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諶龍等4巨星無緣總決賽顯弊端 羽聯新規引發3大惡果急需調整

伴隨2018年的世界羽聯總決賽參賽名額正式出爐,國羽在5個單項獲得參賽席位的球員也隨之出爐。除三個雙打項目均獲得2個席位滿員之外,剩餘兩個單打項目無疑並不理想,男單僅有石宇奇一人入圍,而女單也僅有陳雨菲一人入圍。更為關鍵的是,國羽兩大天王林丹與諶龍雙雙無緣參賽,馬來西亞天王李宗偉養病無緣參賽,還有前世界第一丹麥世界冠軍兼總決賽衛冕冠軍安賽龍也未入圍,無疑讓總決賽的星光極為黯淡,而根源無疑還是世界羽聯的新規則所致。

林丹諶龍等4巨星無緣總決賽顯弊端 羽聯新規引發3大惡果急需調整

毋庸置疑,世界羽聯推出的新規則是希望能夠讓羽毛球運動得到更大推廣,尤其是希望能夠去追趕網球的腳步。奈何,相較於網球的高度職業化與巨大商業價值,羽毛球在整體商業價值上存在巨大差距,因而世界羽聯退出的新規則就存在諸多硬性規定,尤其是強制參賽成為被廣大球星詬病最多之處,並且總決賽席位每個協會最多兩個名額,如此均分模式也導致強國選手存在惡性競爭的可能性。

林丹諶龍等4巨星無緣總決賽顯弊端 羽聯新規引發3大惡果急需調整

其一,明星式球員無緣總決賽太悲催。

對比於去年的總決賽男單參賽名單,分別是:孫完虎、李宗偉、伍家朗、諶龍、石宇奇、周天成、安賽龍、斯里坎特。今年的參賽名單則是:周天成、桃田賢鬥、蘇吉亞託、石宇奇、孫完虎、王佳倫、金廷與維爾瑪。

不難看出,星光黯淡成為不爭的事實,哪怕連續兩年都沒有林丹參賽,但今年還少了李宗偉、諶龍與安賽龍3位天王。僅僅依靠桃田賢鬥與石宇奇撐門面,無疑是極為寒酸之事。對比今年的網球年終總決賽,德約科維奇、費德勒與納達爾三位天王均獲得參加席位,哪怕納達爾最終因傷退出,但德約科維奇與費德勒的存在也讓總決賽星光熠熠,相對而言羽毛球總決賽實在是寒酸。

林丹與諶龍等無緣參賽源自積分不夠,而世界羽聯現有規則讓不少球員,諸如本次入選的蘇吉亞託、維爾瑪等,他們通過參加更多站賽事,甚至是低級別賽事搶奪積分,一路維爾瑪在剛剛的超級300印度賽奪冠搭上末班車,從而擠掉更具名氣的明星球員,無疑如此規則並不合理。

林丹諶龍等4巨星無緣總決賽顯弊端 羽聯新規引發3大惡果急需調整

其二,傷病隱患增加,球員出工不出力。

由於世界羽聯規定如今的頂級球星,每個賽季參賽場次不得少於12站,即每個賽季單打世界前15名,以及雙打世界前10名的球員,必須參加一二三四級賽事,且合計參賽站數必須達到12站,否則將給予罰款與罰分等處罰。如此大量密集的參賽,導致不少球員出現傷病隱患,而石宇奇與安賽龍等均是備受傷病困擾,也讓不少球員出工不出力,諸如林丹與李宗偉賽季初期連續一輪遊,卻也並未讓世界羽聯妥協修改規則。

林丹諶龍等4巨星無緣總決賽顯弊端 羽聯新規引發3大惡果急需調整

其三,退賽與讓球隱患,觀賞性下降。

世界羽聯的新規則除導致球員傷病增加,以及總決賽名單存在諸多不合理性之外,也滋生了退賽與讓球隱患。在低級別賽事當中,有的球員為了湊夠參賽站數不得不參賽,而他們往往在首輪第一局剛打半局比賽就宣佈退賽,而面對同國家選手時也存在讓球的可能性,導致比賽的觀賞性大打折扣。

不難看出,世界羽聯的現有規則存在太多弊病漏洞,無疑需要重新調整改善,否則盲目跟風想要復刻網球的成功模式,而非根據自身的運動屬性去制定否則,很可能最終淪為東施效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