為你的業務選擇合適的架構時,沒有一種方案是絕對適用的,因為它應該和你的業務策略和目標相符合,也就是要“因地制宜”才是最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