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鴻福老年公寓:幸福養老從這一庭院開始

2018年是專項行動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既要鞏固2017年工作成果、完成大部分服務質量隱患的整治任務,又要為養老院服務質量進入標準化、專業化、科學化管理階段創機制、打基礎。為貫徹落實民政部等8部門《關於做好2018年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的通知》要求,進一步擴大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的影響力,省民政廳、省老齡辦聯合《廣東電視週報》老年生活週刊、廣東省養老服務業商會開展養老服務質量萬里行活動,發揮新聞媒體作用,宣揚一年來養老院 (敬老院)服務質量專項行動中的先進做法和典型經驗,推動廣東省養老院(敬老院)服務質量不斷提升。


2018廣東養老院服務質量萬里行之優秀養老院巡禮第十八篇

梅州市鴻福老年公寓:

幸福養老從這一庭院開始

據有關數據統計顯示,至2016年底,梅州市60歲以上老年人達83.8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16.8%。其中:80歲以上老人有13.9萬人。老年人口比例位居全省前列,是人口老齡化、高齡化、空巢化程度較高的山區市。然而,在人口老齡化程度如此嚴重的情況下,梅州地區的大部分養老機構的入住率卻僅僅只有50%左右。業內人士分析,一是梅州客家人的傳統觀念比較重,普遍認為讓老人入住養老院是一種不孝順的行為;二是上規模、上檔次,服務優良的養老院資源稀缺。

日前採訪組在梅州走訪的一家養老機構——梅州市鴻福老年公寓,其入住率卻達到100%。相對於梅州其他公辦或民營的養老機構而言,它不僅在硬件設施設備上達到了較高的標準,且在軟服務上也做出了自身的特色。


梅州市鴻福老年公寓:幸福養老從這一庭院開始

養老院中庭經常舉辦熱鬧的活動

前後公園環繞 路在園中 人在景中


梅州市鴻福老年公寓:幸福養老從這一庭院開始


廣東省養老服務業商會會長許曉玲以及記者參訪該機構

說到鴻福老年公寓的環境,用園林式養老機構來形容它一點也不過分。在外部,梅州市的市政工程,根樓社區公園——月影塘珍珠公園環繞其修建。公園中,幾隻小鳥從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掠過;茂密的紫荊、榕樹、桂樹迎風舒展著自己的枝葉;碧綠的小草紛紛探出了頭,嫩嫩的,綠綠的,好像給大地鋪上了一床綠色的地毯;鋪著石板或水泥的小路在草地中曲折延伸;幾座供市民休息的亭子散落期間,偶有幾個老人帶著牙牙學語的孩童在亭中玩耍。真可謂是路在園中,人在景中。

這個城市“綠肺”不僅美化了鴻福老年公寓的整體環境,還為入住的老人輸送源源不斷的新鮮空氣。當然,對於這個“得來全不費工夫”的資源,它利用起來也十分不手軟。每週六,公寓的員工或者志願者都會把能活動的老人推到公園中,或帶著他們聊天散步,或讓他們靜靜坐在一旁,看社區居民跳舞。

月影塘珍珠公園對於鴻福老年公寓的作用還不僅如此。“月影塘珍珠公園的存在,給公寓內的老人接觸社會和人群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條件。”鴻福老年公寓院長劉峰說,老人入住養老院後,子女孫輩都不在身邊,孤獨感非常強,通過熱鬧的公園,可以排解老人的孤獨感和寂寞感,老人的心情好了,公寓後面的服務也更容易開展。


梅州市鴻福老年公寓:幸福養老從這一庭院開始

天然“綠肺”:月影塘珍珠公園

中醫食療養生 喝的是湯 收穫的是健康

鴻福老年公寓是一個家庭院式養老機構,中部有一個庭院,四面都是樓房,非常符合客家人對“家”的要求。採訪組一行到達時,正值老人的午餐時間,可以活動的老人正聚集在中庭餐廳中用餐,食物的香味在空氣中飄蕩。鴻福老年公寓為老人提供的飯菜主要以粵菜客家菜為主,根據老人的營養需求特定加工。最特別之處在湯品上。

梅州人的飲食文化中,根湯佔據很重要的地位。在梅州農村居住的村民,對山上的一草一木情有獨鍾,哪些草木對人體有藥用療效,也是口口相傳。逐漸形成了獨有的梅州客家藥根飲食文化。在餐桌上,一鍋藥根煲的靚湯是必不可少的。鴻福老年公寓把根湯文化融入到老人的飲食中,並與嘉應醫學院中醫研究所合作,為老人開展中醫食療養生服務。老人入院時,研究所的楊開元教授會根據老人的身體情況開出湯單,徵得家屬同意後,開始給老人提供個性化餐飲服務。

同樣畢業於嘉應醫學院的李院長說:“人老之後,身體機能都不可避免的有一些退化,同時相當一部分的老人都會患有諸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藥食同源,中醫食療對於老年人的疾病防治和養生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它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對人體基本上無毒副作用。”


梅州市鴻福老年公寓:幸福養老從這一庭院開始

醫養結合,醫生為老人常規檢查身體

本地化親情服務 關係更穩固 工作更易開展

在養老院中,養老護理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不但照顧老人們的飲食起居,還起到陪伴的作用。“讓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照護老年人”是德國養老機構多年前就遵從的理念。鴻福養老年公寓也將這一理念運用到護理員的招募中。現在公寓的養老護理員全部都是梅州本地人。“護理員本土化主要有兩方面的好處:一方面是與老人語言相同,易於溝通。很多梅州當地的老人,一輩子都是講客家話,不會講普通話,如果用外地人,交流起來會很困難;另一方面是與老人文化背景相同,雙方擁有一樣的風俗習慣,相處起來更和諧,老人也會感到更親切,更有安全感。”李院長說。

此外,養老護理員本土化,不僅有利於對老人進行照顧,讓老人有親切感,而且有利於人員穩定。由於工作強度大、工資低、社會地位低等原因,護理員的流動性非常高,養老機構想要留住人非常困難。想要解決這個問題,護理員本土化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這樣,護理員的家都在養老機構附近,機構可以根據老年人晨晚間和三餐的護理高峰時段來安排用工。護理員可以忙時去、閒時走、就近來。


梅州市鴻福老年公寓:幸福養老從這一庭院開始

本土護理員讓老人更加感覺親切

記者:何穎

梅州市鴻福老年公寓:幸福養老從這一庭院開始

梅州市鴻福老年公寓:幸福養老從這一庭院開始

廣東省養老服務業商會


廣東省養老服務業商會是經廣東省民政廳審批通過並同意成立的社會組織(粵民函【2016】869號),並於2016年5月18日(6月15日正式揭牌)成立,是廣東省乃至全國首家老齡服務業商會。商會由廣東省內熱心服務於養老產業並具有一定規模的代表性企業和團體等資源組成,其中包括央企、大型國企、上市公司、集團公司等實力雄厚的企業。

作為全省性、專業性和非盈利性的社會團體,商會本著以傳承敬老愛老傳統為己任,積極倡導科技養老、智慧養老,從而為老人、家庭和社會提供更完善、更一流的服務,進而為促進養老服務產業蓬勃發展,為構建和諧廣東、幸福廣東做貢獻。

商會的目標和宗旨:傳承敬老愛老傳統,整合社會團體資源,構建服務老人平臺,彙集服務老人力量,服務老人家庭社會,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商會使命和願景:廣東省養老服務業商會致力於為廣東養老服務行業搭建溝通和合作的平臺,充分發揮會員之間的紐帶作用,將商會範圍擴大到廣東省21個地級市,實現會員信息共享、資源共享、服務共享,從而創造更多合作機會,使商會和會員共同發展、共創繁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