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淑芬:為老人服務,我覺得自己在積福

凌淑芬:為老人服務,我覺得自己在積福

凌淑芬,廣州新海頤養苑、江南頤養苑院長,廣州中遠海運健康養老方面的專家人才。1986年,凌淑芬從護校畢業分配到廣州海員醫院(現廣州新海醫院)。從上班的第一天起,她就懷著一顆赤誠火熱的心,立志以精湛的技術、高尚的醫德為病人解除困擾。

“醫養結合”的養老“開荒牛”

2013年11月,廣州市海珠區首家“醫養結合”的廣州新海頤養苑開業,凌淑芬任頤養苑負責人。“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屬於新事物,在營運管理、流程規範、服務營銷、提質增效等方面還沒有可借鑑的經驗。凌淑芬夜以繼日地積極收集國內外資料,制定了廣州新海頤養苑養老服務規範流程和質量評定製度,促使頤養苑較快地走上了規範營運的軌道。她不辭辛勞到廣州各大高校、科研機構、醫院以及街道居委推介廣州新海頤養苑“醫養結合”服務特色。廣州新海頤養苑成立後短短3個月,100張養老床位就已住滿,並且長期有老人登記排隊等候入住。

凌淑芬:為老人服務,我覺得自己在積福

“如果說,新海頤養苑的養老與新海醫院的醫療無縫對接,已經足以讓人讚歎,那麼它在服務流程和內容的標準化、規範化程度,一定讓你驚歎不已!”廣東省養老院服務質量萬里行宣傳活動之“優秀養老機構巡禮”的欄目記者在採訪新海頤養苑時,由衷地發出了讚歎。凌淑芬參照廣東星級養老機構評星標準,結合實際編寫了《廣州新海頤養苑標準化手冊》,讓新海頤養苑的標準化管理上了一個臺階。無論是在老人的護理、醫療、評估,還是在員工管理、考核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都有一套標準,詳細介紹每一項的具體操作步驟、方法,甚至連老人護理的梳頭、翻身、洗漱等各個環節都有操作規範。目前,結合機構管理過程中的新情況,凌淑芬還在不斷對《標準化手冊》進行修改。

仁心仁術的專業“護理員”

凌淑芬專業技術水平高,並且注重從書本中學習,從實踐中領悟,在領悟中改進,已經發表省級以上論文10多篇,專業技術水平受到行業認可。她性格溫和,常說:“從事養老事業,為老人家服務,我覺得自己是在積福。”工作30多年來,她注重溫情服務,觀察細緻,從老人角度出發思考解決問題,盡一切所能把工作做好。廣州新海頤養苑入住的72歲鄧伯,有陳舊性心肌梗塞病史。一天早上,凌淑芬在查房時,發現鄧伯氣促、大汗、心率快,她馬上意識到老人可能出現心衰,立即安撫老人使其鎮靜,採取端坐體位、溼化酒精吸氧等措施改善呼吸困難,並與廣州新海醫院急診科聯繫馬上急救。由於搶救及時,鄧伯脫離了危險,家屬非常感激,逢人就誇獎頤養苑醫養結合的好處。81歲的秦老師患有帕金森症,有一次老人在吃飯時,凌淑芬發現老人兩眼發直,面色紫紺,她敏銳判斷這是噎食造成的,立即雙手握拳頂在老人的肚臍上,用力向內向上推。通過3次的手法急救,老人終將食物吐出,呼吸順暢,脫離了危險。

凌淑芬:為老人服務,我覺得自己在積福

凌淑芬堅持每個週日都上班。“很多家屬週日來探望老人,我上班,在場能多聽取家屬的意見或建議,及時處理,改進服務”。言為心聲,這就是她作為管理者的自覺。她定期對護理員進行培訓,指導護理人員解決突發事件和疑難問題,提高老人及家屬的滿意度,贏得各方點贊。2017年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先進工作者、廣州市優秀護士、廣東省養老商會最佳奉獻獎、2017年度廣州中遠海運先進個人、2017-2018年度廣州中遠海運優秀共產黨員等等——每一個榮譽都記載著凌淑芬為健康養老事業的奉獻和付出。

屢創佳績的優秀“培訓師”

“知識集結、技能集結、高手集結,管理者要吹響這三個集結號。”凌淑芬認為,管理不是簡單而冰冷的過程,而是以人為本的藝術。目前凌淑芬已經培訓了60多名高級養老護理儲備人才、300名評估人才、1160名養老護理員,全面參與了廣東省制定養老機構標準化建設,主持了與廣州市技師學院的校企合作項目,參與了廣州市長護險養老護理員培訓課程的編制。在她的帶領下,2017年廣州新海頤養苑被廣東省民政廳評為“五星級養老機構”,2018年獲評廣州市首批長期護理險試點機構,2016、2017年連續兩年在全國“醫養結合”80強評選中排位13強,在廣東省排名第一,創出了“醫養結合”的特色品牌。

凌淑芬:為老人服務,我覺得自己在積福

2018年,廣州江南頤養院正式開業,凌淑芬兼任院長,身上的擔子更重了。她兢兢業業工作,積極充實大健康產業鏈服務內容:配合上級申請江南頤養苑護理站資質,與政府合作開展喘息服務;倡導並積極參與養老事業國際化合作,與日本專業養老服務機構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通過“請進來,走出去”,開拓視野,交流健康養老產業管理經驗,提高服務水平。在凌淑芬的努力下,廣州江南頤養苑成為廣東省養老服務人才現代學徒制培訓基地。

三十年彈指一揮間,凌淑芬一直保持對健康養老事業的情懷,信念堅定,執著認真,勤奮刻苦,追求卓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