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一意为汉王谋划,最终还是被怀疑,或许功劳过大也是一种过错

一心一意为汉王谋划,最终还是被怀疑,或许功劳过大也是一种过错

今天给大家说一下萧何。可以说如果没有萧何,就没有刘邦的皇帝之位。他为了刘邦付出了很多,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忠臣。

一心一意为汉王谋划,最终还是被怀疑,或许功劳过大也是一种过错

萧何最初是沛县的狱吏,平时喜欢学习,并且为人亲和,和同样年纪的刘邦是好朋友,并且多次利用自己的工作便利帮助刘邦。当时刘邦是一个亭长,在一次押解犯人的途中,让犯人逃脱,他自己躲到了深山里,萧何利用自己的工作便利,保释了刘邦的家人,并且时刻关注着时局的发展,与在深山的刘邦通信。

一心一意为汉王谋划,最终还是被怀疑,或许功劳过大也是一种过错

在秦国的暴政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抗,萧何也建议刘邦反抗。因为当时刘邦押解的犯人跑了,当时秦国的惩罚很严厉,他反也是死不反也是死,所以萧何非常建议刘邦反抗,并且他全心的支持刘邦。后来刘邦开始反抗,萧何就在后方为刘邦准备粮草。

一心一意为汉王谋划,最终还是被怀疑,或许功劳过大也是一种过错

刘邦攻下秦国后,被秦国的奢华所迷惑。唯有萧何不为所动,在别人都流连于奢华的建筑和很多的金银财宝之中时,萧何将秦朝的户籍,法令,国家地形等书籍都收藏起来,并分门别类。因为萧何知道,一个国家里除了军事,最重要的就是这些。他不迷恋美色,也不贪图富贵,一心一意的为刘邦着想。萧何收藏的这些档案,让刘邦了解到了天下的关塞险要,户口多寡,强弱形势和民族风情。这些都是刘帮邦建立自己的国家不可缺少的。

一心一意为汉王谋划,最终还是被怀疑,或许功劳过大也是一种过错

他向刘邦举荐韩信,当初韩信没有受到重用决定离开,萧何一个人追了他两天,一刻都不敢休息,因为他知道韩信是一个人才,他不希望刘邦失去韩信。韩信在楚汉大战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汉朝灭掉了楚国。这一切都与萧何慧眼识人分不开。

一心一意为汉王谋划,最终还是被怀疑,或许功劳过大也是一种过错

刘邦的战争也有失败,而萧何坐镇关中,为刘邦提供粮草和兵力。萧何有很多次机会可以取代刘邦,但是他从来都是按规程办事,任何事的处理都会汇报刘邦,即便来不及汇报先执行也会等汉王回来再汇报。刘邦的成功和萧何分不开关系,他多次失败,都是萧何在后方经营让汉王可以重新开始。

一心一意为汉王谋划,最终还是被怀疑,或许功劳过大也是一种过错

但是后来汉王却对萧何产生了怀疑。或许一个人功劳过高也会让人忌惮,就像萧何一样,尽管他无论去哪里,除了办理军需,其他的时间都是想办法为人民做事,所以深受人民爱戴。汉王害怕萧何的势力越来越高,危及自己的地位,就把萧何关押起来,但是萧何所行确实毫无过错,一切虽然都是汉王的猜测,但是萧何却从来没有做出过危害汉王的行为,一个为人民做事的好官,到头来还是被汉王怀疑,他不惜自毁名节,只希望能让刘邦放下怀疑。从此以后萧何就不再过问国事了。

一心一意为汉王谋划,最终还是被怀疑,或许功劳过大也是一种过错

萧何帮助刘邦夺取了天下,为他打理后方,尽管拥有极大的地位,但是从来不滥用自己的职权,一心只想着为汉王做事,为人民做事。他有能力自立为王,但是他从来没有过这些想法,唯一的目的就是好好的辅佐汉王,一直到年老,都没有放弃为汉王付出。他熟悉法律制度,废除了秦朝的严苛律法,让人民从此不再受到亲王法的惩罚。他还专门建造藏书楼,保留下来很多的珍贵的书本图画。他的后代因为犯罪而失掉爵位,但是天子会想办法寻找萧何的后代加以重用,这是任何一个大臣都比不上的,由此可见萧何的功绩和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