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投入30億美金髮展STEM教育,中國仍缺少真正的國家戰略

最近,美國公佈了2018年最受關注的20個教育趨勢,令人驚訝的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STEAM/STEM教育並未上榜

但是,沒有上榜並不意味著“不受關注”,畢竟美國早已把STEM教育作為國家戰略,專門投入資金來大力發展。


美國投入30億美金髮展STEM教育,中國仍缺少真正的國家戰略



2013年5月,奧巴馬政府發佈了《聯邦政府STEM教育五年戰略計劃》,宣佈美國政府將投入超過10億美金,用於STEM教育推廣和教師培訓等工作。

2016年,奧巴馬簽署了一個最終預算,投入30億美金專門用於STEM教育項目。

2018年12月3日,特朗普的白宮公佈了新的五年戰略計劃:《制定成功路線:美國的STEM教育戰略》


美國投入30億美金髮展STEM教育,中國仍缺少真正的國家戰略


▲五年STEM教育戰略計劃報告封面圖


一起來看看這份報告,都講了哪些內容。

戰略願景


在報告的概述中,提到了這個「新五年戰略」的願景。

這次的STEM戰略計劃被命名為為“北極星計劃”,是帶領國家成功的一條重要路徑。報告中指出:

這次戰略計劃代表了一個迫切的行動要求,即與學習者、家庭、教育者、社區和僱主開展全國性的合作——對於STEM共同體來說,這是一個“北極星”,因為它共同為國家的成功規劃了一條路徑。

未來,希望所有的美國公民都將終身受益於高質量的STEM教育,而美國將成為STEM掃盲,創新和就業的全球領導者。


美國投入30億美金髮展STEM教育,中國仍缺少真正的國家戰略

▲特朗普向學生髮表講話

政府目標


這次STEM戰略計劃的目標有三個——

1.為STEM教育的普及建立強大的基礎

保障每個美國公民都擁有掌握基本STEM概念的機會,比如計算思維,以應對技術變革。

2.在STEM教育中增進多樣性、公平性和包容性

要讓所有的美國公民都有機會接觸高質量的STEM教育,尤其是以往在這一領域欠缺的學生及僱員。直到達到這個目標,那麼這次的戰略計劃的價值才算實現。

3. 為未來的STEM勞動力做好準備

無論是受高等教育的從業者,還是技術領域工作的從業者,都要創造更多的STEM學習的機會。這對未來保持國家的創新基礎、進行科學發現、技術發明至關重要。


“北極星”計劃的目標明確,鼓勵下一代從事科技創新,為美國迎接未來挑戰做好準備。

眾所周知,美國的科技研發投入一直是雄踞榜首的。根據普華永道的新報告,

在過去一年美國科技公司在研發方面的投入是中國的5倍


美國投入30億美金髮展STEM教育,中國仍缺少真正的國家戰略

STEM教育的價值


“北極星計劃”也回顧了過去25年來,美國政府持續投入並鼓勵STEM教育,表現出來的價值。

現代STEM教育不僅傳授批判性思考、問題解決、高階思維、設計和推理等技能,還傳授毅力、適應性、團隊合作、組織能力和責任擔當等行為能力。

計劃實施的方法和目標


“北極星計劃”中,明確了要取得STEM戰略成功的路徑和目標,其中包括促進STEM生態共同體的形成

這個STEM生態系統包括家庭、學校、州、地方政府、聯邦政府、圖書館、博物館和科學中心、社區學院、技術學校和高校、社區團體和俱樂部;基金會和非營利組織;以及企業。

“北極星計劃”還敦促教育工作者推出更有意義和啟發性的STEM課程或項目:PBL課程、科學節、機器人俱樂部、發明挑戰和遊學工作坊等。任何能夠培養學生綜合應用各領域知識來識別與解決問題能力的項目。


美國投入30億美金髮展STEM教育,中國仍缺少真正的國家戰略


計劃還重點提出:“使計算思維成為所有教育的必要組成部分。”

計算思維越來越多地被視為一套有廣泛價值的思維技能,幫助人們解決問題、設計系統和理解人類行為,並且可以在很小的時候不通過電腦編程就可以進行學習。

在一個技術日益複雜的全球經濟中,計算思維(CT)需要成為所有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使每個學習者都有能力評估信息,分解問題,並通過適當使用數據和邏輯制定解決方案。

此外,白宮STEM計劃旨在擴大數字教學平臺和設備應用,拓展學生的學習途徑

白宮官員認為增加訪問權限,允許個性化教學,與不同學生的學習方式相匹配,將吸引學生更主動地學習,從而培養未來更具有競爭力的學生。


美國投入30億美金髮展STEM教育,中國仍缺少真正的國家戰略

白宮計劃強調,實現"北極星計劃"的目標需要加強學校、企業、非營利組織和其他組織之間的夥伴關係,以便利用STEM領域中的資源和專業知識。

“同時也意味著鼓勵學習者參與到當地企業、實習計劃、學徒項目、研究經歷中,進行以工作為基礎的學習體驗。”


美國投入30億美金髮展STEM教育,中國仍缺少真正的國家戰略

中美STEM教育對比


從奧巴馬政府到特朗普政府,STEM教育無疑已經是美國的國家戰略。美國政府在STEM教育上面的投資和具體措施正在逐步擴大,這是國家未來的目標和基礎。

教育這個命題,早已不可能很純粹,我們亦不會追求“烏托邦式”的教育。

但即便是帶上功利色彩的教育,我們是否也可以更加有所指向?這個指向是否聚焦在國家及人才的未來?


美國投入30億美金髮展STEM教育,中國仍缺少真正的國家戰略


新的事物總是曲折的,我國從國家到地方,近年來也開始鼓勵STEM教育的實施。

比如在考試序列中,開始提高信息技術的重要性。

但編程不等於計算思維,批判性思維及邏輯學等,均是計算思維的核心思想,這一點才需要深挖。

比如在校內開展STEM類拓展性課程。

但教學組織方式的變化緩慢,STEM課程師資、課程不足,校內老師平均工資低,也存在動力不足。

比如浙江也推出機器人教育試點學校,有了機器人教具採購的預算。

但這距離真正的課程和教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美國投入30億美金髮展STEM教育,中國仍缺少真正的國家戰略

STEM教育在國內,缺少一個真正的國家戰略,當華為事件、芯片話題刷爆朋友圈的時候,教育圈還在熱吵“減負”、“排查校外機構”、升學考試。

什麼時候,教育部門能真正弱化行政效能,而專注於為國、為未來提供有效而有未來性的教育的時候,STEM教育的鴻溝才可以真正跨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