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動駕駛”初創公司的2018:高光、外憂、內困和出路

在即將過去的2018,中國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是意氣風發的一年,因為這一年,幾筆鉅額的融資相繼宣佈:

1、小馬智行(Pony.ai)1月份1.12億美元和7月份的1.02億美元;

2、星行科技(Roadstar)5月份1.28億美元的A輪融資;

3、初速度科技(Momenta)10月份宣佈累計超2億美元,總體估值超過10億美元;

4、文遠知行(WeRide.ai,前身景馳科技JingChi.ai)10月份的A輪融資,雷諾-日產-三菱聯盟Alliance RNM戰略投資,具體金額未披露,但此前累計融資0.57億美元。

上述四家,基本囊括中國目前宣稱從事L4級別自動駕駛的初創公司,並且得到了資本鼎力支持的初創公司,這四家公司,基本上就是自動駕駛初創公司的頭部企業。

當然了,自動駕駛領域還有很多很多的公司,在做整車自動駕駛方案的還有專注商用車自動駕駛的圖森未來、智加科技、贏徹科技,這三家企業相繼獲得路測牌照,當然了,測試的條件也極其苛刻。

此外,還有從事更為細分領域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例如從事礦區、港口等封閉或者半封閉場景自動駕駛的踏歌智能、主線科技、西井科技等,從事清掃車自動駕駛的酷哇機器人等。

當然了,還有自動駕駛領域其他的公司,包括了馭勢科技、紐勵科技、清智科技,物流領域的智行者科技、行深智能,此外還包括了傳感器的初創公司,如激光雷達的禾賽科技、雷神等,L3或者L2的禾多科技、Minieye等等。

除了已經公開的信息,下面就不點名哪家公司的具體問題了,基本上問題各家都有,或大或小,還是從行業的整體來感知、把握行業在2018年的發展,並且給出相應的建議。

中國“自動駕駛”初創公司的2018:高光、外憂、內困和出路

01 高光

作為初創公司,高光的時刻不多,基本上最為公眾關注的,就是宣佈獲得融資的時候,融資金額越大,越能吸引眼球,投資機構的江湖地位越高,越能被業界和合作夥伴認可。

在2018年,除了開篇提到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宣佈融資的高光時刻,能夠讓人記住的高光時刻並不多,這不是否認這家公司,而是作為初創公司,真的還沒有到產品高光的時刻,更何況是極其複雜的自動駕駛。

如果頻繁看到一家公司的核心成員,在各大論壇上露臉,基本上可以判定這家公司到了需要融資的時候了,例如有媒體報道某家公司新入職的CMO為了融資,在下半年安排了創始人參加10來場論壇。當然了,也有公司的核心成員是被投資人逼出來露臉的,目的自然也不言而喻。

對於初創公司,最需要的不是高光時刻,而是需要專注於打磨自己的技術,初創公司在融資上的高光,雖然是投資人的認可,但還需要獲得市場的認可,市場認可的前提是產品有足夠的競爭力,

自動駕駛是極度燒錢的方向,恰好,自動駕駛也是對技術要求極高的方向,自動駕駛技術涉及到的感知、判斷和控制,每個領域都需要極其專業的人才,甚至還能細分出更多的領域,如感知需要的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和攝像頭等等,此外還要融合,此外,感知之後的判斷和控制,也不容易實現。這些真正做好了,才是真正的高光時刻。

初創公司做自動駕駛,有著極高的挑戰,包括資金層面、技術層面和核心團隊層面。資金層面,自然是融資困難;技術層面,自然就是技術突破和落地;核心團隊層面,自然就是內鬥了。

02 外憂

自動駕駛外憂的問題,包括了資金層面、業務層面和法律風險。

資金層面這是總所周知,並且被行業認可的,現在就是資本寒冬。融到大錢的幾家頭部企業,以及融到不多的錢的企業,還有正在努力融錢的企業,都知道目前的融資環境。什麼時候能改善,這個誰也說不準,現在能做的就是精打細算過好日子。

作為創業者,應該知進退。創業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一個團隊的事情,甚至還包括下游的供應商等等。所謂的知進退,就是要審時度勢,根據自己的資金和融資環境,嚴格做好規劃管理,並做好應急方案。

作為創業者,應該有責任。責任,除了家庭的責任,還要對團隊負責、對供應商負責。所以,該收縮的時候就應該收縮,該裁員的時候就應該裁員,困難是每個公司都會遇到的情況,更何況創業公司。

業務層面的憂患,在於目前自動駕駛駕駛,L4級別基本上短時間內難以落地,既有自身技術原因,也有法律允許原因,這個時間會很漫長,甚至長到不是創業公司現在賬面上的資金能支撐到的時間點。

所以,除了收縮裁員節流,還需要開源,不要抱著L4的級別不放,所以我們看到有號稱打造自動駕駛大腦的公司,往Adas方向轉,做Mobileye不願意做的低價地圖市場,這些都是為了活下去開源姿勢。

法律風險,最著名的就是景馳科技王勁和百度的法律糾紛,每一個自動駕駛初創團隊,能夠獲得資本青睞的原因,都是其曾經做過的事情,資本願意提供資金看重的是其過往的經驗,所有的創業都是過往經驗的變現,正如天使投資都是過往人脈的變現一樣。

但是,從離職到創業,從事的還是同一領域,還是很容易被前司所盯上,這個需要創業者和前司有一定的溝通,因為出來創業,最終還是要尋找合作伙伴的,前司或許是一個好的合作伙伴,我們也看到前司投資離職員工的案例。未來,也不排除併購的可能。

03 內困

內困的層面包括了技術突破和落地,以及核心團隊的內鬥問題。

自動駕駛技術落地很難,L2和L3就不要叫自己是自動駕駛了,還是老老實實叫輔助駕駛吧,因為亂叫自動駕駛是會害死人的,特斯拉Autopilot一度宣傳的自動駕駛導致了多起致命事故。

能自動駕駛駕駛的只有L4和L5,但是,技術層面還法律層面都還是面臨著很大的挑戰。技術層面而言,即便是在自動駕駛領域浸淫了將近10年的Waymo,即便是推出了自動駕駛叫車服務,仍然還面臨著規劃化商業化的難題。

國內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創立時間還是在兩三年內這個時間段為主,如此短的時間,實際上還是很難有多高的技術可言,demo階段和路測階段,demo造假的公司,也不是一兩家,更為可惡的是,有公司開了面試套方案、然後壓低offer價格拒絕的惡例,造成整個行業風氣如此。

雖然各地陸陸續續在規劃測試道路,並頒發相應的測試牌照,但是,最終能拿到牌照的車輛總和,還是很少很少的,國內拿到測試牌照最多的公司應該就是百度了。但是,拿到測試牌照多,並不代表著技術真的是最好。原因,您懂得的。

核心團隊的內鬥問題,這在自動駕駛初創公司,是一個較為嚴重的問題,至於內鬥的原因,其實有很多了,總得來說,無非就是兩個方面,錢和權。在這裡,也不點名說哪家公司內鬥了,希望還是能夠談妥,不至於影響公司的發展。

內鬥導致核心人員的出走或者離開,必然會對公司發展造成極大的困擾,如果發生技術核心人員的出走,基本上對公司的影響至少是半年,這僅僅是技術層面的影響,包括離開的糾紛、招人的過程、磨合的過程等等。

時間,對於初創公司來說,是最最寶貴的,因為自動駕駛初創公司,每天的開支真的是很大很大,有初創公司公司一天開門就是百萬級的開支,內鬥的影響,對初創公司,真的是很大很大。所以,能不內鬥還是不要內鬥。

04 出路

這裡的出路,包括了公司的出路,和人員的出路。

公司層面的出路,轉型、裁員收縮,都是好的方式,而且這種轉型、裁員收縮,動作一定要快。業務層面的轉型,就要往離錢更近的方向考慮了,對於L4級別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來說,往L2和L3走,可能是一個路子,但是,技術方案是否面臨挑戰,團隊調整也面臨挑戰。

還有一個方向,就是往細分領域走,在自動駕駛更容易實現的場景走,例如,往封閉、或者半封閉的場景走,包括了園區、礦區、港區等等,這方面的自動駕駛可能更容易落地,這些領域,也將開始白熱化的競爭。

來到細分領域,技術基礎的前提條件,但,更考驗的是商業能力,園區、礦區和港區,這些都是類似大B端的市場,大B端的市場的打法是怎麼樣就是怎麼樣,這是細分領域的特點。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融資。能拿錢,就千萬不要在意估值了,估值這東西很虛很虛,關鍵是能活下去。有“自動駕駛”領域相關公司,並且不只是一家公司,都面臨著估值的大幅度下滑,希望拿到救命錢。

即便不是資本寒冬,現在也不是融資的好時候,按照基金的習慣,從聖誕節開始到春節期間,都是基金內部總結、團建、規劃的時候,也就是說,等到基金投入工作的時候,基本上就是2019年3月份,極速的融資,也需要到4月份錢才能到賬。

所以,所謂的儲糧過冬,真的是指度過冬天!

至於人員的出路,特別是那些內鬥被出局的核心人員,或者是即將出局的核心人員,還有即將被市場出清,或者是公司生存面臨巨大挑戰的團隊。一定要考慮出路的問題。

對於要出局或已出局核心人員而言,以往的光環,在資本市場環境良好的情況下,拿到一筆再創業的錢,估計不是什麼難事,但是,現在是資本寒冬,能拿到資本的錢還是很困難的。

據瞭解,有核心人員在接觸資本過程,並不是十分的順利,所以現在還沒完全離開上家,這對於初創公司來說,也是很大的傷害。

這類的核心人員,可以考慮加入現有的公司,找到一個合適的職位,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再幹一番事業,但是,要做好心理準備,畢竟凡事先來後到,要適應新的角色。

對於即將被市場出清的團隊,在賬面資金匱乏的情況下,在融資無望的情況下,一定要做到及時止損,不要意圖去拖欠供應商的款,或者是賣房創業的,或許能熬過去,但萬一熬不過去,那就真的是極其嚴重的後果。

王興曾經說,聽到一個段子,2019年是最壞的一年,也有人說,2019年是最好的一年。對於自動駕駛領域的公司來說,可能也是如此。已經有基金在準備抄底自動駕駛領域初創公司。

另外,也有基金,準備在自動駕駛細分應用場景出手,所以,有技術能力的團隊,不要抱著乘用車、商用車,這兩個萬億級別的市場不放手,這塊市場的時間點可能還真的有點遠,另外,就是在細分領域落地自動駕駛,還能打磨技術,哪天再殺回到乘用車、商用車市場,也不得而知。

創業,要堅持,也要變通,這中間的度,能拿捏好的人不多,所以,拿捏好的人,成功的概率也很大。至於追風口的創業家們,能成功的也是極少數了。所以,想變通的創業者,可以留言與車智君(invehs)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