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後的茫然——無法避開焦灼,仍可靜待花開!

導讀:研究生畢業,在找工作,感覺非常不適應,也覺得在學校裡學到的很多東西用不上。怎麼辦?當時考研是不是錯了?

畢業後的茫然——無法避開焦灼,仍可靜待花開!

這位朋友你好,你的迷茫與焦慮,讓我回想起自己畢業那年的情景,大家見面的問候語:投了哪家公司?有沒有去面試?有沒有拿到offer?籤沒簽約…因為整個樓層都是畢業生,所以整個樓道里都瀰漫著一種“畢業生”焦慮。找工作期間,我們體驗到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為什麼投了那麼多簡歷,沒有一家公司讓我去面試呢?我面試了那麼多家企業,為什麼都沒有了回覆呢?面試官問的,我沒有回答上來,我好像根本不懂怎麼準備面試;有家公司給了我offer,但我心儀的機構是另外一家……

畢業後的茫然——無法避開焦灼,仍可靜待花開!

從學生過渡到職場,我們所學與以往學習的知識、專業,有著本質上的不同:讀書期間,只要努力,我們起碼可以確定自己能考個比較滿意的分數;好好做論文,我們就能夠順利畢業……“努力就會有回報”,我們是很篤定的。可是,從我們找工作開始,就要開始了一個完全不同的經歷:除了做好自己能做的事之外,你什麼都左右不了。不會有公司點評你,教讓慢慢改進;有時候你覺得自己做得很棒,卻沒有期望的結果;更多時候你的努力換不來一點兒反饋……你能做的就是把自己能想到的,可以努力的地方做好,剩下的就是等待。這,是真實的社會,真實的生活。事實上,因經濟危機的影響,我們這屆學生當年就業形勢非常不理想,不論我們多麼優秀,不管我們如何努力,不可逆轉的大環境並沒有為我們網開一面。臨近畢業,很多人不得不降低期望,找份餬口的工作。散夥飯上,大家藉著酒勁兒,哭別離,哭自己。如今同學聚會,大家都摸索出了自己的發展方向,卻依然表示:只是摸著石頭過河。不確定感依然相伴,但心態穩了不少。

畢業後的茫然——無法避開焦灼,仍可靜待花開!

我們經常被教育: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但真相併非如此美好。有時候你耕耘了,卻不一定有收穫,就比如今年各地降了很大的冰雹,不少地區農民顆粒無收。生活飽含著這種無奈,不得已,不確定性,這些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可是,如果你眼光長遠,不侷限於一時、一事、一地,你會看到:付出終有回報。否則,只會因噎廢食。如果農民因害怕天災而不去耕耘,那不僅是荒廢了土地,人心也會被這種不確定感荒廢掉;只有腳踏實地做好自己的耕耘,才能守住心中的希望,人才會安心。越早認識到這一點,我們越能儘快擺脫恐慌感、不確定性帶給我們的無能為力,不妄自菲薄,不杞人憂天,安心做自己的事,靜待花開。

畢業後的茫然——無法避開焦灼,仍可靜待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