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降費:企業和個人誰能減壓?

四年前陸續降低的社保費率,有望被再一次降低。2019年1月13日,人社部部長張紀南表示,將加快會同有關部門研究企業降低社保費率的實施方案。15日,財政部部長助理許宏才也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財政部正在配合相關部門,積極研究制定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進一步減輕企業的社會保險繳費負擔。

社保降費:企業和個人誰能減壓?

這次調整的背景是:2018年年中,一些地方提高了對社保費用的徵收力度,甚至追繳多年來企業少繳的社保費用,這些變化讓一些中小企業深感重擔難負;根據新政,社會保險費將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各界預計,對以往企業少繳、漏繳等行為的規制將趨向嚴格。

2018年9月,地方自行集中清繳企業歷史欠費的行動被國務院叫停。緊接著,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抓緊研究提出社保降費方案,與徵收體制改革同步實施。降費的目標得以延續:減輕企業負擔、改善營商環境。

各界對減稅降費的呼聲沒有停止過。多項研究表明,中國的社保負擔居全球前列。費率之高主要來自職工的養老保險,企業和職工共需繳納職工工資總額的28%,總體的社保費率一度在40%以上。

社保降費:企業和個人誰能減壓?

上世紀90年代國企改革時期,養老保險制度逐漸成形,此後繳納養老保險的人群不僅需要為自己的退休生活攢下資金,還要供養已經退休的職工們,成為費率高昂的主要原因。

當年因國企改革而生的制度不得不面對新的形勢。在每年上調社保費用前,不少企業選擇了做低基數、為員工少交社保。

儘管未在2019年1月1日如期落實,但新的社保徵收機制改革已被明確。社保降費的提法不得不重回舞臺,也被視為改革養老金體系的一個契機。

社保降費:企業和個人誰能減壓?

降低社保費率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除"開源節流"外,還需多角度支持構建可持續的社保體系。

我國養老金儘管結餘充足,但地區收支差異大。人社部表示,要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在加快推進省級統籌的基礎上推進全國統籌。

按照之前的規劃,2020年要全面實現省級統籌,為全國統籌打好基礎。目前,廣東、山東、江蘇等地已經出臺了省級統籌的方案。

社保降費:企業和個人誰能減壓?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撰文指出,應在此次調整繳費結構和降低費率的改革中,對個人賬戶比例進行擴大,將單位繳費的部分資金劃入個人賬戶,用多繳多得的繳費原則使參保人得到實惠,也讓職工個人和單位有內生的動力去"坐實"繳費基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