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打價格戰,高價怎麼才能入市?

文|劉春雄

都在打價格戰,高價怎麼才能入市?

1

入市與動銷

偏愛低價的營銷人有一種幻覺,覺得低價入市更容易。

但實際結果卻是:低價的紛紛死掉,高價的卻更容易活下來了

這裡有一個錯覺:把入市容易,視為動銷容易。

  • 入市,是指渠道接受產品的過程。比如,業務員、代理商、二批商、零售店等,他們是否接受產品。


  • 動銷,是消費者接受產品的過程。


這兩個過程遵循不同的邏輯。低價,往往過多地考慮了第一個邏輯,卻死在第二個邏輯。

一般來說,渠道有高價恐懼症。除非產品有足夠的勢能,渠道一般不接受高價格。所以,渠道往往把高價淘汰了。

但是,消費者的價格心理卻是:低價,肯定沒好貨;高價未必是好貨。不論低價高價,消費者對新品均存在障礙。甚至可以說,低價的障礙更大。

都在打價格戰,高價怎麼才能入市?

2

消除高價障礙

低價,賣家(終端店)想賣,但未必敢大賣。

想賣,因為有利可圖;不敢大賣,因為怕產品有問題,得罪客戶。所以總是試探著賣,小心翼翼地賣。一看勢頭不對,馬上就不賣了。

這個邏輯,走著走著就走不通了。

高價,賣家的動力不大,偶爾賣一次,還不一定是主動的。但是,總有一部分消費者偏好高價,所以偶爾能賣一點。

偶爾賣一點,如果反饋不錯,才有信心大賣。

這個邏輯,怎麼才能走通呢?最關鍵的就是反饋,一旦消費者有良好的反饋,就迅速激活終端,激活渠道。激活就是傳遞信心。

一般來說,消費者滿意是不反饋的,因為現在滿意很正常啊。但是,對於終端和渠道來說,沒有反饋就等於沒有好評,甚至認為沒有反饋就是不滿意。

所以,滿意的反饋機制才是關鍵。

其實,新品入市,與價格基本沒啥關係,但能否消除消費者的障礙,從而激活渠道才是關鍵。

都在打價格戰,高價怎麼才能入市?


3

怎麼消除障礙?

從激活消費者角度而言,新品高價入市,大致有三種入市方式:

  • 入市方式 1:【勢能入市】。這是有資源優勢的企業的入市方式。


比如在入市前,傳播工作已經做得很好了,品牌有優勢,等等。這種方式,此處不詳細講。有資源就能辦的事,我一般不講。

  • 入市方式 2:【體驗入市】。體驗入市,有無資源都可以做,但比較麻煩,渠道工作難度大。


既然消費者對新品有心理障礙,那麼解決心理障礙的有效辦法就是試一試、嘗一嘗。這雖然與價格無關,但高價無疑還是有優勢的。

高價的優勢就是:高價產品,往往能夠把品質做得更好。當然,這並非絕對。

品質更好,體驗生活會更好。

在產品升級的時代,在品質與價格之間,更多的消費者偏向品質。所以,體驗入市是快速消除心理障礙的方法。但是,正如前面所講,渠道工作很細緻。

  • 入市方式 3:【切塊入市】。選擇一個最容易切入的模塊進入市場。

比如,切入市場的板塊,在華北是 C 類流通店,在東北是 B 類餐飲店。

按照以往的邏輯,一般是先進 KA ,營造勢能,然後進入流通,形成銷量。這也是一種切塊入市方式,但因為需要較多的資源投入,而且週期較長,所以消時樂沒有這樣做。

4

消除障礙的邏輯

勢能入市、體驗入市,這兩種高價入市方式,多數人比較熟悉,而且基本都需要投入資源,本篇就重點講一下切塊入市消除障礙的邏輯。

在《中國式營銷》一書中,我與金煥民老師總結中國式營銷的第一個特點就是:交互營銷

交互營銷,就是買賣雙方都是營銷者,比如討價還價,雙方互為營銷人,通過【一對一】方式實現營銷互動。

這是【渠道驅動】市場的特點,也是中國有那麼多( 8000 萬)營銷人的原因,因為中國渠道的複雜性,需要那麼多人【交互營銷】。

在鋪貨與動銷過程中,有兩次交互。一次是鋪貨時,“不品鑑,不認同,不鋪貨”,這可以視為體驗入市;第二次就是門店與消費者的交互,這次交互是以門店的背書為基礎的。

正因為終端交互好,所以迅速在渠道形成了動銷。動銷又加強了終端信心。

5

把消除障礙變成激活

切塊入市,當終端動銷時,終端就有信心。但是,少數終端的信心怎麼變成整體渠道的信心,這就是另一個有技術含量的話題。

把個別店的信心變成更多店的信心,把終端的信心變成渠道的信心,把信心的自然傳遞變成【信心直播】,這是互聯網的優勢。

互聯網本來就是傳遞信息的,以往的終端是分散的,現在可以用通過互聯網為聯繫紐帶。所以,互聯網可以提升高價入市的速度。

賽尚品牌創意機構(簡稱賽尚)成立於中國品牌快速崛起的2007年。公司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中國的品牌崛起,特別專注於食品領域的品牌創意、設計、策劃。近年來成功服務消時樂,從品牌命名策劃、創意設計傳播等助力消時樂一年實現0-3億快速增長,被中國食品成長之星授予“年度傑出營銷案例”獎。賽尚也一躍成為全國知名品牌創意、策劃機構。

賽尚品牌創意機構不同於傳統智業公司和單純的品牌設計公司。賽尚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從消費洞察、場景創建、品牌創意(基於逆向創意,轉化公共認知為品牌認知) 、品牌命名(可註冊、可傳播) 、品牌設計(堅持原創:品牌形象識別系統、包裝設計、瓶型設計、空間設計、互聯網傳播設計) 、互動傳播(基於互聯網的傳播、互動、UGC等的設計、策劃內容生產、傳播造勢為品牌賦能) 、場景化落地(產品如何連接消費者,實現無人化推廣) 、精準招商、新營銷導入(打造樣板市場,終端快速爆量、實現規模化複製) 、戰略產品孵化(助力有思想企業家、有潛力品牌、產品早日躍升一線) 。

賽尚服務客戶均為一線和快速增長準一線品牌。賽尚品牌創意機構成立十年來,服務消時樂、統一企業、中沃實業、樂天、福森源、北大荒集團、完達山等,取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