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後小夾板固定怎麼做?請聽專家這麼說!


骨折後小夾板固定怎麼做?請聽專家這麼說!


小夾板固定

骨折、復位、小夾板這幾個詞對很多人來說並不陌生,在很多武俠及戰爭影視作品裡也經常出現,不少人看過甚至有過骨折後手法復位加小夾板固定的經歷。小夾板固定術開創於公元4世紀,是我國特有的骨折固定方法,相對於石膏固定有很多優勢,在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後醫生會詳細交待注意事項,但是患者就診時因疼痛或者緊張,往往似懂非懂。

骨折後小夾板固定怎麼做?請聽專家這麼說!


這裡醫生提醒,夾板固定後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01

適當抬高患肢,利於肢體消腫

骨折後小夾板固定怎麼做?請聽專家這麼說!


適度抬高是指患肢要高於心臟平面以利於血液迴流,以促進消腫,下肢一般平臥位至少抬高30度左右,上肢要懸吊在胸前,或放置於上、下肢抬高墊上。

密切觀察患肢血運

感覺及運動功能

調整夾板的鬆緊度

02

骨折後小夾板固定怎麼做?請聽專家這麼說!


骨折以後患肢肯定會出現腫脹,有時就診較早,肢體腫脹不明顯,尤其經手法復位後腫脹會繼續加重,使得原本鬆緊適度的夾板變得過緊。如果夾板固定後腫脹劇烈,局部出現張力性水泡,甚至出現肢端皮膚青紫、發冷或感覺劇烈疼痛、麻木,說明有血液循環障礙,需及時調整夾板鬆緊度,或聯繫醫生返院複查。

03

逐步加強功能鍛鍊

骨折後小夾板固定怎麼做?請聽專家這麼說!


骨折後小夾板固定怎麼做?請聽專家這麼說!


因骨折造成患者活動受限,長期制動造成肌肉萎縮、關節僵硬、骨質疏鬆,所以夾板固定後應立即指導患者逐步加強功能鍛鍊,促進血液循環,以利消腫,預防關節粘連,促進骨折癒合,如掌指關節、指間關節、肩肘關節等功能鍛鍊。

骨折後小夾板固定怎麼做?請聽專家這麼說!


溫馨提示

1、定期複查X線片,瞭解骨折是否再移位,在未經醫生允許的情況下,切忌自行拆除小夾板固定,以免骨折移位。

2、肢體腫脹消退穩定後(傷後2周左右),骨折部位有纖維性粘連,可牽引換藥重新固定小夾板或更換石膏固定,每週複查一次直至癒合。

3、相較於石膏跨多個關節的剛性固定,小夾板固定更輕便,透氣,且易於觀察調整及功能鍛鍊,更適用部分上下肢骨折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