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的寵物市場裡,還有一塊待開發的寶藏

今年8月18日,高瓴資本和瑞鵬寵物醫療集團簽訂協議,高瓴資本將向瑞鵬集團注入巨資,並將整合高瓴資本旗下630餘家寵物醫院和瑞鵬集團旗下近400家寵物醫院,結束瑞鵬集團、高瓴資本、瑞派集團三分天下的格局,成為中國寵物醫療賽道的龍頭企業。雖然在寵物醫院領域的格局基本已定,很難有第二個醫院可以和高瓴相匹敵,但寵物醫院的上下游產業鏈上卻有更多機會,第三方動物醫療檢測就是其中之一。

不過,即便養寵人士,乍一聽“第三方動物醫療檢測”也會覺得很陌生,的確,這個to B的領域之前大眾很少關注。在下文中,筆者將用“5W”來介紹這個行業。

龐大的寵物市場裡,還有一塊待開發的寶藏

What——什麼是第三方動物醫療檢測?

第三方動物醫療檢測中心是指為動物醫院提供全面醫療檢測服務的第三方獨立機構。機構提供的檢測服務可按照患病類別和檢測方式兩種方式來分類,具體如下:

按照患病類別分類,包括:血液、皮膚、內分泌、泌尿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過敏、腫瘤等十幾種類別。

按照檢測方式分類,包括:病理檢測、分子檢測、過敏原檢測、藥敏源檢測、血液檢測、影像檢測等,其中分子檢測又包括PCR檢測、基因檢測等。

龐大的寵物市場裡,還有一塊待開發的寶藏

由於寵物就醫時無法進行問診,檢測診斷對於治療來說就尤為重要。檢測診斷不僅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到檢測設備中(影像檢測的單個設備投入在百萬元以上,PCR、血液等檢測的單個設備在幾十萬元左右),還需要專業的檢測及判讀人才。目前在中國的12000家動物醫院中,大部分的醫院規模小、資金實力不足且醫療人才缺失,使得醫院整體的檢測能力較低,整體的醫療水平受到限制。第三方檢測平臺的出現,不僅滿足了醫院對於高效且低成本(人力及設備成本)完成常規檢測的需求,同時通過為公司提供高難度的檢測判讀提升了醫院的診療水平。

以下表格列舉了部分常見的檢測類型、檢測疾病、所需儀器、醫院獨立檢測可行性以及檢測結果判讀情況。

龐大的寵物市場裡,還有一塊待開發的寶藏

從上表很容易看出,從所需儀器、醫院獨立檢測可行性以及判讀結果綜合分析,除了血液檢測以外,其他檢測均不適合由醫院自行完成,而送檢於第三方檢測平臺是醫院提升盈利水平及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最好選擇。

When——我國的醫療檢測行業從何時開始發展?

至今為止,整個中國寵物醫療診斷行業根據時間節點有三個發展階段,分別是萌芽期、起步初期、起步中期。

1.0時代(1949年~2000年)

寵物醫療診斷脫胎於動物醫療診斷。1949年,隨著中國農業大學的創建成立,中國才開始發展動物醫學這一領域。直到2000年,除了中國農業大學之外還沒有一家針對寵物進行醫療診斷的專業機構。

處於萌芽期的中國寵物診斷行業的特點是主要診療手段單一。在這個階段,實驗室主要採用人工計數紅細胞、白細胞以及生化檢測兩種方式來進行診斷,且檢測設備和醫療產品均被外國企業壟斷。

2.0時代 (2000年~2013年)

自2001年起,中國加入WTO,很多外資企業開始進入中國各個領域。作為世界第一大人口國家,中國農業產業的發展前景吸引了諸多外資動物服務類企業,其中包括愛德士、碩騰、勃林格殷格翰等。這些公司均是各產業鏈中的巨頭,例如愛德士是檢測設備產業的巨頭,碩騰是寵物醫療全產業鏈的巨頭。而寵物醫療診斷是這些企業中的一個子細分業務。2009年,德國的納博科臨成為最早一批為中國動物醫院提供第三方動物醫療檢測服務的實驗室,公司花費巨大的用戶教育成本,逐步開始培養醫院的送檢習慣,為日後行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這一時期,行業主要的特點是:1)外資品牌以提供動物醫療產品(藥品、設備)及服務為切入點,進入中國動物檢測市場,且基本處於寡頭壟斷的局面。雖然外資的進入使得市場被瓜分,但也引入了先進的技術、設備和人才。2)整個動物診斷檢測行業中,寵物檢測和診斷的佔比小,主要原因是供給端缺乏行業標準,需求端養寵意識還未高度覺醒。

3.0時代(2013年至今)

自2013年起,隨著我國動物診療水平的不斷提升,逐漸有一些國內的動物檢測實驗室開始創建和成立,代表企業包括聯寵、拓瑞和博敏達這三家實驗室。

目前,我國的第三方動物醫療檢測行業還處於發展初期,根據聚元前期調研以及公開資料的數據可得出近5年第三方寵物醫療檢測行業規模如下圖所示:

龐大的寵物市場裡,還有一塊待開發的寶藏

2018年,第三方寵物醫療送檢行業市場規模達0.85億元,至2022年,行業規模將增長至8.49億。

美國是全球寵物醫療行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也是第三方寵物醫療檢測行業發展最成熟的國家。根據連鎖寵物醫院VCA與全球動物檢測行業巨頭IDEXX Laboratories(後文簡稱IDEXX)年報的公開數據可知,2016年VCA在動物檢測實驗室的業務規模為29億元,IDEXX檢測服務的業務規模在70億元以上,因此美國動物第三方檢測行業的規模至少是百億級別的。而我國的檢測行業在同期的市場規模估計不足5000萬,是美國的1/200。可見目前我國的第三方動物檢測行業還處於初級發展階段。

Who——誰是目前行業中主要的玩家?

由於動物醫療的整體水平不高,醫生的送檢意識並未完全建立,大多數醫院的送檢需求少;而在供給端,新建送檢中心前期投入大且行業技術人員缺乏,使得有條件建立第三方檢測中心的玩家屈指可數,因此,行業競爭格局十分集中。

目前,行業的主要競爭者包括大型醫院自有的檢測中心(農大等)、拓瑞、博敏達、聯寵及德國納博科臨,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

龐大的寵物市場裡,還有一塊待開發的寶藏

資料來源: 中愛科技官網、拓瑞官網、博敏達官網、納博科臨中國官網,聚元資本整理

其中,德國納博科臨是中國最早的第三方動物醫療檢測機構,於2009年作為第一家寵物診斷機構進入中國,提供寵物醫生培訓課程以及專業檢測服務,但目前中國納博科臨機構只是起檢測中轉站的作用,樣本還是要送到德國總部進行檢測。

拓瑞及博敏達都是在2013年成立的。拓瑞背靠瑞普生物,與國內第二大動物醫院瑞派醫院隸屬同門,有豐富的醫院資源以及醫療技術資源;其主營業務除了動物檢測外,還包括醫療檢測設備的銷售。拓瑞目前的發展最快,在華北地區(北京)、華南地區(上海、杭州)、西南地區(重慶)均有佈局。

與拓瑞不同,博敏達則是獨立於醫院的第三方檢測實驗室。博敏達在技術研究方面更深一層,不僅專注於寵物醫療檢測及診斷的研究(自主研發出犬過敏原特異性IgE抗體檢測產品),還提供特種動物檢測、養殖動物檢測服務、幹細胞治療服務等其他類動物醫療檢測服務。但博敏達可檢測的項目範圍比較窄,只有100多項;另外,其目前佈局相對較窄,主要佈局的城市有南京、北京及山東濟寧。

中愛科技成立最晚,但其檢測的數量是國內檢測中心中最多的,其中包括核磁、CT這些檢測難度較高、前期設備投入較大的檢測項目。目前,公司已經在北京、上海及廣州開設檢測中心。

另外,世界動物檢疫巨頭IDEXX於2011年進入中國動物檢測市場,主要業務還是動物檢測相關的培訓教育,並不提供第三方寵物檢測服務。

下表是行業競爭者目前的融資情況:

龐大的寵物市場裡,還有一塊待開發的寶藏

由於一家檢測實驗室的建立需要大量前期投入,因此融資的順利進行是行業玩家通過迅速規模化擴張來搶佔市場的先決條件。從行業競爭者的融資情況表可以看出,目前,中愛科技和拓瑞醫療的融資進度較快,且融資較多,博敏達只在2017年有數千萬的融資,在融資節奏方面慢於其他競爭者。

從目前的競爭情況看,行業處於競爭格局集中、玩家均在積極搶佔市場的時期。未來,行業會呈現幾家獨大的局面;但龍頭地位的歸屬還是要受服務質量(時效性、準確性及多樣性)、人才輸入及融資節奏多重因素的影響。

Which——獨立檢測VS背靠醫院資源,哪種更有競爭力?

對於大型連鎖醫院來說,一般內部都有自建檢測實驗室,來滿足醫院內部對於疾病檢測與診斷的需求,比如連鎖寵物醫院VCA是通過內部檢測實驗室Antech進行檢測及診斷。但是非連鎖或者小型寵物連鎖醫院則更多是依靠獨立的第三方寵物疾病診斷實驗室進行復雜的檢測及診斷,比如全球行業巨頭IDEXX則是更多為小型連鎖醫院以及非連鎖醫院和動物診所提供檢測及診斷服務。作為VCA的內部檢測實驗室,Antech 看似在獲客及技術資源方面優勢明顯,但行業真正的寵物檢測巨頭卻是IDEXX這個獨立於寵物醫院的第三方檢測實驗室。

龐大的寵物市場裡,還有一塊待開發的寶藏

下文將通過對IDEXX及VCA 的市場表現以及盈利情況分析,來對獨立的第三方檢測中心以及背靠醫院資源的檢測實驗室這兩種模式進行討論。

(1)業務介紹

艾德氏(IDEXX)

IDEXX於1983年在美國特拉華州註冊成立,1991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是寵物醫療行業中市值最高的企業,目前總市值為175億美元(截至2018年11月30日)。公司在全球擁有6400名員工,在超過175個國家內開展動物診斷等業務,主要客戶為寵物醫院,全球市佔率超過40%。(資料來源:IDEXX官網)

公司的業務主要分為以診斷和信息技術為基礎的面向獸醫市場的產品和服務(CAG)、水質量安全檢測(Water)以及家禽診斷(LPD)。

龐大的寵物市場裡,還有一塊待開發的寶藏

龐大的寵物市場裡,還有一塊待開發的寶藏

資料來源:wind諮訊數據,聚元資本整理

從按區域劃分的收入結構看,美國還是公司的主戰場,其收入佔比為61.12%;其次是歐洲的發達國家地區,收入佔比為16.2%;中國地區的收入佔比為8.1%,但僅是諮詢與培訓服務方面的業務,並不是送檢業務。從按業務類型劃分的收入結構數據看,面向獸醫的伴侶動物(即寵物)CAG診斷業務是公司的核心,2017年收入佔比達到87%;其中,在CAG收入中,診斷服務業務是核心業務,其收入佔比為74%。(資料來源: IDEXX中國官網以及IDEXX 2017年年報)

VCA

VCA是一家在美國和加拿大運營的動保公司,主要提供針對寵主的獸醫服務以及針對獸醫的診斷服務,同時銷售影像診斷設備和其他醫療產品及相關服務。

在寵物醫院服務方面,公司主要為寵物提供一般服務和外科治療,也提供藥品和寵物健康服務,包括體檢、診斷測試、疫苗、絕育和口腔保健等。在診斷實驗室業務方面,VCA旗下的Antech診斷實驗室為動物醫院提供複雜檢測及諮詢服務。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公司運營61家獸醫診斷實驗室,服務的寵物醫院超過1.9萬家,提供超過300種不同的檢測服務。2017年,公司被瑪氏以77億美元收購。(資料來源:VCA中國官網)

龐大的寵物市場裡,還有一塊待開發的寶藏

龐大的寵物市場裡,還有一塊待開發的寶藏

資料來源:wind諮訊數據,聚元資本整理

從公司2016年按地區的收入結構看,公司最主要的業務在美國,其收入佔比高達91.99%,其餘業務主要集中在加拿大。按業務分,公司最主要的業務是動物醫院業務,而實驗室業務的收入佔比只有16.78%。(資料來源:VCA中國官網及2016年年報)

(2)IDEXX 和 VCA的比較

龐大的寵物市場裡,還有一塊待開發的寶藏

龐大的寵物市場裡,還有一塊待開發的寶藏

資料來源:wind諮訊數據,聚元資本整理

從股價表現來看,IDEXX與VCA在上市後股價都持續性增長,但IDEXX顯然更勝一籌;從估值看,2016年年底,IDEXX的PE(TTM)是VCA的兩倍。

龐大的寵物市場裡,還有一塊待開發的寶藏

龐大的寵物市場裡,還有一塊待開發的寶藏

資料來源:wind諮訊數據,聚元資本整理

從財務數據來看,雖然2016年VCA收入達174.59億元高於IDEXX的50億元左右,但是其歸母淨利潤僅為14.5億元,比IDEXX低0.7億元。

IDEXX在盈利水平及股市上的表現優於VCA的主要原因是:

1)IDEXX的業務範圍已經擴張至全世界各地;而VCA業務僅侷限於美國及加拿大地區,且儘管它掌握了美國很多的醫院資源,但其在美國的檢測業務體量(29億左右)遠小於IDEXX(70億以上)。因此,IDEXX在檢測業務方面的規模效應明顯(檢測業務的毛利率比VCA高3%),且在動物檢測行業的龍頭地位穩固。

2)IDEXX的核心業務是第三方檢測實驗室,而VCA的核心業務是動物醫院。根據VCA的年報數據,其檢測業務的毛利水平(50%以上)遠高於動物醫院業務(20%左右)的毛利水平,業務結構的差異使得IDEXX整體的盈利水平高於VCA(毛利率比VCA高31.4%;淨利率比VCA高5%)。

從整體數據表現上看,IDEXX比VCA的檢測業務發展得更好,其本質在於商業模式的差異。VCA主營業務是醫院,其檢測業務主要服務於連鎖醫院內部。作為大公司的某一非主營業務部門,背靠醫院後,雖然其檢測實驗室客源有了保障,但同時其對於市場化競爭的積極性不會很高;另外,作為非主營業務,公司在戰略部署方面也會優先考慮醫院的發展,而相對弱化檢測業務。

更重要的是,VCA的實驗室背靠一個實力強大的連鎖醫院,為了防止同業競爭,其他醫院不會願意送檢到VCA旗下的實驗室。因此,VCA在美國的檢測業務規模不到IDEXX的一半。

而IDEXX在這一領域不斷努力,無論在研發還是不斷在全球範圍通過收購進行市場拓展,都日益穩固了其在全球動物檢測行業的霸主地位。

因此,作為獨立於醫院運營的第三方檢測機構,IDEXX檢測業務的優勢明顯大於VCA這樣依託於醫院業務的檢測中心,由此也可以證明第三方檢測的模式是成功的。

Why——為什麼我國寵物檢測行業目前還處於初級發展階段?

美國的寵物檢測行業從1983年就開始興起,而中國則是在2013年左右才有國內玩家出現,行業的發展比美國整整慢了30年。既然獨立的第三方檢測模式被IDEXX證明是成功的,那麼為什麼我國的寵物檢測行業依然處於初級發展階段呢?筆者認為,我國的寵物檢測行業發展滯後,主要是由於行業存在以下痛點:

(1)整體動物醫療行業的專業水平低

目前我國整體動物醫療水平較低,大部分動物醫院的醫生水平只停留在驅蟲、疫苗等常規病症的診斷及治療上,對於腫瘤、神經、心臟等較為複雜的疾病卻束手無策。診療水平低有兩個原因:首先是開設獸醫專業的高等學府較少,專業人才的輸出有限;其次是寵物醫療行業目前的發展階段還處於較為初期,相比於人醫來說,獸醫在薪資待遇及社會地位方面都較低,因此無法吸引更多專業人士進入;另外,我國寵物行業的發展落後於發達國家近20年,對於寵物生命與健康的重視程度不足,使得在我國在寵物醫療方面的研究較淺,且病例數據庫的建立有待完善,因此寵物醫療方面的診療水平有限。

醫生的醫療水平低下,使得醫生對於一些疑難病症並不知道該送檢或該送做什麼檢測項目,即使有了檢測結果也不知如何診斷及治療。因此,較低的診療水平使得醫院在送檢方面的需求較低。隨著未來寵物醫療行業診療技術的不斷提升,第三方送檢的需求也會隨之提升。

龐大的寵物市場裡,還有一塊待開發的寶藏

在實際調研期間我們瞭解到,由於第三方動物醫療送檢行業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很多醫院即使知道該送檢,但由於當地的第三方檢測資源匱乏且醫院缺乏送檢知識的培訓,導致醫院也並不知道該送到哪以及怎麼送,因此醫院普遍的送檢意識薄弱。要提升醫生的送檢意識,首先是要增加第三方送檢資源的覆蓋面,同時加大對醫院醫生送檢的培訓,使得醫生學會如何送檢,從而提升醫院的送檢意識。

(3)檢測判讀專業水平不高

雖然目前第三方檢測的需求度還有待提升,但也需要供給端提供有足夠的檢測資源。目前,我國的檢測中心較少,而最大的問題在於檢測人才的缺乏以及自主研發的檢測技術較少導致檢測判讀的專業水平低。

一般來說,人醫的檢測與動醫的檢測有融會貫通的部分,但人醫的檢測人才並不願意進入動物醫學的檢測中心工作,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動物醫學的發展還較為落後,無論在科研支持、社會地位以及待遇方面都不能夠滿足人醫對於職業的要求。因此動物檢測中心普遍招人比較困難,且在職人員的學歷以及能力較低。

我國目前的檢測中心鮮有自主研發的檢測技術,一般檢測都是依靠設備以及國外較為成熟的檢測技術。一方面在設備方面有高額的投入,另一方面即使通過設備出具了報告,但在複雜的病理檢測或影像檢測的判讀方面依然要依賴於國外的專家,因此在檢測成本及時效性方面無法達到醫院診療的要求。目前,部分醫院或第三方機構為了降低檢測成本,採用不成熟的檢測技術或一些便宜的國產設備做檢測,使得檢測結果誤差率很高。因此,檢測技術的自主研發依然是我國動物醫療檢測需要突破的難題。

筆者的話

高瓴對於動物醫院行業的大整合,看似快速打造了一個動物醫院的龍頭企業,催熟了整個寵物醫療行業。但我國的動物醫療行業要進入成熟發展階段,還需要解決核心痛點——診療水平及研發能力。診療水平的提升,核心在於培養有自主研發能力的動物醫學人才。只有解決了人才的問題,才能真正把第三方動物檢測,乃至整個動物醫療行業推向新的發展階段。

本文作者:王夢媛,聚元資本私募股權投資部高級分析師,英國布里斯托大學金融投資學碩士,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及中國農業大學經濟學學士。此前曾服務於昆吾九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