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懸索橋百年探索與實踐


新書推薦:懸索橋百年探索與實踐

2014年春天,78歲的《橋樑》雜誌編委、北京建築大學教授李靖森第一次來到96歲的肖恩源老人的家中,被書房中一沓厚厚的手稿所震驚,這就是《懸索橋百年探索與實踐》一書的初稿。自此以後,李老師與肖老便為此書的編輯和出版,開始了長達兩年的溝通。由於肖老聽力障礙,兩人每次見面,都以文字的方式進行交流。李老師就手稿中的一些內容提出疑問,肖老便在紙上推算公式。常常在不知不覺中,一整天就過去了。

有的人一生會寫很多文字,著書立說無數,而有的人一生可能只出一本書,卻是畢生心血的凝聚。肖老用了長達十年的時間,蒐集了國內外各種資料,寫了這本書。而他最大的心願,就是這本書能夠出版。李老師作為這本書的主審人,通過兩年的辛勤努力,終於圓了肖老的美好心願。當他把出版後的新書帶給肖老看時,肖老像個孩子似的笑著說:“我要把它放在桌子上,天天看著!”

在李老師寫給歷史文化名城法律保護學術小組的信件中,可以窺見他對這本書的愛護之情,以及一名學術界老前輩嚴謹、紮實、求真的學術精神。


石老師:

你好!

肖老是原交通部規劃設計院的老領導,今年已101歲高齡。他從事橋樑設計、施工60多年,2000年退休後,有暇對自己感興趣的懸索橋理論不斷地深入學習、研討,收集國內外的大量有關資料,頗獲心得,有了出書的願望。在沒有幫手的情況下,以老邁之軀,手寫、手算,歷時10年完成了初稿。但畢竟老眼昏花、耳背,要進一步進行整理、定稿,已力不從心。但大設計院有大設計院的難處,從上到下任務繁忙,創收任務重;有經驗的退休人員,也積勞多病,自顧不暇,難有精力和時間與肖老溝通、伸以援手。交通出版社不得不動員在《橋樑》雜誌工作的我幫助肖老完成心願,否則花費十多年心血的書稿將束之高閣。這方面並非我的強項,但在肖總活到老學到老、日夜耕耘的拼搏精神感召下,勉為其難地承擔了此任,與肖老歷時兩年,幾乎是用筆寫溝通的方式,共同完成了定稿,終於在2016年,作為慶祝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建院60週年獻禮出版。儘管書中仍有不足和瑕疵,令編審者不安和遺憾,但肖老卻十分地欣慰。他為同行們奉獻了餘熱!

先寫到此吧!

靖森

2019.1.5

新書推薦:懸索橋百年探索與實踐

新書推薦:懸索橋百年探索與實踐

新書推薦:懸索橋百年探索與實踐

李靖森老師與肖恩源老先生為編審本書反覆討論

兩位學者為書稿的信函往來點滴

李老師當時與肖老的溝通主要是去他家筆談,有時就是發電郵給肖老的兒子,由兒子打印送去,他回覆再由兒子拍照發給李老師。這種嚴謹治學、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和研究精神,正是我們優良的“大國工匠精神”的完美體現,而老一輩學者更是不問回報、只想著將精神財富留於後人,可敬可佩。

新書推薦:懸索橋百年探索與實踐

肖老對內容提要的述評

新書推薦:懸索橋百年探索與實踐

“11月1~5日數函收悉,復如下:”

新書推薦:懸索橋百年探索與實踐

“24日電函悉,現修正說明如下……閣下看得很細緻,謝謝!……”

新書推薦:懸索橋百年探索與實踐

“8.27,29電函悉,復如下:……一錯再錯,正是老糊塗了……”

新書推薦:懸索橋百年探索與實踐

“9.9函悉,復如下:……看來問題較多,我也不滿意……”

內容提要

新書推薦:懸索橋百年探索與實踐

序言

新書推薦:懸索橋百年探索與實踐

前言

新書推薦:懸索橋百年探索與實踐

新書推薦:懸索橋百年探索與實踐

關於本書內容的說明

新書推薦:懸索橋百年探索與實踐

目錄

新書推薦:懸索橋百年探索與實踐

新書推薦:懸索橋百年探索與實踐

書摘

新書推薦:懸索橋百年探索與實踐

新書推薦:懸索橋百年探索與實踐

新書推薦:懸索橋百年探索與實踐

本書的封底

新書推薦:懸索橋百年探索與實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