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酒收藏指南系列:茅臺酒的酒瓶變遷,帶你回顧從罐到瓶的歷史

中國的酒瓶從歷史中走來,從青銅酒罐到陶、瓷酒罈,灌裝的簡易和攜帶、存放的便捷,成為它隨酒和酒文化發展至今不可替換的東西。茅臺酒的罐裝器皿從圓形陶罐,到柱形陶瓶,到白瓷瓶,再到如今的乳白玻璃瓶罐裝,包裝的輕便和精美逐步地被體現。

茅臺酒收藏指南系列:茅臺酒的酒瓶變遷,帶你回顧從罐到瓶的歷史

80、90年代茅臺酒 酒瓶變化

早期青銅酒具多為王公貴族所用,而陶、瓷器因為成本低廉,而為百姓所用。到了唐宋時期,輕便的燒製品將沉重的青銅器代替。

茅臺酒早期使用土陶器皿,主要因為陶器擁極佳的透氣性能和具備避光的特點,酒可以在陶器內繼續淳化,越發變得醇厚,醬香濃郁。後來改為柱形,讓其擁有了美觀的造型和便於攜帶的特性。

“土陶瓶”和“釉陶瓶”稱呼

白酒收藏界稱呼上世紀五十年代及更早時期的圓柱形陶瓶灌裝的茅臺酒為“土陶瓶茅臺酒”,實際上準確的說法應該是“釉陶瓶茅臺酒”。

陶瓷增加施釉後,陶器在性能上有了質的飛躍,在歷史上是一個重要的跨度。實際上直至今天,茅臺酒的釉陶瓶一直都沒有被淘汰使用,而是越發變得美觀和質地的通透,瓶體本身質量也有了非常大的提升。部分品種還在瓶身釉面作冰裂紋,增加了良好的視覺效果。

仁懷製陶

仁懷陶瓷燒造業在清中、晚期,師傅多為四川籍。其中有雍三順、餘四右等人在二合開設窯場製陶。此後,分別又有四川人謝海棠到此興辦窯場,並利用水車帶動舂料製作酒罈,其中謝海棠窯場所燒造的酒罈滲漏少,而且在醇化酒質方面具有優點,遂茅臺鎮上的釀酒作坊大多都使用他家陶壇。

民國元年(1912),謝海棠因為未有子女,無人繼承,窯場被製陶師傅丁奎武改建成為碗廠,地方俗稱其為丁家碗廠。此後的酒瓶仍然由丁家碗廠負責燒造。

新中國成立後,丁家碗廠於1959年4月,被國營茅臺酒廠接管,併成為國營茅臺酒廠在二合的制瓶分廠,專門為茅臺酒廠生產貯酒罈和酒瓶。到1964年,製陶分廠雖重新劃歸仁懷縣手工業管理局,但是它為茅臺酒廠製造陶壇、瓶罐的使命一直未變。

酒瓶形制發展

清代茅臺鎮釀酒燒房所使用的盛酒器皿均為施黑色釉圓鼓瓷罐,其施釉均勻,色澤明亮,表面透明光澤。

有造型在陶罐和瓶之間的一個罐型,通常也為黑瓷,其中放置樣酒,但並不是封裝後銷售的,都是在客戶有需要後,當場灌裝。民國時期因為時局的動盪,低成本的陶罐已經替代了黑瓷作為容器。

茅臺酒收藏指南系列:茅臺酒的酒瓶變遷,帶你回顧從罐到瓶的歷史

民國時期 茅酒罐

在舊時的陶罐中,因為燒製廠家的地點不同,取土位置的區別,其中有一種燒製成品後呈紅色胎體的陶罐,這便是由紅色粘土燒製而成的紫色紅土陶罐,常見的器型為圓鼓形,上半身施金黃色釉,下半身為紫紅色胎體,因為未施透明釉,因而視覺呈現出不穩重以及暗淡的色彩,且表面有磨砂感。這個也是早在1915年茅臺酒在巴拿馬賽會獲獎之時所盛裝的罐體形制之一。

紫紅色胎體相比普通陶罐,更為規整。紫陶色胎體陶罐,有半身施金黃色釉和通體施金黃色釉,其中包括圈足在內,部分瓶體位置因為黑色釉的原因,有發鏽現象出現。

茅臺酒收藏指南系列:茅臺酒的酒瓶變遷,帶你回顧從罐到瓶的歷史

30年代 柱形 茅酒罐

到了民國十五年(1926),國民政府委任周西成為貴州省主席 ,此時期,“成義”、“榮和”兩家燒房首先開始打破陳規改進包裝,燒製圓柱形小口狀陶酒瓶,以便裝運。此酒瓶型較小,呈竹節狀,由兩個成型的胎體拼接而成。此段時期茅臺酒瓶確立了圓柱造型,奠定了今天茅臺酒瓶形的基礎。

茅臺酒收藏指南系列:茅臺酒的酒瓶變遷,帶你回顧從罐到瓶的歷史

50年代 茅臺酒瓶變化

建國後所產至今存世的茅臺酒瓶形之中,常見施褐色釉略有圓鼓的柱形瓶,無圈足,瓶底略有凹。當時因為技術乃至成本的侷限,所用之瓶仍然粗糙,釉料不能均勻覆蓋瓶體,且瓶身不規則,出現黑色、褐色以及黃色等色瓶身。雖然釉料略厚,但是用手觸摸和仔細觀察,仍然可以斷定是竹節型瓶體,在外施厚釉。

茅臺酒收藏指南系列:茅臺酒的酒瓶變遷,帶你回顧從罐到瓶的歷史

60年代茅臺酒 酒瓶變化

60年代初,茅臺酒瓶開始內外施釉,瓶身出現真正意義上的黃色釉,瓶體要大於之前的瓶體。在使用黃色釉的陶瓶茅臺酒上,瓶身規整,瓶嘴大小、高度適中,開始出現規則的坡型臺階,但是圈足仍然未出現。由於這種陶瓶裝酒滲漏較大,茅臺酒廠從建廠後就一直在研製新型酒瓶,還曾從江西景德鎮邀請了兩位八級制瓶技師,專門進行新酒瓶的試製,雖然研製成功的瓶子滲漏現象減少,但外型並不美觀,未被採用。直到1966年,貴州清鎮玻璃廠所研製的乳白色玻璃瓶完全解決了滲漏和形態不美的問題,從此結束了土陶瓷瓶茅臺酒的時代。乳白色玻璃瓶誕生,恰巧也解決了白瓷瓶成本高的問題。

茅臺酒收藏指南系列:茅臺酒的酒瓶變遷,帶你回顧從罐到瓶的歷史

70年代 茅臺酒酒瓶變化

總結

茅臺酒收藏指南系列:茅臺酒的酒瓶變遷,帶你回顧從罐到瓶的歷史

90年代出現的 年份酒和紀念酒 瓶型變化

綜觀茅臺酒的發展歷史,從陶罐到釉陶瓶子、陶瓷瓶,再到眾所周知的白色玻璃瓶,其中還有用於區分茅臺酒類別的黃、醬等色陶瓷瓶以及如今的各式紀念酒的專屬酒瓶,如此繁多,也豐富瞭如今茅臺酒的收藏類目。

茅臺酒收藏、投資、鑑定及交易專業交流平臺,別忘了關注超級酒號 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