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王小蘭·中關村的光榮與夢想

北京大學·王小蘭·中關村的光榮與夢想

【中關村舊照】


創立30多年仍然健在的三家企業代表:時代、聯想、四通。作為歷史的見證者,這三家企業已經不是中國最牛的企業了,今天也有很多人嘲笑這些先驅者的言行,但是如果當年沒有中關村這幫前輩,今天的中國肯定會是另外的樣子。這次北大國開院邀請王小蘭女士做“中關村的光榮與夢想”主題演講,是有所期待的,值得大家學習。

光榮與夢想

筆者按照問題點整理,大家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部分閱讀,希望能帶來一些啟發,有錯誤的地方也請見諒。講真,當晚聽完心情十分沉重,可不是輸掉“王者榮耀”的灰心,而是面對世界的無能為力。

問題一:目前身份

王小蘭女士並非柳傳志先生那樣為大眾熟知,她現在仍是時代集團總裁,中關村科技園區企業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等,社會榮譽很多,不多贅述,總之是中關村的元老級人物,見證了中關村的過去與現在,並且正在努力創造更好的將來。身兼企業家、投資人、創業者導師多重身份,作為中關村的前輩,每年都會

收徒給新的創業者指導,日常有什麼問題隨時都可以與她交流,這就是中關村的傳承

問題二:中關村最早那撥人什麼樣

小蘭女士現身說法,當年那幫人都是敢為天下先的,本身在體制內混的比較好,並不是走投無路的人,因為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想去改變社會,扔掉鐵飯碗走出體制。

問題三:四通的墊子文化

當年的四通公司比較有代表性,大家還不知道企業文化咋回事的時候,他們就提出了“墊子文化”,就是你有多大本事就去翻多大跟頭,企業就是你的墊子,是員工發揮的平臺,給其他企業很多啟示。

問題四:中關村成功的原因

這個問題比較複雜,俺多寫一些。

當時的三個核心:

敢為天下先的企業家

敢為天下擔的政府

信息產業引入中國的機遇

中關村的企業從電子產品一條街開始,通過商業模式創新、創業方式創新、制度創新,這麼多年以來中關村始終保持2位數增長,當時中關別的地區也有很多有想法的人才,但是隻有中關村有這種科技創業的環境。

現在總結原因:①創新,創新驅動企業。中關村四代企業家都是依靠創新發展起來的,沒有明顯的代際傳承,有很多連續創業者,如小米的雷軍。②政商關係清晰。因為是靠創新發展不是靠資源和權利,就沒有必要去行賄。③兩個金融體系的支持。中關村333家上市公司全是由美國金融體系支持,不全是依靠中國資本市場,某種程度上納斯達克成就了中關村,金融很重要,只有科技和金融結合才能成功。④

是小政府大社會。中關村是政策概念區,不是行政區,中關村管委會一共就幾十個人,中關村擁有136家協會,140多個聯盟,基本是靠這些社會組織治理。

(現在不太提倡提“小政府大社會”,小蘭女士說如果改成“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小政府大社會”可能就有存在的空間了。但是被領導著還有可能自治麼?值得商榷,但是又無法深思,總之中關村的成功證明了這個方向的可行性,不知道能否推廣,但是如果政府運營成本居高不下,任何改革都是無法實施的。)

小蘭女士講了中關村企業自己辦“法院”的案例,成功處理了120多個案例,成功率100%,企業商事自己協調,其實就是社會組織自治的模式,只是現實大家都懂的。

有次座談會小蘭女士向市長提出了兩個問題:1.政府與社會組織到底是什麼關係,是大簷帽與協警的關係麼?2.政府職能怎麼改變,為什麼每次都是“好乾的自己幹,不好乾的扔給社會組織幹。”當時領導想了下給中關村社會組織的評價是

“鄉紳”。後來想想已經是非常高的評價了。

(不知道大家怎麼想的,中國歷史上鄉紳對社會治理的作用非常大,一個有規矩的社會,一個有道德的社會,必須有這樣體面的人存在,俗世的道德規範需要人踐行,而不是權力機構寫的小冊子。)

問題五:中關村的現在和將來

中關村適合企業0到1的階段,學校多、研究人員多、天使投資人多,但是1到100的階段企業可能需要到其他地區發展了,這是北京目前的定位決定的,當年那位領導也說“政府與企業是互為環境的”。

現在大家談的更多是焦慮或者恐懼,社會進入了互聯網紅利時代的後期,人們期待新的技術革命,有人說“如果未來10年科技沒有突破,未來20年就會爆發戰爭”。

王小蘭女士針對中關村的理解,判斷目前正處於

技術革命向產業革命落地前夜,黎明前的黑暗!

問題五:汽車產業未來

小蘭女士談了他們去德國遊學的經歷,出發前定了三個題目:1.探究德國工業4.0戰略;2.德國隱形冠軍在新時代的變化;3.資本驅動創新還是技術驅動創新?遺憾的是小蘭女士一行並沒有獲得最終的答案,未來仍在路上!

在與奧迪公司討論應對未來汽車產業挑戰時,奧迪公司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未來汽車產業三大挑戰:一是能源問題,如果以後汽車不用油了,奧迪的技術還可以應用於火車、坦克、飛機,能源問題是整個產業的問題,但是奧迪早有應對。諾基亞手機失敗是輕敵了,但是現在諾記其他產業還是很強的。二是無人駕駛,奧迪早就開始準備了,現在連無人駕駛時人在裡面做什麼都開始設計了,只要政策允許奧迪的無人駕駛車隨時可以上路。三是共享時代,如果未來都是共享的話,奧迪也不用專賣店,直接賣給共享企業就OK。

聽著挺有道理,不過中關村一位企業家當場站起來說“奧迪死定了”,你這仍舊是製造者思維不是互聯網思維,以後只能淪為富士康,無法在汽車行業獲得話語權。

無人駕駛真的只是無人駕駛麼?暢想一下,移動咖啡廳、移動電影院、移動住宿……僅這一項技術會改變多少行業,又有多少人會成為無辜的受害者?

問題六:關於未來

小蘭女士談到一次出席政府的討論會,因為當天有別的安排希望先講,工作人員說發言是按照姓氏排列,小蘭女士正好是第一個,結果當天開會時前面來一個“小度”,原來李彥宏派了機器人替身現場發言,並且回答了領導很多刁鑽問題,小蘭女士說當時感覺自己被淘汰了。這就是技術的變化。就像AI的出現,小蘭女士現場講了好幾個例子,真的讓人十分感嘆,很多職業就要被徹底消滅了,1%有用的人,99%無用的人,社會會是什麼樣子。而且距離現在很近了,3年!

中國加入WTO以後,美國繁榮的底特律最後破產,那些工人什麼事情都沒做錯,只是趕上了時代變革,面臨下一個變革的時代,誰會成為犧牲者?小蘭女士推薦了吳霽虹的

《未來地圖》

回答完嘉賓問題後,主持人總結演講說了中關村的成功是技術推動,是依靠世界科技的賦能,美國貢獻了極大的作用,一定要重視中美關係,保護好與技術發源地的關係。

北京大學·王小蘭·中關村的光榮與夢想

【陳春先在這裡創辦了第一家民營科技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