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基本知識入門——編碼與剪輯

今天收到Adobe的PR 2019更新推送,查看更新文檔赫然發現,Windows下的Adobe全家桶正式支持蘋果Prores編碼!

視頻基本知識入門——編碼與剪輯

以往Windows下的Adobe只支持解碼Prores,即只可以在PR中回放和剪輯,但不能導出;現在,今天,從今往後,Windows也可以導出Prores編碼的視頻了。這樣一來,PR對後期製作,完整的工作流程支持將更加友好。

說大白話就是,對業餘想流暢剪視頻的小夥伴來說,再也不用費勁黑蘋果或者高價買Mac電腦囉。PR 2019 13.0.2版本,夠你包打天下!!


好辣,前言說夠了,那到底什麼是視頻編碼?為什麼它對視頻製作這麼重要呢?

視頻編碼是算力不夠,電力不夠,硬盤不夠的妥協產品

我們知道,發朋友圈小視頻,微信會給壓得只剩幾百K大小;我們也知道,在朋友圈分享照片,扒下來之後打算撐大看看,結果被模糊了一臉!

所有這些,都是微信服務器算力不夠、電力不夠、硬盤不夠造成的;假如我們有接近無限大的網速,還有無限大的硬盤,還有天河二號給我們做PC,保管每一張朋友圈照片,每一條小視頻都是4K高清院線大片!

我們拍的視頻也是如此,只要你的相機和電腦算力夠強,電池夠大,硬盤夠快夠海量,分分鐘都是RAW格式的DNG原片!

視頻也有RAW嗎?

沒錯,視頻跟照片一樣,都有RAW,相機將未經編碼和壓縮的數據交給儲存設備就是RAW視頻,每一幀都是一張照片,你可以對它進行白平衡,色調調整等等等等,所有在LR中的技巧都可以運用在RAW視頻的單幀上。

理論很美好,現實很殘酷;一張4K分辨率,800萬像素的RAW照片當頭給我們澆了一盆冷水!因為它一幀的大小高達15M!

錄製23.976幀,一秒鐘的視頻,則需要360M的空間,同時也意味著SD卡或硬盤寫入速度最小要達到360M每秒。

當然,也有取巧的辦法,假如我們只錄1080P的RAW視頻怎樣?

視頻基本知識入門——編碼與剪輯

國外的魔燈團隊給了我們解決方案,然而,即使是200萬像素的RAW單幀大小也有3.8M……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關注下期魔燈的介紹!

性能不夠編碼來湊

既然我們沒有這麼快這麼大的硬盤,沒有這個那個為RAW視頻而設的裝備;怎麼辦?

這時候科學家就發現原來可以通過壓縮和編碼,把視頻的體積減小!

視頻基本知識入門——編碼與剪輯

第一行是無壓縮RAW視頻,往下數為Prores編碼的體積大小

如此一來,我們這些買不起海量SSD,超強PC的普通用戶,也能獲得長時間的視頻文件;而且肉眼看起來還跟RAW差別不大。

目前主流的編碼格式

視頻編碼有很多種格式,幾乎每個廠商都有自己的編碼格式。

我們日常接觸得比較多的有佳能、索尼、Gopro;而蘋果、Avid、Kinefinity、BMD、RED、Arri等等則更顯專業範。

視頻基本知識入門——編碼與剪輯

主流視頻編碼格式

下次看到PR裡面一堆字母不要再犯懵了!

視頻基本知識入門——編碼與剪輯

剪視頻好卡,我該換什麼電腦?別慌,可能只是編碼格式害了你

不少小夥伴曾經疑惑,我現在拍攝4K 60P的視頻,到底需要什麼配置的電腦?

別慌,我們先來看看兩種視頻編碼丟進電腦中的回放表現如何!

視頻基本知識入門——編碼與剪輯

Prores 回放效率,注意箭頭處

視頻基本知識入門——編碼與剪輯

XAVC-S回放效率,丟幀情況嚴重

把4段採用不同編碼方式的片段套用相同LUT後,可以看到Prores的回放速度依然很快,而索尼機內編碼就卡很多了!

不同的編碼格式,有的可以把你的電腦卡死;有的卻可以把剪輯工作變得絲滑流暢,就像幫你的電腦打了雞血一樣!

因此,選擇合適的編碼格式,比高配電腦更重要!

最後放一點不同編碼的素材對比

視頻基本知識入門——編碼與剪輯

左邊為Prores編碼,右邊XAVC-S

視頻基本知識入門——編碼與剪輯

左邊為Prores編碼,右邊XAVC-S

視頻基本知識入門——編碼與剪輯

左邊為Prores編碼,右邊XAVC-S

最後,實際上XAVC-S也是非常優秀的機內編碼,通過幀間壓縮,將視頻體積大大縮小,基本上能滿足日常使用了;如果你在使用索尼的微單,而剪輯起來又覺得卡,那你可以使用代理剪輯

關於代理剪輯,下回有時間給大家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