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朋友圈的集體自殺?從頭到尾都是謠言!

這兩天,朋友圈流傳一篇爆文《震驚朋友圈的集體自殺: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以煽情賣慘的方式,將鯨豚擱淺等悲劇事件定義為動物的“集體自殺”或者主動犧牲。

震驚朋友圈的集體自殺?從頭到尾都是謠言!

仔細閱讀下來我們就會發現,這篇文章當中陳述的那些“事實”,和它所表達的“造成這些事實的原因”之間幾乎毫無關係。論證過程錯誤百出,動物的“主觀意願”被過分誇大。簡單來說,這是一篇赤裸裸的謠言

用謠言這樣錯誤的方式,試圖推動動物保護這樣正確的事情,有百害而無一利。

01

為什麼這麼說?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說說文中的幾個大型謬誤。

大誤一

鯨豚擱淺是“自殺”?

開篇,爆文寫到上個月底新西蘭海岸上145頭領航鯨擱淺的悲劇。作者說是因為鯨豚“長期食用漂浮在海里的塑料垃圾”,聲納系統出現問題,沒法辨別方向,“太痛苦了,真的不想活下去了”,於是自殺。

這是錯誤的。

震驚朋友圈的集體自殺?從頭到尾都是謠言!

震驚朋友圈的集體自殺?從頭到尾都是謠言!

爆款文章截圖

稍微多想一下就會發現這裡面的矛盾:如果說聲納系統出了問題,那麼鯨豚類擱淺可能是因為認不清方向,並不是自情自願地結束生命呀?而如果說是自殺,離開正常運行的聲納系統,如何尋找海灘自殺?

事實上,11月底這次大規模的領航鯨擱淺在世界各大媒體都有報道,執行了本次救援行動的新西蘭環境保護部(DOC)也發表了簡訊,這些報道提到鯨豚類擱淺可能是因為天氣惡劣、逃避天敵、潮汐驟變等未知原因,

沒有任何“自殺”的證據

震驚朋友圈的集體自殺?從頭到尾都是謠言!

震驚朋友圈的集體自殺?從頭到尾都是謠言!

在領航鯨的故事中間,爆文還穿插了最近在印尼擱淺、腹中充滿垃圾的抹香鯨,作者同樣主觀地判斷這是“一頭鯨魚自殺”的故事。

這樣的描寫觸目驚心,發人深省,但未必就是真相。據統計,全球每年至少有2000起鯨豚擱淺事件,更多時候,擱淺的鯨沒有外傷,也沒有常見的疾病徵兆。鯨豚擱淺的原因還是未解之謎

大誤二

企鵝“媽媽”喪子“自殺”?

爆文的第二部分,引用了紀錄片中一隻雄性阿德利企鵝走上“必死之路”的例子。作者加上了巴布亞企鵝育幼和帝企鵝幼崽抱團取暖的圖片,解釋說:因為全球變暖導致企鵝捕食困難,孩子夭折,“很多企鵝媽媽無法忍受喪子之痛”,於是走向冰原自殺。

這又是錯誤的。

震驚朋友圈的集體自殺?從頭到尾都是謠言!

震驚朋友圈的集體自殺?從頭到尾都是謠言!

爆款文章截圖

關於這隻走向深山的阿德利企鵝,這裡只說三點:

第一,和鯨豚一樣,導航、判斷失誤等各種偶然因素都可能導致這種行為,簡單來說就是迷路,而不是什麼“自殺”

第二,企鵝育幼失敗的概率並不低,但這種遠離同伴迎接死亡的行為卻非常罕見。

第三,爆文配圖顯示,紀錄片中的角色是隻雄性企鵝,不是企鵝媽媽:

震驚朋友圈的集體自殺?從頭到尾都是謠言!

爆文引用的截圖,來自紀錄片《在世界盡頭相遇》,注意是“他” | Werner Herzog / Encounters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大誤三

黑熊以“自殺”反抗取膽?

之後,爆文又講了活熊取膽的殘忍,“為了防止它們自殺,人類竟然設計出了‘鐵馬甲’”,但被取膽的黑熊還是殺了幼崽後“自殺”。

這還是錯誤的。

震驚朋友圈的集體自殺?從頭到尾都是謠言!

震驚朋友圈的集體自殺?從頭到尾都是謠言!

爆款文章截圖

活熊取膽確實殘忍,毫無動物福利可言,但人類設計“鐵馬甲”的目的,是為了防止黑熊觸碰自己的傷口,避免感染。

另一方面,“鐵馬甲”會讓黑熊更加緊張,壓力更大,咬殺幼崽、自殘、暴力掀開傷口等等行為,正是壓力的表現,不能武斷地定義為“自殺”。

大誤四

母象不長牙是為保護寶寶?

在最後一個部分,爆文講到為了存活下來養育兒女,雌性非洲象不長象牙的比例增高了。

這依然是錯誤的。

震驚朋友圈的集體自殺?從頭到尾都是謠言!

震驚朋友圈的集體自殺?從頭到尾都是謠言!

爆款文章截圖

“無牙象”是真事。不過首先需要說明下,所謂的“無牙”,只是門齒不外露。深挖下去,爆文所指的,是喬伊斯·普爾(Joyce Poole)博士團隊的研究。

普爾博士關注非洲莫桑比克戈龍戈薩(Gorongosa)國家公園的大象種群,這個種群在1977-1992年內戰期間經歷了大規模偷獵。戰前,種群中無牙雌象的比例為2%-4%

,而今天的研究顯示,戰爭期間存活下來的成年雌象中無牙象的比例提高到了50%,戰後出生的成年雌性也有32%的個體不長長牙。

震驚朋友圈的集體自殺?從頭到尾都是謠言!

戈龍戈薩國家公園的無牙雌象Valda,注意她耳朵上的圓孔,研究者認為是由子彈造成的 | ElephantVoices

爆文的錯誤之處在於:雌象不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寶寶”,經過“努力”才不長長牙的

,也沒有證據顯示無牙雌象更容易當媽媽。這是一個悲慘的“自然選擇”的過程——由於長牙的個體更容易被盜獵,倖存下來的個體中不長長象牙的比例就提高了。而有無長牙是一個遺傳控制的性狀,不長牙的雌性,孩子也更有可能不長牙。這並不是出於大象母親的意願。

研究只涉及戈龍戈薩這個特定的種群,並不能代表整個莫桑比克。而且,這裡沒有無牙雄象。象牙是武器和炫耀工具,不長長牙對雄性不利,它們會因為性選擇而被淘汰。爆文裡“90%都是母象”的數據,也不知道是從何而來。

爆文的這些“自殺”或者犧牲案例,都沒有足夠依據,無非是人類的情感投射。如此說來,“震驚朋友圈的集體自殺”這個題目,就很有問題了。

02

有人可能會說:這個文章的出發點是好的呀,通過感動讀者,簡簡單單就能達到保護動物的目的,不也挺好麼?比你整天扯些難懂的種群生態學也不差吧?

首先要明確指出:以缺乏考證、不客觀的慘烈描述來博取眼球,並寄望以此喚醒人們的環保意識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具體來說,我們要回答兩個問題:為什麼不應該給動物賦予人類的情感?為什麼不適合用謠言宣傳正確的事?

為什麼不應該給動物賦予人的情感?用人類的思維和感情去理解動物,本質上是一種人類中心主義的思維,這種思維能給動物帶來多少好處,就能給動物(包括人類)造成多大威脅。

環保,或者針對本文而言更注重的動物保護,是一門嚴格意義上的“科學”,需要建立在對客觀事實的調查、研究、分析和驗證之上,而不是通過主觀的情感判斷去下結論。

感性的認識可以把我們帶領到環保這條道路上,但只有尊重客觀科學才能讓我們把這件事情做對。

為什麼不適合用謠言宣傳正確的事?因為這不是正確的道路,達不到我們想要把所有事情做對的目的。今天我們看到一篇文章讓野生動物賣慘,明天就會碰到一個說法認為幸福的家貓都得放養。如果僅僅憑藉“快餐式”的情感投射而去付諸實踐,愛心多則多矣,卻不知道要造成多少本地原生物種的衰退、多少“人-寵物-野生動物”間的病原體傳播。

震驚朋友圈的集體自殺?從頭到尾都是謠言!

看紅耳龜是如何為害四方的 | GregTheBusker / flickr

退一萬步說,哪怕情感投射完全不會造成實際問題,作為建立了文明的智力物種,我們人類在瞭解世界時,不也是想要知道世界本來的面目嗎?追求真相,是智慧的底線和本質;我們的讀者,也有權利和能力去面對真相。

說到底,不瞭解事情的真相,不用正確的知識和邏輯做科普,我們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真正可怕的謠言

徹底打趴下

真實世界中並不只有一個鯨豚類要保護,很多事情會相互聯繫:當我們在一個話題上偷懶,以簡單而錯誤的邏輯示人,那麼當簡單的邏輯和草率的情感充斥社會之時,我們就是為謠言準備了最好的培養基。辨清事實、建設良好的人性永遠不是最簡單的路,也無法用最簡單的情感來實現——而最簡單、最不需要付出能量的路上,是謠言、混亂和社會的退化。傳謠,我們就輸了

震驚朋友圈的集體自殺?從頭到尾都是謠言!

還記得年初刷屏朋友圈的“孤雌生殖龍蝦造福吃貨”嗎?謠言會讓人記得錯誤的事情,而忘卻了真相。類似這樣的謠言可能對你現在的生活影響不大,但如果,謠言涉及到你關心的人呢? | natureecoevocommunity.nature.com

投入能量的調查、思考和討論真相,是正確判斷、解決問題、減少痛苦的必經之路。在動物保護的領域裡,我們需要去了解的是人類活動到底會以什麼樣的形式影響到動物的行為和生態,針對這些影響我們應該採取怎樣的措施去控制、去清理、去改善。

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有人告訴我們“你正在做壞事”,而更需要有人告訴我們“你應該這麼做才是好的”

有了足夠長情的喜愛和衷心的關注,每個善良而有責任感的公民都不需要短暫的憤怒來推動點贊、傳播這樣缺乏建設性意見的謠言。

滿腹垃圾的鯨、失去面龐的象和鮮血淋漓的熊,已經足夠讓我們重視,不需要賣慘,我們也有足夠的理由去減少塑料垃圾的製造、拒絕購買非法野生物製品

,有足夠的理由去了解、保護這些生靈。

生而為人,我們沒有資格說抱歉,我們的責任比抱歉更大。人類文明的進步,必須是從每一點真相、每一個願意思考的瞬間開始。

本文是物種日曆特約稿件,來自物種日曆作者@盧平、@hannah、@翼狼Elang。感謝物種日曆作者@翼狼Elang、@拇姬、@Ent對本文提供的意見。

本文首發於:

物種日曆 (ID:guokr_pac)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震驚朋友圈的集體自殺?從頭到尾都是謠言!

果殼

ID:Guokr42

整天不知道在科普啥的果殼

建議你關注一下

震驚朋友圈的集體自殺?從頭到尾都是謠言!

對,這是一個二維碼

給果殼發送【二維碼】告訴你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