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前,誰是上任的弼馬溫?

西行路上,孫悟空在同妖怪打架之前,經常會亮出自己的名號,說自己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不得不說,很多妖怪---尤其是來自地上的妖怪在聽到這個名號的時候,通常都會有所畏懼,但更多的來自天上的妖怪,卻經常不放這個頭銜在眼裡。不但如此,還會調侃一句,不就是昔日的弼馬溫嗎?經此一言,時常讓孫悟空惱羞成怒。而且不單是敵人,其實就連身邊的豬八戒,也經常會私底下罵孫悟空是該死的弼馬溫。

迴歸五百年前這個名號的由來,自從不良少年孫悟空相繼在龍宮和閻羅殿鬧出一大番動靜之後,玉帝一度要求將其碎屍萬段,後來太白金星出馬,才避免了一場本該提前到來的干戈,不但如此,太白金星還非常夠意思的在天宮中給孫悟空謀了一個官職,那就是弼馬溫。不知情的情況下,孫悟空確實比較開心,畢竟民間那麼多修煉和企圖長生不老的妖怪,最終願望,也不過是想在天宮謀一個位置。如今,這個餡餅卻讓自己撿到了。

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前,誰是上任的弼馬溫?


但很快,當孫悟空得知自己位置真正的含義之後,又變得怒髮衝冠,一氣之下離職下界,並促成了後面的大鬧天空。對此很多人推測,是因為孫悟空嫌這個官銜小,不體面,畢竟蟠桃會也沒他的份。但如果仔細分析,真正的原因真的如此嗎?

在這之前,我們先看一下歷史上關於弼馬溫這個頭銜真正的來源。嚴格分析的話,御馬監這個職位在唐朝的時候是沒有的,真正出現的時期,是在明朝,也就是《西遊記》成書的那個年代。《明太祖實錄》中記載,朱元璋在洪武年間設立御馬監,最開始的時候,確實只負責養馬,但後來的時候,這一官職不斷完善,到弘治年間的時候,已經有了統領禁軍的權力,明朝中後期的時候,更是能跟兵部共掌兵權。我們知道,一旦涉及到軍隊的管轄權,想不受人矚目都難,所以由此來看,這個官銜其實是不小的,至少在實權上如此。

那孫悟空惱怒的點,是在哪裡呢?我們再聯繫歷史上其它的一些資料分析。在明代另一本著名的書籍《本草綱目》中,曾提到這麼一句話,“馬廄畜母猴避馬瘟疫”,翻譯過來就是,很多人經常會在馬廄裡放一隻母猴,防止瘟疫的發生。可續分析,因為母猴排出的尿液,有利於抑制瘟疫發生的功效。當然,這個習俗,在很久之前就已經在民間被廣泛使用了。

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前,誰是上任的弼馬溫?


之前成都出土的東漢墓葬出土的畫像石上,也有猴子拴在馬槽旁這樣畫面的出現,究其原因,就是最原始的“避馬瘟”這個名字的由來,後來經過演繹,才慢慢有了“弼馬溫”這個名字。由此可見,玉帝讓安排孫悟空到這樣的工作崗位上,顯然不是他的工作能力有多麼出眾,實在是另有目的,甚至還帶著一點羞辱的意思。難怪孫悟空會不開心。

側面分析的話,其實我們也能對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前,上屆弼馬溫是誰猜個八九不離十了,多半也是隻猴子,甚至還是隻母猴子,只不過後來因為某種原因被撤掉了。所以當孫悟空要就任那個職位的時候,那群天庭裡所謂的“天宮裡各宮各殿、各方各處,都不少官,只是御馬監缺個正堂管事”一說,純屬是下面的官員為了迎合玉帝的說法,孫悟空,早就被玉帝安排得妥妥當當了。

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前,誰是上任的弼馬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