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啟動“美麗中國”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

中科院启动“美丽中国”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資料圖:西藏林芝山村,良好的生態環境令人神往。 中新社記者 陳文 攝

中新社北京2月18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18日從中國科學院獲悉,該院A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科技工程”(簡稱“美麗中國”專項)已經啟動,專項將貫徹落實中共十九大關於美麗中國的戰略部署,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藍圖與實施途徑。

中科院日前在北京舉行的“美麗中國”專項啟動會上介紹說,“美麗中國”專項將以關鍵技術集成和重大應用示範為主線,集成突破汙染治理核心技術和設備的研製,提升生態系統修復和保護關鍵技術體系,創新區域生態環境協同治理和綠色發展模式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狀態檢測和風險評估技術等,多尺度模擬美麗中國“2035年目標”和“2050年願景”,並在京津冀、粵港澳、長江經濟帶等重點發展區以及貴州、四川、吉林等生態脆弱區,福建、江西等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開展集成示範。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副院長丁仲禮,全國政協原副主席王欽敏,國務院參事、科技部原副部長劉燕華等出席“美麗中國”專項啟動會,中科院副院長、“美麗中國”專項領導小組組長張亞平主持啟動會。啟動會上,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局長嚴慶宣讀專項立項通知和專項組織機構人員名單;張亞平向專項總體組成員頒發責任書,並與專項依託單位和項目承擔單位法人代表簽訂責任書;“美麗中國”專項負責人、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葛全勝介紹專項的立項背景、研究目標和主要研究內容。

白春禮作總結講話時強調,專項要對標中共十九大美麗中國建設的科技需求,集聚中科院全院力量,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科學圖景和科學途徑,要瞄準精準脫貧和汙染防治攻堅戰,凝聚和發揮中科院在資源環境、生物、高技術等領域突出優勢,破解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短板與問題。

他還對“美麗中國”專項實施提出具體要求說,專項要以重大成果產出為導向,系統梳理生態環境治理迫切關注的實際問題,要不斷產出階段性的重大科技成果,要能真正解決實際問題,做到“用得上、有影響”,還要“留得下”,要做出讓部門和行業認可、讓地方政府滿意的重大示範工程樣板。(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