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面對美軍“誤炸”,中國為何不做過多反擊?美專家:現在懂了

1999年5月8日,美軍做了一件讓世界為之震驚的時間,那就是用隱形轟炸機轟炸了我國駐南斯拉夫聯盟的大使館,這場轟炸導致我國三名記者死亡,並有數十人受傷,歷史上也把這次事件稱為五八事件,對於這件事美國給出的解釋是“誤炸”。當然不管是中國官方還是民間對於“誤炸”的說法都是不會接受的,華人抗議的聲音一時間傳遍全球。

當年面對美軍“誤炸”,中國為何不做過多反擊?美專家:現在懂了


甚至民間還有對美開戰的說法,可這件事的結果大家現在也是清楚地,那麼當年面對美軍的“誤炸”使館為何中國並沒有做過多的反擊呢?其實這件事說來也是心酸,要知道在上世紀90年代末,我國正處於改革開放初見成效的時期,國內經濟雖說有所增長,但在國際上來說還是排不上一個好的名詞,更不用說在軍事實力方面了。當時解放軍各部隊普遍存在武器裝備落後於西方的情況。

當年面對美軍“誤炸”,中國為何不做過多反擊?美專家:現在懂了


我們的空軍不要說隱形轟炸機就連戰機也基本處於二代或二代半的水平,能拿得出手的只有為數不多的蘇27。而在海軍方面更不要說遠洋作戰了,如果面對美軍的航母大軍就連近海防禦都還有些吃力,所以說當年不是說不想大力反擊,而可能是真的沒有太多的實力反擊,但這並不代表我國把這件事給忘了。有道是厚積而薄發,我國深知想要真正強大起來不能只圖一時之快。

當年面對美軍“誤炸”,中國為何不做過多反擊?美專家:現在懂了


只有抓住機遇把自己的實力提起來才真的不怕被搞小動作,如今的現狀也證實了這一點,憑藉著改革開放40年的經濟發展以及強軍夢的不斷變為現實,中國也算在世界站穩腳跟了。如今我們的軍用飛機也逐漸進入20時代,隱形戰略轟炸機也在有條不紊的研發中,國產航母也服役在即,不管是空軍、海軍還是陸軍都已成為不容挑釁的存在。對此也有美國專家表示:現在終於懂了為什麼當年中國會忍這口氣,看看他們現在的發展就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