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稱帝前說自己是袁崇煥後裔 歷史學者:胡扯八道

1915年(民國四年)二月的一天,袁世凱若有所思的端坐在總統府庭院中,此時時任司法部監獄司科長之職的張伯楨拜見大總統,袁公喜而召之。

這個張伯楨是何許人呢?乃晚清欽點七品京官,法部制勘司主事,並曾參與"憲政籌備處"起草憲政草案,任副主稿。此人不僅專業課很精通,而且還是位喜好文史資料研究編寫的才子,更為重要的是他是儒學大師康有為的得意弟子。而此時正在為一件事兒煩惱的袁世凱,聽到張伯楨的到來,似乎心裡的事情也有了著落。

袁世凱稱帝前說自己是袁崇煥後裔 歷史學者:胡扯八道

袁世凱合影

袁世凱的這件心事就是不久後的稱帝,關於如何讓稱帝變得師出有名,凸顯出政治正當性呢?

大凡歷史上的那些出身平凡而又功業有成之人,哪一個不是為了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而給自己挑選出一個同姓且顯赫的祖宗。袁世凱家族雖然多官員,但可惜知名度有限,只能名揚十里八鄉,難以服大眾,家鄉周邊的袁姓名人像袁術、袁紹這樣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的祖宗還不夠丟他老袁的人呢,袁世凱也為此而感到憂慮。

張伯楨靈機一動對袁世凱建議尋找外省之宗也未嘗不可,於是把張伯楨自己老家廣東東莞的袁崇煥搬了出來。如今清朝新亡,四海之內之士都在倡議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袁督師就是昔日的抗清英雄,契合當下的時代主流,也能夠引導民眾對明王朝的緬懷,減少變革的阻力,如此便可名正言順的令袁公即大位,至於袁氏族譜的編纂一切由張伯楨來操辦。

袁世凱稱帝前說自己是袁崇煥後裔 歷史學者:胡扯八道

袁崇煥墓

於是,1915年2月21日出版的《亞細亞日報》講述了袁世凱不平凡的身世,該報的《京塵見聞錄》刊登這樣一則新聞:

迄今大總統遭際時會,肇造民國,功德茂焉。頃其宗人重修族譜。其始祖原籍廣東東莞縣,且有祖山,葬於寶安縣屬,其地名擎天一柱。緣七世祖崇煜公,於明末清初流寓河南,遂佔籍為項城人,宗派遂分。淵源所自,實始東莞。聞已遣長老赴粵調抄族譜,以明宗系之所由來云云。

從這份報紙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張伯楨為袁世凱稱帝大肆的輿論造勢,聲稱袁世凱是袁崇煥弟弟崇煜的後代,袁崇煥遇害後舉家遷至了河南,並有張伯楨所造的袁家族譜來作證。

袁世凱稱帝前說自己是袁崇煥後裔 歷史學者:胡扯八道

袁世凱稱帝

後來這份這則新聞也被歷史學者證實了是偽造。

證據是張伯楨篡改《督師祠碑記》中的記載,對比《清實錄》和《前明薊遼督師袁元素先生》這兩本史料,就能夠發現其中被人為篡改的史實。還有就是崇禎三年(1630年)袁崇煥被害,有一方人過其鄉說“今日殺袁者清,他日亡清者必袁。”而後金政權是是崇禎九年(1636年)大金國號才開始停用,改國號為"大清",這在時間上也對不上。

1915年12月,袁世凱逆歷史潮流而行悍然稱帝,一場歷史鬧劇就此上演,最終在全國百姓八十三天的聲討謾罵中落下了帷幕,袁世凱即便自稱袁崇煥的子孫也未能挽救的了新朝的國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