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文化印記 招遠人為什麼七月初六過七夕?

家鄉文化印記 招遠人為什麼七月初六過七夕?

乞巧作品

“爸爸,為什麼咱們招遠人七月初六過乞巧節吃巧餅啊?叫七夕不是應該七月七日過嗎?” 過去老人們一直說,“招遠人,性子急,硬把初六當初七。”是咱們招遠人性子太急了,所以提前一天過乞巧節。

實際上呢,這是為了紀念一個歷史事件。招遠從有文字記載開始,就是萊國屬地,到了明清時候,也從屬於萊州管轄。

崇禎四年(1631)冬閏十一月二十八日,登州(治所今蓬萊)將領李九成、孔有德兵變吳橋(今河北吳橋縣),連破濟屬6縣。萊州知府朱萬年聞後,晝夜運儲糧草器物備戰。次年正月,叛軍攻陷登州、黃縣,直逼萊州城。此時朱萬年部署已畢,官紳將吏各守其門,他自己坐鎮南門。二月初一,新任山東巡撫徐從治、登萊巡撫謝璉抵城,初三,叛軍步、騎萬餘,兵圍萊州城。四日開始攻城,炮轟、火燒、掘隧道、搭雲梯,用盡種種伎倆,萊州城仍巍然屹立。其間,巡撫徐從治中炮身亡,朱萬年協同謝璉戮力同心,堅守孤城。兵變消息震驚朝野,朝中剿、撫之議爭執不下。叛軍攻城無術,便詐降,此時,兵部主撫派使臣正到達叛軍軍營,不容不信。七月七日,朱太守未聽勸阻,出城受降。剛到敵營便被縛,遂誘叛軍至城下,大聲向城上喊道:“我已無生理,賊精騎盡在此,急擊之勿顧我也!”守軍不忍。朱萬年挺身頓足大聲辱罵以激怒叛軍,叛軍亂刀砍下,朱萬年壯烈殉難,實踐了其生前“生作奇男子,死為烈丈夫”的誓言。城上軍民見狀,弩炮齊發,斃敵過半。軍民眾志成城,拼死拒敵。朝中,萊州人劉耳枝接到家鄉急報,即刻持奏章面見皇帝,被主撫派擋住。為救家鄉危難,一頭碰死在金鑾殿外。皇帝得知真情,將兵部主事下獄,急發關寧兵,八月十九日解了萊州之圍。朱萬年獲贈太常寺卿,賜祭葬,並在殉難處建忠烈祠。據說,叛軍將領曾嘆道:“這萊州城,難道是鐵打的?!”“鐵打的萊州!紙糊的登州”一語,流傳至今。

朱太守遇害時值農曆七月初七,七夕節,在朱公忌日過節歡慶,於情相悖,於心不忍。為“表揚忠烈,追報功德,釐正祀典,嗣續千百世之永思”,故提前一天慶賀七夕。萊州府治下掖縣、平度、招邑的部分地方按照這個習俗延續至今。

家鄉文化印記 招遠人為什麼七月初六過七夕?

北京乞巧節“巧果”上市

家鄉文化印記 招遠人為什麼七月初六過七夕?

金陵民俗

家鄉文化印記 招遠人為什麼七月初六過七夕?

廣州乞巧文化節開幕 乞巧賽藝會工藝品精彩絕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