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仕田園,走在鄉間的小路上

面對撲面而來的南國明仕田園氣息,對可以選擇住水邊屋舍,聽靜水流淌,也可以選擇住山中竹軒,聽山風吹拂。我們住的那家酒店的水上餐廳就建在溪水之側,推開窗戶對面的翠竹倒影就在眼前。這個場景是否感到很熟悉?沒錯,《花幹骨》的很多水上鏡頭,就是在明仕莊園取景拍攝的。

明仕田園,走在鄉間的小路上

大約走了十幾分鐘的臺階,就到了二級觀景臺,只看到一個瀑布的側面。相比走入的第一觀景臺,這裡安靜了很多。瀑布的聲音也變得更有層次,除了巨大的轟隆聲,還可以聽到細流撞擊石壁的聲音,以及清脆的鳥叫聲。再上一個臺階就到了三級觀景臺,看到的水流小了很多。可見上游各個山谷裡的水流彙集至眼前,在腳下匯成一股蓄勢而發,然後再劃過岩石傾瀉而下。隆隆的水聲中,水珠飛濺,在光影的折射下閃動著耀限的光輝。再往上走就是一個邊貿集市,集市一端有中越界碑,這裡每天都在進行著跨國的貿易,到處都是忙碌的人群,越南的小夥美女說著流利的普通話,售賣各種越南的特產。

明仕田園,走在鄉間的小路上

看熱播劇《花幹骨》時,劇中所營造的“長留仙境”給人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此我們眼前的德天瀑布,就是現實版的,帶著人間煙火氣息的“長留仙境“

德天瀑布,真實版“長留仙境”

車輪滾滾,我們又要啟程,從明仕田園順著沿邊公路前往德天瀑布的路上,延綿起伏的路上與中越兩國的界河歸春河蜿蜒相伴雖然比不上後來看見的瀑布那樣氣勢宏偉但秀麗之美有之過而無不及。德天瀑布和明仕田園相隔只有短短的35公里,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一定要選擇上午去一因為光,要是到了下午逆光時,就很難拍出布的美照了,德天布在歸春河的上游,與緊鄰的越南板的布相連,共同構成亞洲第一、世界第四大的跨國瀑布。

明仕田園,走在鄉間的小路上

來自越南境內的歸春河,到了這裡河床變得又寬又淺,高低錯落的落差讓清的河水從白雲質灰者上傾而下,畫出一條條白線,連成片片水簾。三級落差層層而下,讓水流垂直起在遠處青山映襯下,彷彿溫柔而多情的民族女子在梳洗長長的秀髮。瀑布的寬度達200多米這才稱得上真正的“山水相連”從規模上講,德天瀑布相較於著名的維多利亞爆布和黃果樹瀑布要小不少,但要說清秀和柔美,倒是那兩個瀑布所望塵莫及的。說起來,很多電視劇對德天瀑布的宣傳作用也功不可沒。餘詩曼主演的《酒是故鄉醇》釋小龍的《奪寶英雄》溫兆倫的《牛郎織女》、張家輝主演的《天涯俠醫》陳坤的《肩上蝶》還有去年最熱的《花幹骨》。不過講真,影視劇的畫面再美也抵不上親眼目睹的真實感受。

鵬泉,桃源秘境去雕飾

人們對毗鄰中越邊境的小城靖西的認知一直是邊境貿易小城,但這裡原生態的自然景緻卻鮮有人知。因為距離比較近,在時間上省不了幾分鐘,所以我們果斷放棄那高速,轉而走S316前往靖西,還能多看點沿途的風景。在喀斯特地貌中蜿蜒的公路邊上,鵝泉、舊州、渠洋湖……一個個美妙的景點如藏在貝殼中的珍珠般,慢慢顯現真容。

明仕田園,走在鄉間的小路上

說到靖西傳統旅遊景點,不得不提的就是鵝泉,這是一眼坐落於峰叢之間平地上的泉水。請道光《歸順州志》載:“鵝泉水在城西南十五里,世傳有楊媼於野外拾得二卵,以菲覆之出二鵝子,養之泉地,鵝攪水成潭,深不可測。故得“鵝泉”

當我們到達時,太陽正斜斜照在被群山包圍的一片農田上,村民驅趕著水牛耕作其間。一條小河蜿蜒而過,清澈見底,水草如絲綢般順著水流搖擺,水面鴨子成群遊群。小河邊上,鵝泉村掩映在一片翠竹林中,老人們或扎維閒聊,或獨自搖扇,悠哉自在……好似陶淵明筆下“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桃花源。小河上有一座古老的石拱橋,夕陽西下時分,老農牽著牛從橋上慢悠悠地經過,橋邊的翠竹被夕陽染成金黃,中間掩映著白牆黑瓦,可算是這裡的一個經典場景—“鵝泉牧歸"。

明仕田園,走在鄉間的小路上

沿河而上,河中靈立著個亭子,通過一塊塊圓形的石板與兩岸相連,沒有了欄杆的束縛,走在二面更覺得與這透著涼意的水靠得如此親近。再往上游走,就是鵝泉的源頭了,寬闊的水潭被綠樹包圍,中間有個小島,島上依然立著嘉靖皇帝題字石碑“靈泉晚照”。

日落西山之後,天空逐漸變得深沉,遊人也開始四散。不時有村民喊著“Boy、Boy、Boy趕著鴨子歸圈。好奇地一打聽,原來這類似英文Boy的發音在壯語裡是“回去”的意思!晚7點半左右,西邊山後面的落日餘暉激活了剛才深沉的天空,雲彩變得耀眼奪目,給地面上的景物都鍍上了一層柔柔的光暈,微波漾的鵝泉水都泛著橙紅色的光。慢慢地晚霞白橙變紅又由紅變絮,地面暗了下來,環繞的群山變得深藍。夜幕降臨後,我們在村裡的小飯館裡解決了晚餐。接近九點,深藍的天墓下閃閃的星星開始呼朋喚友,夜愈深,星越多。在遠離大城市的山裡,沒有了光汙染,我們終於見到了記憶裡的滿天繁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