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柔宇炮轟小米雙摺疊手機造假,小米的民族品牌夢還要多久?

進入1月份,小米的話題還真不少,股價下跌,股票回購,雷軍怒對友商,雷軍對民族驕傲的疑惑,被柔宇科技質疑雙摺疊手機造假等等,可以說,從聲量上小米依舊站在輿論的高點,符合小米“話題”品牌的調性。

小米雙摺疊手機引起的罵戰

手機經過了功能手機到智能手機的發展,下一步毫無疑問是摺疊手機,更有科技範兒,更便攜。為此,不少手機廠商都在加大研發和投入,搶佔摺疊手機的制高點。

作為國產智能手機先驅的小米,自然不甘落後。1月23日中午,小米總裁林斌放出視頻,演示旗下首款摺疊手機,並表示,“在攻克了柔性摺疊屏技術、四驅摺疊轉軸技術、柔性蓋板技術、以及MIUI適配等一系列技術難題後,小米做出了第一臺摺疊屏手機,應該也是全球第一臺雙摺疊手機。”還沒等米粉和吃瓜群眾高漲的情緒穩定下來,柔宇科技給小米潑了冷水。

再談柔宇炮轟小米雙摺疊手機造假,小米的民族品牌夢還要多久?

小米摺疊手機

1月24日晚間,柔宇科技副總裁樊俊超在朋友圈炮轟小米,稱小米雙摺疊手機是買的別人尚未量產的概念柔性屏幕和概念機,小米宣稱的“攻克了柔性摺疊屏技術”是公然造假。樊俊超直言,小米是一家沒有核心技術的手機組裝公司,如今買個別人尚未量產的概念柔性屏幕和概念機就說自己"攻克了柔性摺疊屏技術,“難怪業界那麼多人瞧不起他們,因為這種很low的價值觀不值得尊重!”同時,柔宇科技CEO劉自鴻也在微博聲援樊俊超,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雖遠必誅!”

再談柔宇炮轟小米雙摺疊手機造假,小米的民族品牌夢還要多久?

柔宇科技CEO劉自鴻

隨後,1月25日,小米官方正式對此前的首款雙摺疊手機風波做出回應:小米雙摺疊手機是小米自主研發的創新產品。並表示摺疊手機小米不是第一家,但能夠做到雙摺疊小米的確是行業首家。至此,關於雙摺疊手機的罵戰也隨之消停。有網友戲稱,柔宇科技該碰的瓷的碰了,剩下的就是專注自己的產品研發了,畢竟,有了小米這次“對罵”,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

小米不是單純的組裝品牌,但仍需努力

其實,柔宇科技副總裁樊俊超在罵戰中提到了一點:“小米是一家沒有核心技術的手機組裝公司”,這也是大家對小米手機產生爭議的焦點。實際上,手機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通訊產品,經歷了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蘋果、華為、聯想、小米、OV等多代廠商數十年的努力,要想積累核心技術,專利始終繞不開,要麼收購專利,要麼自己申請專利,但是一些核心通訊專利牢牢被老牌手機廠商和通訊商把控,要想彎道超車確實不容易。

再談柔宇炮轟小米雙摺疊手機造假,小米的民族品牌夢還要多久?

小米創始人雷軍

小米一直想往核心技術上靠,但是,始終被冠以“組裝機”品牌商。小米科技2010年成立至今不到10年,短時間內佔領通信領域技術制高點對小米來說也不現實,不過,小米專利也在持續補強中。

2018年6月披露的小米集團招股說明書顯示,截止2018年3月31日,小米專利儲備包括1.6萬多項正在受理中的專利申請及7千多項已授權專利,其中約50%的授權專利在海外獲得授權。同時,過去兩年公司先後與微軟、諾基亞等全球頂級科技企業簽訂了專利交叉授權許可協議及技術購買協議,實現了手機領域先進專利技術的迅速積累。

小米境內外實體在中國擁有3607項專利權,其中境內控股子企業擁有3392項專利權,包括2058項發明、699項實用新型以及635項外觀設計;境外實體在中國境內擁有215項專利權,均為發明專利。除上述在中國境內註冊的專利外,公司境外實體在中國境外的其他國家或地區註冊並擁有3509項專利權,包括3378項發明、131項外觀設計。

從小米在專利上的努力可以看得出,目前小米也是取得一定的成果的,只不過後來者的逆襲之路還有很長一段要走,這是包括小米、OPPO、VIVO等絕大多數中國手機品牌成長的必經之路。

民族品牌還要有民族科技支撐

回到另一個大家普遍關注的問題,為什麼華為會被稱為民族品牌,而小米不是民族驕傲?分析不難發現,華為一個企業的力量挑戰世界強豪,當然被稱為民族企業。因為中國人是有民族情感的,近代史是一段屈辱史,現在中國正在經歷百年來未有的快速崛起,中國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喚起了我們對中國式英雄的遵崇。特別是去年中興“芯片門”事件,讓中國人認識到了芯片技術的重要性,而且目前只有華為的芯片可以稱得上是世界級的,堪稱中國企業的民族驕傲。

再談柔宇炮轟小米雙摺疊手機造假,小米的民族品牌夢還要多久?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

華為取得這樣的成績絕非一朝一夕,2018年華為公司預計實現銷售收入1085億美元,同比增長21%,2019年營收目標1259億美元,終端目標超五成,華為未來十年每年將投入營收15%用於研發,其中拿出總研發費用的20%-30%用於基礎研究,可以看到對研發投入的巨大。可以說,華為有了強大的基礎研發投入,基本上想做什麼就能做成什麼。全世界的企業都已經非常忌憚華為,甚至發達國家動用政府的力量打壓華為,但是,這都不足以讓華為退縮。

再說說小米手機,小米手機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對中國消費電子市場的貢獻力同樣非常大,可以說有開創性意義,吹響了中國企業奮力做國產品牌手機的號角。讓雷軍耿耿於懷的是,去年11月,IDC發佈了Q3印度智能手機行業報告,小米連續第五個季度成為印度第一的智能手機品牌!在2017年第三季度,小米首次超越三星,成為印度智能手機NO.1,此後一直遙遙領先。但是,不足10歲的小米在通信領域依然年輕,核心技術的積累不是小米手機通過銷量能比擬的。甚至有人戲稱,如果高通給小米斷供,小米手機還能這麼高調嗎?

總體來看,小米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品牌,愛它的把它視為國產能手機的領頭人,貶它的把它視為組裝機、營銷品牌。但是,對小米來說,無論是愛還是貶,都需要耐得住性子、經得起批評,通過長時間、持續加大投入,用紮實的技術創新來一一回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