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听”《如懿传》了吗?

今天你“听”《如懿传》了吗?

音频作品在移动场景下具有较好的陪伴属性,最常见的作品类型是歌曲音乐。随着网络与智能手机的普及,音频载体由实物(磁带、CD等)逐渐发展为我们现在最熟悉的流媒体移动音频平台形式。除音乐外,音频内容端也不断丰富,近年以平台为载体相继出现了名人谈话节目、评书、有声书、广播剧等等。2015年是IP元年,众多IP改编作品以巨大流量被大众熟知,行业版权意识随之增强,音频平台也逐渐开始推出高质量的付费音频节目,希望改变平台以广告为主要收入、盲目追求流量的现状,此举推出之后一部分内容欠缺的直播类平台被淘汰。现在市场上主打广播内容类音频作品的玩家主要有蜻蜓FM和喜马拉雅FM,这两个平台先后在2017年和2018年拿到了自己的E轮融资,金额分别为10亿元人民币和4.6亿美元。

最早的内容付费音频以财经、历史等知识普及类节目为主,之前以免费节目积攒一定流量的“播主”以订阅形式输出原创知识内容,例如卓克的《卓老板聊科技》等;2016年之后,为满足不同听众的喜好,非知识类有声作品也在喜马拉雅FM与蜻蜓FM等平台走上了付费之路。

IP的分众衍生——付费音频

名人访谈、文学书评、相声广播等都是以名人口碑为内容背书实现变现的,例如高晓松与蜻蜓FM 合作的《矮大紧指北》,郭德纲与喜马拉雅FM合作的《郭论·郭德纲品俗文化史》等;而有声读物和广播剧则作为原创文学类IP的音频衍生品形式展现。

今天你“听”《如懿传》了吗?

《矮大紧指北》

原创文学IP衍生产品多以视听、游戏、线下场景等形式,相继由虚拟到实景成为我们的日常娱乐消费项目。线上视听产品中,视频形式带着更丰满的音画联动体验感以碾压音频的优势后来居上,尤其是近年清宫题材(如《芈月传》《甄嬛传》《步步惊心》等)IP改编剧大火,带动了一众网文IP改编剧,但《芈月传》《甄嬛传》衍生的有声书作品(喜马拉雅FM、企鹅FM、蜻蜓FM 等平台可收听)却不算大热。而相较于有声书的单人念白,广播剧(小说剧)的声音场景搭建与人物刻画更饱满,声临其境感觉更真实。对比下来,《芈月传》有声书的喜马拉雅FM播放量仅11.6万,但同题材的《如懿传》多人小说剧播放量达138万(数据截至9月7日)。

“为爱发电”近二十年,广播剧是否有破土机会

广播剧因其制作时间灵活、实地布景成本较低、改编内容受限少、欣赏形式方便等特点,成为最早的声音艺术线上传播作品。最早的广播剧是1924年BBC电台播出的《危险》,电台普及之后,广播文艺就由此媒介传播;在中国,最早的广播剧产生于抗战时期;改革开放后,我国每年就有超过500部广播剧制作(数据来源:百度百科)。

到21世纪,网络开始代替电台成为作品传播媒介后,一批配音爱好者在网上聚集,开启“为爱发电”之路。最早的网配群体是2000年左右开始的E时代论坛广播爱好组(原创代表作《其实我是爱你的》,2004年因网络整顿关闭),至今最大的网配社群是中抓(http://chinadra.com)。以往原创或者小说改编广播剧的创作以交流爱好为目的,在流媒体未出现时,多以论坛收听或下载音频文件的形式传播,专业程度高低不等。2015年后资本巨头开始布局IP及其衍生品生态圈,IP市场开始规范。在此以前,相关法律意识和监管尚未建立,版权商用意识不强,小说衍生类广播剧作品基本上为社团自制、粉丝免费欣赏,不构成商业活动,IP授权情况多为免费(有授权),有些甚至缺少授权。

泛娱乐的天平自2015年IP大年之后开始向IP衍生倾斜。2017年在中抓发布的1519部广播剧中,IP衍生作品共有916部,占比超过60%;原创作品总数603部,占比将近40%;对比网剧方面,六大网络平台(爱奇艺、优酷、腾讯、芒果TV、乐视、搜狐)播出的网剧共269部,由自制剧和IP剧两大部分构成,其中自制剧119部,IP改编剧150 部,比例与广播剧相近。

最近,随着网络热门小说《魔道祖师》(作者:墨香铜臭)改编网播动画在优酷独播(主角配音阿杰、边江),猫耳FM联合北斗企鹅的付费广播剧节目《魔道祖师》几乎同步在猫耳FM上线,猫耳FM APP(M站移动端,M站是网络配音、有声漫画爱好者聚集地)下载量呈指数上升;同期,开心麻花布局的第一家商业广播剧公司剧好听(开心麻花占股21%)联合专业配音工作室光合积木(拥有姜广涛、宝木中阳等国内著名配音演员)也在蜻蜓FM独家推出付费广播剧《死亡通知单》(改编周浩晖网络小说《刑警罗飞》系列),付费广播剧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今天你“听”《如懿传》了吗?

表1:部分付费广播剧一览(来源:喜马拉雅FM、蜻蜓FM、猫耳FM、企鹅FM)

其中猫耳FM的广播剧是网配圈较为熟悉的形式——以对话和场景音效为主要艺术表达形式。《如懿传》《死亡通知单》等多人小说剧,虽然不是单人念白,主、配角也有多人演绎,但是旁白仍占一半。

从制作团队看,729声工厂、北斗企鹅、光合积木、音熊联萌等工作室都是专业配音工作室,其中配音演员的角色声音多为大家所熟知。

今天你“听”《如懿传》了吗?

表2:几个专业配音工作室的团队成员及其付费广播剧

从受众看,粉丝群体可以撑起付费市场

从下游付费人群来说,中抓访客中年龄分布在20-29岁的群体占比超过90%,可见圈内的大部分人逐渐开始有自主娱乐消费能力,且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多处于事业上升期,缺少追视频节目的时间,对音频的陪伴需求最大;另一方面,在IP还未批量改编成电视剧/网剧/电影的时候,原创写手就有一定粉丝积累,但是网播剧受题材监管、制剧成本、时间跨度等因素影响,有些大热IP改编网剧并不尽如人意(最常见的差评是给编剧和演员,广播剧较影视剧的好处是监管较松,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IP原貌)。粉丝(书迷)对IP衍生品的需求增加、要求提高,也逐渐开始有版权意识,愿意为IP衍生品付费。

今天你“听”《如懿传》了吗?

参加《声临其境》的声音大咖边江

在供给端,配音工作者(职业与非职业)方面,网络使配音演员不再居于幕后。2017年声优剧的试水使配音演员这一群体开始走上舞台进行声音表演,将自己示于众人前;综艺《声临其境》使大家开始关注配音这个现代影视动画缺少不了的后期环节;2017年大热的手游《恋与制作人》中捧红了四个游戏主角(周棋洛、白起、许墨、李泽言)的配音演员分别是边江、阿杰、夏磊、吴磊,以他们为代表的这些配音演员和之前积累了粉丝的网配工作室都能以其过往能力为未来内容背书,在平台上以2C的方式让粉丝群体为其高质量的作品付费。

冷在哪儿,短在哪儿

广播剧作为IP视听衍生产品一直是圈外冷风过境圈内桃花一片,其中部分原因是职业演员专注于动画影视的配音工作,而网络配音爱好者的广播剧作品多以交流分享为目的,平均品控做不到专业水平;并且,因为免费,听众对作品要求也不是很高。

除质量参差不齐之外,网配作品让粉丝最难以接受的就是没有更新保证,每期频率可以以年计数,且弃剧停更情况普遍(笔者深受其害)。根据中抓统计,2017年出品的长篇剧目数量为812部,其中完结期79部,占比约10%;新剧数量299部,占比约37%。除完结期和新剧之外的434部即为更新期数量。与往年7、8月发剧量超高不同,2017年广播剧作品发布主要集中在上半年,发剧数量的峰值在3月和5月,分别为195部和193部,9月以后的4个月都未满100部,最低值在12月,仅有66部。这些数据呈现出了工作党的工作周期特点,可见工作党已经占据了制作团队相当大的一部分。“开坑一时爽,填坑火葬场”现象对于非商业的工作室不足为奇,网配工作人员在网络之外有自己的职业,时间无法兼顾,这同样是业余工作室不温不火的原因。

最后,广播剧最致命的风险是题材。2017年新出的1500多部广播剧中LGBT类型作品超过800部,占比54%,这也是网配工作者“为爱发电”持续十多年却仍在龃龉前行的主要原因(详情不表)。

结语

今年,上文一些著名专业配音演员将广播剧带出了“圈”,付费商用会推动广播剧更注重品控;移动音频平台作为其收入的一个新的开拓点,也使其有商业动力推出好的作品。

虽然上(配音工作者)中(平台)下(消费者)游都给了广播剧这个小众圈子以积极信号,但是说蓝海还为时尚早。首先,配音圈子不大,声音商业化的方式有很大局限;而且商业化规范化的背后是规则条框,广播剧要么打破网配圈的零散状况,以商业模式开启更严谨的品控,带来更好更专业的作品;要么以爱为名继续小众,零散发力保持自己的“发电”方向;抑或是更理想地,通过这个艺术形式向大众的普及,改变一些规则与世俗。

其结语唯后人复结之。


本文作者:柳岸,聚元资本私募股权投资部见习分析师,英国卡斯商学院银行与国际金融硕士,曾在中信建投、中国建设银行实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