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讓自己優雅轉身

學會讓自己優雅轉身

有些事,沒必要給別人解釋。尤其是那些不值得的人,為他們去解釋,只會讓所有的值得,變得一文不值。

關鍵是,你解釋了,他也未必能聽進去。倘若他有聽進去的耐心,就會有先行理解你的意願。有些質疑,動機原本不純淨,對方是奔著看你的笑話去的,你一認真,就容易中了圈套。

真的沒必要急著為誰去解釋什麼。有些事情,放一放,懂的人自然也就懂了。即便是動機邪惡的人,在你的慢條斯理中,也漸次偃旗息鼓。你不在乎,他也就覺得沒意思了。


有的人,只在需要你的時候,才想起你。

平時沒個電話,也沒個問候,需要幫忙的時候,突然湊在你面前,歷數過去了八輩子那點事。在實用主義哲學面前,對方的面目越和悅,你覺得越可憎。

其實連實用哲學都算不上,充其量是利用哲學:有用就靠前,沒用就靠後。利用哲學消散了最後的人情味兒。他們的世界裡,只有兩種人:有用的和沒用的。而他們只周旋逢迎在有用的世界裡。

在這樣的絕情面前,你覺得無情,恰好說明了你的溫情——你願意為這個世界拿出愛,也希望被愛惠澤的地方,再有溫暖流轉。但事實上是,你是什麼樣的人,別人未必如你所願,成為你所期望的人。你有那麼多失望,只是因為你有過那麼多期望。你覺得對方那麼冷,只是因為你曾死心塌地地暖過。

現實的世界,不跟你玩狗吠深巷中那麼隱約的,它連個迂迴都沒有,直接就雞鳴桑樹顛了。在這樣的人面前,就認了吧。這樣做,不是要放過誰,而是要放過自己。


一個人為另一個人付出,未必求回報,但一定渴望回應。就像朝大山喊一嗓子,儘管一轉身走掉了,過了很久,才聽到了隱約的回聲,你也會高興。因為,那一嗓子,沒有白喊,有一面山,聽懂了你的摯誠。

這原本是他人人格的一份答卷。付出的人,卻樂於在這張試卷上,看到自己這顆心的輕重。

求回報的付出,要的是彼此對等的交換感,這樣的付出,目的性太強,也容易受傷。原因很簡單,一來不好遇上願為你對等的人,二來也不易有恰如其分的事。你錙銖必較,於是,便覺全世界都對不起你。

求回應的付出,對報答看得清淺。他們所要的,是一種良知的匹配感。也就是說,對方有良心就行,你付出的一懷赤誠,他能懂。

人生路上,如果遇上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人,記住,這樣的人千萬不要錯過放過。當然了,有的人深沉,十年二十年之後,他才以雪中送炭的姿勢走向你。這樣的人,不願意錦上添花,卻在心底的最深處盛著你。

在你得意的時候,躲在一個角落裡,離你遠遠的;只有你落魄的時候,才站出來,給你最深沉最厚重的溫暖和安慰,——這樣的人,最考驗你的心性。


一顆出走的心,只有在落魄無依時,才會有清醒的回望。只有在繁花散去塵埃落盡時,才明白誰對他真的好。

這時候如果人回來了,心也就跟著一起回來了。從此,始終不渝,再難旁騖。

所以,有些人喚不回來,不是情不到,不是理不到,而是時間不到。即便有的人最終真的沒臉回來了,也必在某一刻,看清了所有,也懂得了所有。

人世間,多少人等在風中,等在雨中,等在絕望無助中,等一個痴絕者,等一個負心人,走的人一去經年,等的人望穿秋水,寸斷肝腸。

走的人,是一個執念。等的人,何嘗不是另一個執念。一個錯誤矯正不了另一個錯誤,但兩個錯誤會誤了好多人。

決絕要走的人,讓他走就是了。即使有朝一日等回來,也不再是你要的那個人了。既然情斷,既然義絕,那就放他走,這樣,好讓自己優雅轉身。(馬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