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注意了,冬天要預防腦出血!

高血压患者注意了,冬天要预防脑出血!

冬天的到來,讓“高血壓性腦出血”更多的進入我們的視野,是因為冬天的低溫讓血壓偏高,其實這個老話題仍然值得重複。高血壓在中國人群中非常普遍,且危害極大,長期高血壓會導致心臟病,腦卒中,腎臟等器官衰竭,高血壓的管理主要集中於生活方式的改變和長期藥物治療的堅持。

◆ ◆ ◆ ◆ ◆

一、高血壓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血壓是什麼?血壓指循環血液對血管尤其是大動脈管壁的壓力。血壓無疑是我們人類健康的最重要的一項生理指標。因為循環系統保障的是血液的供應,身體內所有細胞均需要血流通過各級血管補給營養物質;而血壓是維持這種血流的原始動力,它主要與心臟的泵動力和血管的阻力相關。

當然血壓問題中有高血壓與低血壓,低血壓更多地直接導致嚴重後果(如暈厥、無力)而更早被發現,而高血壓則因起病隱匿而受到忽視。

高血壓無疑是人類最重要的疾病之一

,雖然人類發現它的時間並不長。進入現代社會,高血壓成為一種最常見的慢性疾病,很多人患了高血壓只是偶爾感覺頭痛、頭暈,甚至可能沒有任何症狀,因此不重視高血壓的治療。但事實上,高血壓最可怕的危害是它所導致的重要臟器的損害——長期高血壓可能引發心臟病、腦卒中、腎功能衰竭、眼底病變甚至失明等,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甚至威脅生命。

有數據顯示,發生心梗的患者中69%有高血壓;發生卒中的患者中77%有高血壓;發生心衰的患者中有74%有高血壓,此外還可能引發一些嚴重的心律失常,如房顫的發生風險增加。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高血压患者注意了,冬天要预防脑出血!

而我國高血壓現狀更令人擔憂。中國成年高血壓患病率為23.2%,患病人數達2.45億,通俗來看就是平均四到五個人中就有一個高血壓病患者,雖然不是每個高血壓患者都會發病,但現在發病率也在不斷上升。

我國高血壓患者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近年來有明顯提高,但總體仍處於較低的水平,分別達51.6%、45.8%和16.8%。其中高鈉、低鉀膳食,超重和肥胖是我國人群重要的高血壓危險因素。也就是說有近一半的國人並不知自己的高血壓病,而控制理想的不到1/5,這就是中國的現實。高血壓的管理任務形勢嚴峻,任重道遠。

血壓標準前期美國發生改變(高壓130,低壓80mmHg),但中國的血壓標準並沒有變。正常血壓:收縮壓在140mmHg或以下,舒張壓90mmHg或以下;確診高血壓: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達到正常血壓就是達標。

您知道您的血壓水平嗎?您的測量準確嗎?高血壓患者們,您重視您的血壓控制嗎?

高血压患者注意了,冬天要预防脑出血!

血壓的一次測量結果不能作為診斷結果,具體需臨床醫生綜合判定

二、高血壓與卒中的密切關係

臨床研究已經證實,高血壓是導致腦卒中發生最重要的危險因素。

回顧腦卒中患者的病史可以發現,在我國約80%的腦出血患者和70%的腦梗死患者有高血壓史。高血壓患者發生腦卒中的機會比血壓正常者要高出3-5倍。美國高血壓患者腦梗塞的發病率是正常人的2~3倍。日本是世界上腦血管病發病最高的國家,高血壓病人患腦血管病者是正常人的13.1倍。同時,研究中還發現,無論是收縮壓還是舒張壓升高,對腦血管病的危險性都很大。

同時大量臨床研究證實,只要長期堅持有效控制血壓,就可以顯著減少腦卒中的發生。例如降壓治療2-3年,可使腦卒中發生率和死亡率減少39%左右。

高血压患者注意了,冬天要预防脑出血!

高血壓引起腦血管病的機制,主要是由於加速腦動脈硬化所引起的。由於長期的高血壓,可導致小動脈管壁發生病變,管腔變硬,內膜增厚,當腦血管管腔狹窄或閉塞時,可使腦組織缺血、缺氧而發生腦血栓形成;高血壓還可引起細小動脈壁變性和壞死,進而形成微小動脈瘤,當血壓驟升時,可使這種已經變硬脆弱的血管破裂出血,發生腦出血。

高血壓和卒中的因果關係,最早是在1928年 Keith 等人證實的,研究者觀察到惡性高血壓病人死於卒中比例較高,而進行高血壓的降壓藥物後可減少卒中發病率。直到Framingham 心臟病研究的 William Kannel 等人在1970年正式發文提出高血壓(160/95mmHg)增加卒中的危險,不管是波動性還是持續性高血壓,是收縮壓還是舒張壓,是年少還是年邁,是男人還是女人,控制高血壓可以預防動脈硬化血栓形成性腦梗塞。這些結論其實是基於國外研究得出的,我們目前期待以北京天壇醫院王擁軍和王伊龍教授牽頭的“十三五”腦血管疾病專病隊列研究”國家課題,它將提示中國人的高血壓與卒中關係的秘密,它將有助於利用自己的真實數據和經驗來保衛好我們自己的健康。

高血压患者注意了,冬天要预防脑出血!

、高血壓是腦出血的最重要原因

出血性卒中約佔全部卒中的30%,而高血壓腦出血約佔全部腦出血的70%,其它原因包括顱內動脈瘤和腦血管畸形等。在整個腦血管病中腦出血的死亡率佔首位,是危害人類健康既常見又嚴重的疾病,這表明高血壓腦出血是最值得大家關注的疾病,但現實是很多人因為患腦出血後才得知自己是高血壓患者。

高血壓性腦出血是非外傷性腦實質內的自發性出血,作為高血壓病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是因長期的高血壓和腦動脈硬化使腦內小動脈因發生病理性改變而破裂出血,也是神經外科的常見病與多發病,成為基層神經外科醫生首先面對疾病,它常發生於50~70歲,男性略多,冬春季易發。發生部位常見於殼核、外囊、丘腦、內囊、大腦半球白質、小腦和腦幹內,其中以殼核區最常見,表現最典型,約為高血壓腦出血的一半以上,其出血是由於豆紋動脈尤其是外側枝破裂造成。其症狀與血腫發生部位相關,同時與血腫量大小、是否破入腦室有關。

高血壓腦出血一般可依據臨床表現作出診斷。發病年齡多在中年以上,既往有高血壓病史,寒冷季節發病較多。常突然發病,出現劇烈頭痛、嘔吐、偏癱及意識障礙,即應考慮腦出血。為確定出血的部位和血腫大小,需行頭顱CT檢查。腦出血,一般較缺血性卒中更急,更重,預後更差。

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 分為內科治療和外科治療。無論內科治療還是外科手術治療,控制血壓非常重要,如果血壓控制好,很多悲劇可以避免。高血壓腦出血後二次出血的死殘率較第一次明顯高,因此一定要控制好血壓。具體治療方案,其實仍存在爭議,但多數專家意見認為:對於腦葉出血、殼核出血30ml以下行內科治療,而超過30ml以上則需外科治療,小腦出血10ml以上則需手術;腦疝、腦疝前期症狀均是手術指徵。手術方式包括:簡易血腫穿刺引流術、立體定向微創血腫穿刺引流、顯微外科血腫清除術和內鏡下血腫清除術。無論何種方式,只要在合理的時間窗內(在發病6小時至72小時之內),儘快、安全地清除血腫就能達到治療目的。更準確的建議需要更權威的報告,以及結合實際情況作出的個體化建議。

高血压患者注意了,冬天要预防脑出血!

四、對於高血壓患者的建議

無疑,對高血壓患者而言,有效地控制血壓是降低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關鍵。如何降壓? 降壓標準是什麼?

重視是第一步;應用藥物之前要強調非藥物治療生活方式干預在任何時候對任何高血壓患者都是合理、有效的治療,包括:控制體重(使BMI<24;腰圍:男性<90 cm;女性<85cm);合理膳食,平衡膳食;降低飲食中鈉的攝入量(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逐步降至<6g,增加鉀攝入);增加體力活動(中等強度;每週4~7次;每次持續30~60分鐘);不吸菸(徹底戒菸,避免被動吸菸),不飲或限制飲酒;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

之後就是藥物治療,常用的五大類降壓藥物均可作為初始治療用藥,建議根據特殊人群的類型、合併症選擇針對性的藥物,進行個體化治療。降壓藥物的種類有很多,包括鈣離子拮抗劑、ACEI類、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等等。雖然可供選擇的降壓藥物越來越多,但是我國高血壓的發病率卻呈逐年上升趨勢。最重要原因是高血壓患者在降壓治療中一直存在著很大的誤區,未能達到長期良好地控制血壓;有些患者血壓高時就服藥,血壓一降至正常就停藥;有些患者認為自己雖然有高血壓,但沒有什麼不舒服的感覺,所以用不著服藥;還有些患者由於工作忙而不能有規律地服藥。以上各種情況都會造成血壓忽高忽低或血壓持續升高(血壓波動的危害更大),致使腦血管受到損傷,導致腦卒中的發生。

因此,提醒高血壓患者,必須重視高血壓的治療,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有效、安全、利於長期堅持服用的降壓藥物(不能擅自停藥),使血壓保持在正常水平,才能避免腦卒中的發生,享受健康、幸福的人生。

---------------------------------------------------

掃描二維碼,感謝您的關注!本微信致力於普及腦血管病的健康知識,歡迎提問,小編將做出及時回覆。 郵件請復:[email protected] 。我是清風醫生,感謝您的支持!

介入醫學APP

興醫中華 利民長遠

高血压患者注意了,冬天要预防脑出血!

神經介入資訊,神經介入最專業的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