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分享】貝多芬的第n次與愛情擦肩而過


【好文分享】貝多芬的第n次與愛情擦肩而過

在中國人的情結裡,總覺得才子一定要有佳人相伴,因此貝多芬的紅顏知己對於大多數古典樂迷來說應該也算是不錯的話題和研究對象。既然題目叫做貝多芬的第n次與愛情擦肩而過,那自然說明貝多芬每次戀情都是無疾而終的結果。

先從貝多芬的初戀開始。貝多芬的初戀發生在他十六歲那一年,那時他還很清瘦率真,而不是後來中年發福的貝多芬,也不是耳聾後壞脾氣的貝多芬。這個帥小夥到一戶人家裡做鋼琴老師,結果就與這家人的大女兒開始了一段沒有結果的戀情。

【好文分享】貝多芬的第n次與愛情擦肩而過

當然這只是貝多芬的非著名愛情,另外還有一個貝多芬的著名愛情故事,那就是他和女伯爵朱莉婭·圭霞爾蒂(Julia Guicciardi)的愛情,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就是獻給了她。圭霞爾蒂在16歲時便成為了貝多芬的鋼琴學生,1801年時貝多芬曾跟自己的朋友說:“她是一位可愛迷人的女郎,她愛我,我也愛她。有生以來第一次,我覺得婚姻可以是件幸福的事情。”但是他又補充道:“不幸的是,她不屬於我這個階層。”

還有一位匈牙利貴婦約瑟芬·馮·布朗斯維克(Josephine von Brunsvik),要知道在1805年初貝多芬給她寫下了很多充滿愛意的情書,而約瑟芬也回覆貝多芬““我對你的愛無法言喻”。不過由於約瑟芬曾經有一個比自己大近30歲的丈夫,又是新寡,所以她在短短几年後便終結了和貝多芬的關係,並於1810年再婚。

【好文分享】貝多芬的第n次與愛情擦肩而過

就像畫家喜歡為自己心愛的女人畫像一樣,音樂家也特別偏好把創作出的作品獻給愛人。像特蕾斯·馬爾法蒂(Therese Malfatti)就是這樣一位幸運的女士。馬爾法蒂在1851年去世時還保存著貝多芬那首著名的鋼琴小曲手稿,上面寫著“致愛麗絲”(Für Elise),有的學者猜測,“愛麗絲”很可能是貝多芬對特蕾斯的暱稱。

很多人都知道貝多芬有一個神秘的“永恆愛人” ,在貝多芬去世後的第二天,人們在他的一個秘密抽屜內找到三封沒有署名,沒有收信人姓名,也沒有日期的情書。這給人們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就連伯納德·羅斯(Bernard Rose)在電影《永恆的愛人》中也提出一種看法,那就是貝多芬瘋狂地愛著弟媳喬安娜(Johanna.)。不過,想像貝多芬侄子實際上他和喬安娜私通的兒子,這恐怕只有好萊塢才能擁有如此的想象力。最近又看了一個叫《複製貝多芬》電影,裡面又講述了貝多芬晚年愛上了為他抄寫樂譜的音樂學院女學生,愛情的力量最終使他完成了第九交響曲的創作。

【好文分享】貝多芬的第n次與愛情擦肩而過

不管這個神秘的“她”是貝多芬初戀的女主人公,還是他師生戀、不倫戀、忘年戀中的女主角,其實我還是很喜歡“永恆愛人”的這個謎局。因為它總比李斯特與女伯爵為愛私奔、養兒育女成立家庭後又決裂的結果來得好一些,畢竟不是一個從童話到噩夢的幻滅過程。雖然那些n次擦肩而過的愛情多少有些令人感傷和遺憾,但是貝多芬的“永恆愛人” 至少還允許人們相信真愛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