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談德州時 我談些什麼

談德州,是一個很大很大的話題,我想無論從哪個角度去談德州,都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作為一個普通人,說什麼都不足輕重。

曾經看過一句話:一個城市的風景,在於他的憂傷。

所以,趙雷的《成都》火了。

所以,尚大偉的《德州東站》火了。

但是, 我不想談我在德州的憂傷,大抵也是沒有深刻的憂傷。

所以這篇文章拖了很久了,就是因為不知道該從何談起。

當我談德州時 我談些什麼

來德州這麼多年,帶給我最多感慨的是空氣的味道、麻辣串和對未來發展無限暢想。

德州的空氣

如果離開德州幾天,回來時在火車站或者汽車站下車的剎那,就有一種感覺,對,就是這個熟悉的味道。

哈哈,我當然知道德州空氣質量不咋樣,即使這樣,它還是如有一種魔力,讓我對這種味道已經著了迷。只要回到了這裡,聞到了這種熟悉的味道,就感覺無比地踏實。

德州的麻辣串

回想之前在北京、青島、濟南吃過的麻辣串,總覺得都不如德州夜市上的好吃。或許是太想家 的原因,或許吃錯了地方。

現在我還是基本上每週吃上一次,每次必有雞肝、火腿腸、雞排、白菜、馬步魚。

麻辣串印象最深刻的是2011年冬天的時候,那時還和我家哥哥談著戀愛,晚上9點多去羅莊那邊吃串。兩個人凍得和狗似的,坐在路邊一邊吃著剛炸出來的串一邊打顫,那時的雞肝成了至今為止最好吃的雞肝。

當我談德州時 我談些什麼

德州的發展

最近在看日本的晨間劇《海女》,感受頗深。

劇中講述了一群人如何用一條鐵路、一群海女發展小鎮的故事。

鎮上的人們一直在思考並用行動探索著小鎮的發展,最讓我感動的是,為了小鎮的發展,40多的大人們都可以抹下面子向十七八的女孩子低頭甚至下跪請求。

這不僅僅只是電視劇效果,我想這種場景發生在日本應該見怪不怪。

當我談德州時 我談些什麼

當我談德州時 我談些什麼

當我談德州時 我談些什麼

我也常常想,德州怎樣才能走出自己的特色。

其實,一個城市就跟一個人一樣,有自己的風格和態度。光德州扒雞聞名全國可不行,沒人來德州啊。

我們德州市區應該做點什麼才能吸引人來呢?雖然我們沒有著名的風景景點,沒什麼怡人的居住環境。但是我們從現在起可以創造一些什麼。

就跟現在比較火的地方網紅一樣,雖然沒有明星那樣先天和後天的條件,但是靠著自己的努力,打造屬於自己的特點,一樣可以有很多粉絲,甚至產生了很好的經濟來源。

當我談德州時 我談些什麼

當我談德州時 我談些什麼

德州因為皇明太陽能曾一度被稱為太陽城,如果德州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太陽城,一個是書城,,我更喜歡讓德州是書城這個稱呼。

不是因為這個稱呼顯得多有文化,而是每天都會有很多人慕名來德州選書啊、來參加各種籤書活動啊,這個更能切實地拉動當地經濟吧。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