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山風景名勝區

武功山風景名勝區

武功山風景名勝區

武功山風景名勝區

武功山風景名勝區

武功山風景名勝區

武功山風景名勝區

武功山風景名勝區位於萍鄉市蘆溪縣東南邊境,介於東經114°10′-114°17′和北緯27°25′-27°35′之間,屬羅霄山脈北段,綿延120公里,總面積260餘平方公里。主峰白鶴峰海撥1918.3米,為江西第一高峰。武功山是集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為一體的山嶽型風景名勝區,是江南名山最後一座正在開發的處女山,歷史上曾聲名遠播,文化積碇深厚,在崇尚自然,渴求反璞的今天,她又以其自然景觀之神奇和原始生態環境之完好而獨具魅力。

武功山資源類型與特色被專家概括為“山景雄秀、瀑布獨特、草甸奇觀、生態優良、天象稱奇、人文薈萃”。現已規劃面積160平方公里,規劃景點200餘處,整個風景區分為金頂觀光休閒區、羊獅幕觀光遊覽區、九龍山宗教文化區、發雲界遊憩娛樂區、大王廟原始生態區五個核心景區。自然形成了“峰、洞、瀑、石、雲、松、寺”齊備的山色風光,區內10萬畝高山草甸綿綿於海拔1600多米的高山之巔與巍峨山勢相映成輝,堪稱天下無雙;峰頂神秘的古祭壇群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華夏一絕;氣勢恢宏的高山瀑布群、雲海日出、穿雲石筍,奇特的怪石古松、峰林地貌和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巨型活體靈芝等景觀令遊人歎為觀止;武功山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4—16℃,夏季最高溫度為23℃,低於同期廬山、黃山氣溫,是良好的避暑勝地。武功山動植物繁多,有動物200多種,植物2000多種,被中科院專家譽為天然動植物園。

武功山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遠自漢晉起,被道佛兩家擇為修身養性之洞天福地,明朝時香火達到鼎盛時期,山南山北建進了庵、堂、寺、觀達100多處,無數善男信女到此朝拜。自唐宋以來,諸多仰慕其名而登山遊賞吟詩作賦的名人學士絡繹不絕,留下了無數珍貴墨跡,其中最為出名的數漢之葛玄、晉之葛洪、梁之陶弘景、唐之袁皓、宋之黃庭堅、明之徐霞客、近代的陳毅元帥。據考證留下讚美武功山的千古詩賦、匾牌、文章百餘篇,其中最有名是徐霞客的一首:“千峰嵯峨碧玉簪,五嶺堪比武功山。觀日景如金在冶,遊入履步彩雲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