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一意為漢王謀劃,最終還是被懷疑,或許功勞過大也是一種過錯

一心一意為漢王謀劃,最終還是被懷疑,或許功勞過大也是一種過錯

今天給大家說一下蕭何。可以說如果沒有蕭何,就沒有劉邦的皇帝之位。他為了劉邦付出了很多,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忠臣。

一心一意為漢王謀劃,最終還是被懷疑,或許功勞過大也是一種過錯

蕭何最初是沛縣的獄吏,平時喜歡學習,並且為人親和,和同樣年紀的劉邦是好朋友,並且多次利用自己的工作便利幫助劉邦。當時劉邦是一個亭長,在一次押解犯人的途中,讓犯人逃脫,他自己躲到了深山裡,蕭何利用自己的工作便利,保釋了劉邦的家人,並且時刻關注著時局的發展,與在深山的劉邦通信。

一心一意為漢王謀劃,最終還是被懷疑,或許功勞過大也是一種過錯

在秦國的暴政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抗,蕭何也建議劉邦反抗。因為當時劉邦押解的犯人跑了,當時秦國的懲罰很嚴厲,他反也是死不反也是死,所以蕭何非常建議劉邦反抗,並且他全心的支持劉邦。後來劉邦開始反抗,蕭何就在後方為劉邦準備糧草。

一心一意為漢王謀劃,最終還是被懷疑,或許功勞過大也是一種過錯

劉邦攻下秦國後,被秦國的奢華所迷惑。唯有蕭何不為所動,在別人都流連於奢華的建築和很多的金銀財寶之中時,蕭何將秦朝的戶籍,法令,國家地形等書籍都收藏起來,並分門別類。因為蕭何知道,一個國家裡除了軍事,最重要的就是這些。他不迷戀美色,也不貪圖富貴,一心一意的為劉邦著想。蕭何收藏的這些檔案,讓劉邦瞭解到了天下的關塞險要,戶口多寡,強弱形勢和民族風情。這些都是劉幫邦建立自己的國家不可缺少的。

一心一意為漢王謀劃,最終還是被懷疑,或許功勞過大也是一種過錯

他向劉邦舉薦韓信,當初韓信沒有受到重用決定離開,蕭何一個人追了他兩天,一刻都不敢休息,因為他知道韓信是一個人才,他不希望劉邦失去韓信。韓信在楚漢大戰之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為漢朝滅掉了楚國。這一切都與蕭何慧眼識人分不開。

一心一意為漢王謀劃,最終還是被懷疑,或許功勞過大也是一種過錯

劉邦的戰爭也有失敗,而蕭何坐鎮關中,為劉邦提供糧草和兵力。蕭何有很多次機會可以取代劉邦,但是他從來都是按規程辦事,任何事的處理都會彙報劉邦,即便來不及彙報先執行也會等漢王回來再彙報。劉邦的成功和蕭何分不開關係,他多次失敗,都是蕭何在後方經營讓漢王可以重新開始。

一心一意為漢王謀劃,最終還是被懷疑,或許功勞過大也是一種過錯

但是後來漢王卻對蕭何產生了懷疑。或許一個人功勞過高也會讓人忌憚,就像蕭何一樣,儘管他無論去哪裡,除了辦理軍需,其他的時間都是想辦法為人民做事,所以深受人民愛戴。漢王害怕蕭何的勢力越來越高,危及自己的地位,就把蕭何關押起來,但是蕭何所行確實毫無過錯,一切雖然都是漢王的猜測,但是蕭何卻從來沒有做出過危害漢王的行為,一個為人民做事的好官,到頭來還是被漢王懷疑,他不惜自毀名節,只希望能讓劉邦放下懷疑。從此以後蕭何就不再過問國事了。

一心一意為漢王謀劃,最終還是被懷疑,或許功勞過大也是一種過錯

蕭何幫助劉邦奪取了天下,為他打理後方,儘管擁有極大的地位,但是從來不濫用自己的職權,一心只想著為漢王做事,為人民做事。他有能力自立為王,但是他從來沒有過這些想法,唯一的目的就是好好的輔佐漢王,一直到年老,都沒有放棄為漢王付出。他熟悉法律制度,廢除了秦朝的嚴苛律法,讓人民從此不再受到親王法的懲罰。他還專門建造藏書樓,保留下來很多的珍貴的書本圖畫。他的後代因為犯罪而失掉爵位,但是天子會想辦法尋找蕭何的後代加以重用,這是任何一個大臣都比不上的,由此可見蕭何的功績和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