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唯一打敗武松的人,最後下場如何?

金聖嘆在評論《水滸傳》的時候,有一句名言:別一部書,看過一遍即休。獨有《水滸傳》,只是看不厭,無非為他把一百八個人性格,都寫出來。甚至在他看來,施耐庵的實力比司馬遷有過之而無不及,拋開這句評斷的客觀性不談,單看水滸傳中眾多英雄人物的性格刻畫,施耐庵無疑是厲害的。

而在眾多的英雄人物當中,對於武松的描寫,又是書中的一大段亮點。這個在民間早就家喻戶曉的人物,施耐庵毫不吝嗇對他的喜歡,一字一句,都難藏欣賞。究其原因,一方面自然是武松天生神力,做事不拖泥帶水,而另一方面,對於心儀的女子,武松也絲毫不掩飾自己內心的歡喜,這一點比起人中絕頂的魯達來,更有可愛之處。

《水滸傳》中唯一打敗武松的人,最後下場如何?

作為水滸傳中名氣最大的人物之一,武松的戰鬥力是不容置疑的。在某種程度上,他像極了後來金庸《天龍八部》中的喬峰,如果是平平無奇的比武,可能不會有太過優秀的表現,可在如同少室山之戰那樣的壓力之下,則完全爆發了。同樣的道理,像魯智深、林沖等人,在尋常的時候,似乎都可以和武松打個平手,甚至略有優勢,但一旦武松動惱,勝負就難說了。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景陽岡打虎是一個,大鬧飛雲浦也是一個。

不過,令很多人忽略的是,就是武松這樣的人物,在水滸中也曾經敗過一次,而且付出的代價非常大---一條胳膊。斬斷他手臂的,是方臘麾下的包道乙。

《水滸傳》中唯一打敗武松的人,最後下場如何?

同歷代的很多演義和小說一樣,在古典著作中,擁有法力的修道人士比起平常人來說往往都要略勝一籌。比如說梁山上的公孫勝,或許武力方面有所不及,但無人敢惹,同樣的道理,包道乙也是這麼一個角色。書中記載,他善使玄天混元劍,能百步取人,武松就是這樣著了他的道。多虧魯智深出手,才勉強保下一命。

在書中的最後,包道乙當然也難逃一死。在和宋軍的交戰過程中,來自梁山的轟天雷凌振最後放了一個轟天雷,一個火彈子,讓包道乙死無全屍。而經歷了斷臂一事之後的武松,此後也大減戾氣,最後在六和寺真正出家,成為梁山上為數不多獲得善終的好漢。

《水滸傳》中唯一打敗武松的人,最後下場如何?

從這一角度來說,施耐庵安排包道乙來斷武松的一臂或許也更有深意,這個籍籍無名的人用自己的法術,卻讓另一個英雄幡然醒悟,在取走他一臂的同時,也贈予了他另外的一些東西。而這,或許才是施耐庵的高明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