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首詩流入日本後成為“國訓”,至今日本官員每天要朗讀一遍

日本文化與中國淵源很深,早在645年唐朝時期,破落的日本向中國唐朝學習,進行大化改新,唐朝的文化思想、藝術以及建築等方面對日本的影響極其深遠,相傳連日本的國名“日本”也是唐朝女皇武則天賜予,寓意為“日出東方之國”。

中國一首詩流入日本後成為“國訓”,至今日本官員每天要朗讀一遍

日本的文字雖然經過上千年的演變依然擺脫不了中文的影子,可見中國文化對日本文化的影響深遠,在唐朝時期,日本引入的唐朝文化中,有一首詩被日本奉為“政訓”至今。

在日本東北地方南部的一縣叫做福島縣,這裡生活著200萬人口,由於處於沿海地帶,這裡氣候溫暖宜人,一年四季盛產各種水果,被稱為“水果的王國”,在2011年日本因東海域發生強烈地震導致核電站反應堆堆芯熔燬和放射性物質洩漏的事故之前,這裡曾是日本的旅遊勝地,在這個縣裡最令外國人稱奇的是這裡供奉中國的一首詩,日本並且將中國的這首詩作為官員和執政者的座右銘,官員每天上班前都要吟唱一遍這首詩。

中國一首詩流入日本後成為“國訓”,至今日本官員每天要朗讀一遍

這首詩只有16個字:爾祿爾俸,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是在唐朝時期日本引入唐朝文化並後來發展成為日本的“政訓”,這句話出自五代十國時期孟昶的《頒令箴》。

中國一首詩流入日本後成為“國訓”,至今日本官員每天要朗讀一遍

934年,孟知祥稱帝后,為表對跟隨自己併為建立政權有功的大臣將相們的感謝,孟知祥下令進行搜刮民脂民膏作為大臣將相的獎勵。孟知祥去世後,由他的三子孟昶繼位,孟昶與父親不同,他好學能文,心憐百姓,繼位後,他誅殺曾經支持搜刮民脂民膏的大將和文臣,並積極發展國內經濟,為整飭吏治,在941年親自撰寫了《頒令箴》作為國訓普告滿朝。

中國一首詩流入日本後成為“國訓”,至今日本官員每天要朗讀一遍

《頒令箴》原本有24句,後來縮減到四句僅16字“爾祿爾俸,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大致意思是你的待遇和收入,全是是人民的血汗,民意不可違,天理不可欺。作為官者,不可忘記是百姓。

中國一首詩流入日本後成為“國訓”,至今日本官員每天要朗讀一遍

這首詩傳入日本後,日本政員將這首詩刻在一顆大石上,後來逐漸演變為日本的“政訓”,要求日本官員每日上班都要吟唱這首詩。1935年,刻著這首詩的大石頭被日本政府認定為國家級保護文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