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奖励大会,有哪些农林牧副渔业项目(35项)获奖?

国家科技奖励大会,有哪些农林牧副渔业项目(35项)获奖?

国家科技奖励大会

国家科技奖励大会,有哪些农林牧副渔业项目(35项)获奖?

合影

昨天上午(1月8日),举行了国家科技奖励大会!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8个项目和7名科技专家。

最高奖800万元,特等奖150万元,一等奖30万元,二等奖15万元

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刘永坦、钱七虎)(奖金每人800万元,归个人支配!超过2018年诺贝尔奖的奖金——900万瑞典克朗(约740万人民币))

国家自然科学奖3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7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67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63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3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3项、二等奖148项;

三大奖奖金:(特等奖150万元,一等奖30万元,二等奖15万元,均比上年提升50%,奖金归项目)

授予5名外籍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1、美国冶金和矿物加工技术领域专家简·迪安·米勒、

2、英美双国籍有机超分子化学家詹姆斯·弗雷泽·斯托达特、

3、美国材料物理学家朱溢眉、

4、美国海洋地球化学家彼得·乔治·布鲁尔

5、瑞典人工光合作用领域专家孙立成

农林牧副渔业方面的获奖项目:

(一)国家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15万元

1、黄瓜基因组和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研究(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

2、杂交稻育性控制的分子遗传基础(华南农业大学)

(二)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15万元

1、小麦和冰草属间远缘杂交技术及其新种质创制(中国农科院作物所)

2、扇贝分子育种技术创建与新品种培育(中国海洋大学)

3、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三联活疫苗创制与应用(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所)

4、猪整合组学基因挖掘技术体系建立及其育种应用(华中农业大学)

5、菊花优异种质创制与新品种培育(南京农业大学)

(三)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15万元

1、梨优质早中熟新品种选育与高效育种技术创新(南京农业大学)

2、月季等主要切花高质高效栽培与运销保鲜关键技术及应用(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蔬菜所等)

3、大豆优异种质挖掘创新和利用(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等)

4、黄瓜优质多抗种质资源创制与新品种选育(农科院蔬菜花卉所)

5、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郑麦7698的选育与应用(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

6、农林剩余物功能人造板低碳制造关键技术与产业化(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7、林业病虫害防治高效施药关键技术与装备创制及产业化(南京林大)

8、高分辨率遥感林业应用技术与服务平台(中国林科院信息所)

9、灌木林虫灾发生机制与生态调控技术(北京林业大学)

10、猪抗病营养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四川农大等)

11、高效瘦肉型种猪新配套系培育与应用(华南农大等)

12、长江口重要渔业资源养护技术创新与应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13、优质肉鸡新品种京海黄鸡培育及其产业化(扬州大学等)

14、淡水鱼类远缘杂交关键技术及应用(湖南师范大学等)

15、地方鸡保护利用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河南农业大学)

16、生命奥秘丛书(达尔文的证据、深海鱼影和人体的奥秘)

17、“中国珍稀物种”系列科普片

18、半纤维素酶高效生产及应用关键技术(中国农业大学等)

19、特色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大连工业大学等)

20、羊肉梯次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等)

21、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循环利用模式与适宜技术体系创建及其推广应用(南京中医药大学等)

22、主要蔬菜卵菌病害关键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山东农业大学等)

23、多熟制地区水稻机插栽培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扬州大学等)

24、沿淮主要粮食作物涝渍灾害综合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安徽农业大学等)

25、苹果树腐烂病致灾机理及其防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

26、杀菌剂氰烯菌酯新靶标的发现及其产业化应用(南京农业大学等)

27、我国典型红壤区农田酸化特征及防治关键技术构建与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等)

28、畜禽粪便污染监测核算方法和减排增效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等)

基础研究不容易,技术应用相对容易一些

从以上获奖数目来看,农林牧副渔口的获奖比例还是比较大的!

民以食为天,大家谁都离不开吃喝!

但是,基础研究出现质的突破比较难,而技术应用环节相对要容易一些!

但,科学技术环节都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