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李去世|悲情英雄如何逆轉人生格局?


斯坦李去世|悲情英雄如何逆轉人生格局?


他們的存在,是為了拯救世界,更是為了拯救平凡的自己

在中國大俠金庸去世之後,美國英雄斯坦李也在今天離開了我們。

我們從這兩位大師的身上看到了很多相似的地方。他們都是這個世界的超級玩家,都塑造了我們對傳奇的觀念,還有對世界的看法。

在金庸與斯坦李的世界裡,他們喜愛那些平凡之子,甚至是一個不受歡迎的孤兒。他們歷經磨難與超越,最終獲得屬於自己的新生,同時承擔起屬於自己的宇宙責任。

他們的存在,是為了拯救世界,更是為了拯救平凡的自己。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悲情英雄。


斯坦李去世|悲情英雄如何逆轉人生格局?


如果說,出生優渥的金庸有著別樣的悲情大俠情懷。那麼斯坦李世界裡的悲情英雄,就與他早年的苦難經歷分不開。他本人就是一個大寫的悲情英雄。

1922年12月28日,斯坦李出生在一個紐約的猶太裔家庭。家庭早年非常貧困,一家四口生活在一個很小的一居室內。

他一直與比他小9歲的弟弟拉里·李伯擠在一張床上睡覺,父母也只能擠在一張摺疊的沙發椅上。

在斯坦李的印象裡母親大多數時間都呆在廚房或者打掃簡陋的房間,父親經常失業,家裡沒有錢買足夠的食物,有時候甚至沒錢交房租而不得不頻繁地搬家。

斯坦李童年聽得最多的就是父母的吵架聲。

在艱難的日子中,斯坦李一直在書籍和電影中尋找安慰。他對那些奇幻冒險的故事感到深深吸引,並把這用到了自己的漫畫創作中。

高中時,為了緩解父母的經濟壓力,斯坦李做了很多兼職工作。像送三明治外賣、預售報刊、在服裝公司做雜工或者在百老匯引座員等。

斯塔李還瘋狂地熱愛寫作。他曾為全國結核病中心寫通訊稿,也為當地的美聯社寫訃聞。

1939年,斯坦李高中畢業,進入他姐夫創辦的驚奇漫畫公司工作,那時他16歲。從那時起,他就開始施展身手。慢慢地,他的舞臺越來越大。

他有了關於“正義”的概念。英雄代表了勝利,勝者譜寫正義。他創作了《神奇四俠》《蜘蛛俠》《鋼鐵俠》《雷神托爾》《綠巨人》《X戰警》《奇異博士》《超膽俠》等一系列漫畫角色。

他筆下的漫畫英雄打戲超燃,富有情懷,還有一顆正義的心。

他崇尚強大,但也不拒絕悲情。他知道我們更願意看到悲情英雄逆轉人生格局,給平凡的我們留下一些啟發。


斯坦李去世|悲情英雄如何逆轉人生格局?


無論是《奇異博士》裡的奇異博士,還是《蜘蛛俠》裡的蜘蛛俠,他們無一不從悲情走向了豪邁。失去後,再擁有。痛苦過,再超越。

細數斯坦李近幾年的漫威電影,很多英雄都是悲情的存在著。

1,奇異博士:《奇異博士》

悲情特徵:雙手報廢

前一秒他是頂級的外科醫生,長得帥招人愛。後一秒鐘遭遇車禍,賴以生存的雙手報廢。再也不能從事醫生職業。他所有的驕傲,都得在災禍面前退步。最後遠走尼泊爾,跟隨莫度男爵學習玄學和多維空間的學問。從此外科醫生變身奇異博士,拯救即將崩塌的多維世界。

2,蜘蛛俠:《蜘蛛俠》三部曲

悲情特徵:沒錢;孤兒;身不由己

他從小父母雙王,寄居在叔叔家。他成績優異卻常常受欺負。追不上校車,也追不上姑娘。一次課外活動中,他意外被放射性感染的蜘蛛咬傷,從此有了蜘蛛的超能力。

他原本是一個高中生,卻不得不承擔拯救世界的責任。

當他放棄蜘蛛俠的身份時,卻無法放棄心中的正義感。他在被所有人支配的同時,還要被自己的正義感支配。

3,X教授:《X戰警》系列、《金剛狼》系列

悲情特徵:癱瘓;老年痴呆;死去

X教授,一個高材生,一個高富帥,卻只能坐在輪椅上。他始終沒能讓變種人與人類和平相處,還不幸得了老年痴呆。他想去海上歸根,卻死在路上。

他原想勸說結束戰爭,卻被戰爭英雄巴恩斯刺穿胸膛而亡。最後憤怒的萬磁王消滅了敵人,萬磁王為教授建立墓碑,上面寫著:“他的犧牲換來了基諾沙的永存”。

4,緋紅女巫:《復仇者聯盟》、《美國隊長3》

悲情特徵:誤傷生命

實力強大的她,助紂為虐幫奧創,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和群眾傷亡,這一切成為她心中永遠的痛。

她始終不過是一個脆弱的女人,她想要的不過是個正常的家庭。但身為一名變種人,她的力量卻非常有限,一旦精神異常便會傷及無辜。

在緋紅女巫將世界恢復之前,她歇斯底里地喊出這樣一句話:“No more mutants!”(再沒有變種人了!)


斯坦李去世|悲情英雄如何逆轉人生格局?


5,銀影俠:《神奇四俠》

悲情特徵:失去自由;同歸於盡

銀影俠為了保護自己的星球,用自由和服從作為代價,成為吞星的使者。最後為了保護地球,與吞星同歸於盡。

他為數不多的自我選擇,一個是失去自由,一個是失去生命。

6,鋼鐵俠:《鋼鐵俠》系列、《復聯》系列、《美國隊長3》

悲情特徵:失去父母;差點讓地球掛掉

他原本是一個天才富豪,卻被一次綁架事件改變了一生。他被恐怖分子威脅制造出破壞武器,為了拯救世界,他終於變身為鋼鐵俠。

他在新聞發佈會上鄭重宣佈: I am Iron Man.(我是鋼鐵俠).

從斯坦李的這些作品裡,我們可以看到悲情是人物的一種命運,也是他們共同的選擇。英雄悲情,是為了眾生不悲。


斯坦李去世|悲情英雄如何逆轉人生格局?


就像《西遊降魔》裡所說:

有過痛苦才知道眾生真正的痛苦,有過執著,才能放下執著,有過牽掛,了無牽掛...

真正的英雄,大多是從苦難中走出來的。

悲情英雄更能承擔起自己的苦難,也能感知他人和世界的苦難。這,就是對平凡人生的一種超越。

電影裡的英雄以犧牲換取幸福。現實中的英雄,更有一種捨生取義的精神。義道兩存,是英雄們追求的超高境界。當每個人都懷抱這種英雄情結的時候,我們的世界一定會美好而平和。

我們有理由相信,斯坦李老爺子,在完成自己的人生大作後,終於走向了最後的和平。英雄的世界,也將歸於美好的寂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