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彈加速二戰結束,杜魯門對斯大林也因它前倨後恭再傲慢

1945年2月,儘管進攻柏林的戰役還沒有開始,美蘇英三巨頭早已計劃把德國一分為四,法國在戴高樂的努力下,也成為管轄德國一部分的“戰勝國”之一,三國成立了一個“戰後賠款委員會”其賠償額度高達200億美元,其中一半的賠償款是給蘇聯的,用以“報答”蘇聯對德戰爭中的損失。在這時,美、蘇兩國對戰後重建世界的信心更強了。所有人都知道,下一步就將是攻入柏林,結束歐洲戰場。然而,丘吉爾叼著菸斗的眼睛下冒出的縷縷青煙下,陰冷的面孔中顯露的是一種陰險。

斯大林也叼著菸斗,大眼睛一睜一合間,顯露出的是對未來的一種擔憂。他知道,在自己面前的這兩個人,最終都將是自己的敵人。“二戰”前,他們就曾經合起火來攛掇德國進攻自己,未來他們能做出什麼?但有一點斯大林可以確定: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論是誰,他斯大林都將槍炮伺候。

原子彈加速二戰結束,杜魯門對斯大林也因它前倨後恭再傲慢羅斯福,這位二戰期間的“世界領袖”卻在這個檔口不合時宜地走了。4月12日,美國曆史上唯一蟬聯四屆的總統羅斯福去世了,隨之登上總統之位的是副總統杜魯門。那個時期的杜魯門可謂是無知者無畏,在面對蘇聯的問題時表現得更加無理智行強硬。

正是因為其一系列錯誤,導致“二戰後”東歐地區全部成為蘇聯勢力範圍,包括波蘭、烏克蘭等蘇美勢力相對平衡的地區,其實依靠外交妥協,完全可以達成蘇美“共管”。但是,正是因為其一系列的“蠻橫的語調”和“極其愚蠢”行為,正是因為其過多地強調了美國(過低的貶損了蘇聯)的作用,極其拙劣地向世人展現了“誰是真正的主宰者”。結果,蘇聯的斯大林反而順勢強行將東歐納入了自己的版圖。

當時的蘇聯,並不想那麼早就與美國極其英國等國家鬧翻,畢竟要知道蘇聯雖然在對德戰爭中的功績最大,但畢竟損失也是最大的。因此,他需要喘一口氣。蘇美爭霸世界遲早到來,但蘇聯並不想在德國還沒有被徹底打趴下,自己南部還面臨著日本帝國主義的時候,再去和蘇英發生衝突。因此,蘇聯一直想要尋求盟國關係的互惠互利。

蘇聯同意了英國在非洲、意大利、希臘等地建立了親英美政府政府,蘇聯知道,這些政治力量是美英利益的核心。本著付出就要有回報的理論,蘇聯自然也希望在波蘭(烏克蘭)問題上,美英兩國也可以持相同的立場,然而,這一切都出乎了蘇聯的意料,他的付出並沒有獲得(理念上的)等價的回報。對於美國沒有同意在波蘭建立親蘇政府的這一問題,斯大林勃然大怒。要知道,波蘭一直是蘇聯的心頭大患。兩國曆史上的恩怨以及地理位置的靠近,使得斯大林必須要建立親蘇政府。如此,才能保證蘇聯的安全。

對於杜魯門的魯莽,律師戴維斯曾提醒過杜魯門,如果蘇聯認為美國和英國聯合對付他們,那麼蘇聯將會不遺餘力地繼續戰鬥。因為早在戰爭剛剛開始的時候蘇聯就吃過這樣的虧了。強硬的政策只會激怒蘇聯,導致其做出更激烈的反應,與敵人戰鬥到底。

同時,杜魯門的這種做法也違反美國民意。3月的一份民調顯示,55%的美國人認為蘇聯會在戰後和美國保持友好的外交關係。

同時,杜魯門也破壞了羅斯福的既定策略,因為他曾經答應過斯大林對東歐的控制保持默許。

斯大林對於杜魯門的強硬,給予了更為強硬的應對。杜魯門對此極為撓頭,對外交事務以及國際關係還不熟絡的杜魯門終於認識到,在戰爭即將勝利的時刻,不應該拋棄這個意志力強大的盟友,而是應該共同對抗法西斯國家。

原子彈加速二戰結束,杜魯門對斯大林也因它前倨後恭再傲慢

杜魯門

4月26日,美、蘇兩國的軍隊在易北河的托爾高地區會師。5月7日,德國投降。希特勒和他的情婦在一處地堡中自殺。斯大林發表了勝利的演說,這個勝利,對蘇聯人民來說其喜悅之情是無法言表的。每個蘇聯家庭都在對德戰爭中失去了親人、朋友,沒有人沒遭受過波及。美國人和蘇聯人互相贈送禮物,表達祝賀。

杜魯門開始積極地改善美蘇關係,丘吉爾在這時提議利用美英聯合的力量,迫使蘇聯繼續做出領土上的讓步,被杜魯門默然地拒絕了。5月底,杜魯門終於同蘇聯達成共識,就波蘭的問題,組建一個類似於南斯拉夫自治模式的政權。

7月17日,波茨坦會議召開後,美蘇的關係再表面上充滿了和氣。然而,就在7月份首枚原子彈試爆成功的消息使杜魯門信心倍增,更使美國政府十分興奮,對蘇聯的態度也變得強硬,大國之間的利益遊戲又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原子彈試驗成功後,杜魯門的態度頓時大變,本來即將簽署的協議也不簽了。敏感的斯大林立刻意識到有什麼事情發生了,應該是原子彈研製成功了。蘇聯知道,研究原子彈美國、德國、日本,以及自己都在努力著。如今看來美國走在了前頭。

為了讓蘇聯更清楚原子彈的威力,8月6日和9日,美國對廣島、長崎進行了轟炸。斯大林見狀,趕緊命令蘇軍對日本關東軍發動進攻,與此同時,因為原子彈的強大威力,斯大林一方面對美國的咄咄逼人暫時隱忍,一方面加速原子彈的研發速度。

相關文章閱讀,請加入本頭條號“坐古談今”

歡迎訂閱本人微信公眾號“史家”;mengben1978 。今日頭條難以展現的時評類。

歡迎加入微信群“孟錛天下”,與我實時交流,共同理性探討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