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悬索桥百年探索与实践


新书推荐:悬索桥百年探索与实践

2014年春天,78岁的《桥梁》杂志编委、北京建筑大学教授李靖森第一次来到96岁的肖恩源老人的家中,被书房中一沓厚厚的手稿所震惊,这就是《悬索桥百年探索与实践》一书的初稿。自此以后,李老师与肖老便为此书的编辑和出版,开始了长达两年的沟通。由于肖老听力障碍,两人每次见面,都以文字的方式进行交流。李老师就手稿中的一些内容提出疑问,肖老便在纸上推算公式。常常在不知不觉中,一整天就过去了。

有的人一生会写很多文字,著书立说无数,而有的人一生可能只出一本书,却是毕生心血的凝聚。肖老用了长达十年的时间,搜集了国内外各种资料,写了这本书。而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这本书能够出版。李老师作为这本书的主审人,通过两年的辛勤努力,终于圆了肖老的美好心愿。当他把出版后的新书带给肖老看时,肖老像个孩子似的笑着说:“我要把它放在桌子上,天天看着!”

在李老师写给历史文化名城法律保护学术小组的信件中,可以窥见他对这本书的爱护之情,以及一名学术界老前辈严谨、扎实、求真的学术精神。


石老师:

你好!

肖老是原交通部规划设计院的老领导,今年已101岁高龄。他从事桥梁设计、施工60多年,2000年退休后,有暇对自己感兴趣的悬索桥理论不断地深入学习、研讨,收集国内外的大量有关资料,颇获心得,有了出书的愿望。在没有帮手的情况下,以老迈之躯,手写、手算,历时10年完成了初稿。但毕竟老眼昏花、耳背,要进一步进行整理、定稿,已力不从心。但大设计院有大设计院的难处,从上到下任务繁忙,创收任务重;有经验的退休人员,也积劳多病,自顾不暇,难有精力和时间与肖老沟通、伸以援手。交通出版社不得不动员在《桥梁》杂志工作的我帮助肖老完成心愿,否则花费十多年心血的书稿将束之高阁。这方面并非我的强项,但在肖总活到老学到老、日夜耕耘的拼搏精神感召下,勉为其难地承担了此任,与肖老历时两年,几乎是用笔写沟通的方式,共同完成了定稿,终于在2016年,作为庆祝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建院60周年献礼出版。尽管书中仍有不足和瑕疵,令编审者不安和遗憾,但肖老却十分地欣慰。他为同行们奉献了余热!

先写到此吧!

靖森

2019.1.5

新书推荐:悬索桥百年探索与实践

新书推荐:悬索桥百年探索与实践

新书推荐:悬索桥百年探索与实践

李靖森老师与肖恩源老先生为编审本书反复讨论

两位学者为书稿的信函往来点滴

李老师当时与肖老的沟通主要是去他家笔谈,有时就是发电邮给肖老的儿子,由儿子打印送去,他回复再由儿子拍照发给李老师。这种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研究精神,正是我们优良的“大国工匠精神”的完美体现,而老一辈学者更是不问回报、只想着将精神财富留于后人,可敬可佩。

新书推荐:悬索桥百年探索与实践

肖老对内容提要的述评

新书推荐:悬索桥百年探索与实践

“11月1~5日数函收悉,复如下:”

新书推荐:悬索桥百年探索与实践

“24日电函悉,现修正说明如下……阁下看得很细致,谢谢!……”

新书推荐:悬索桥百年探索与实践

“8.27,29电函悉,复如下:……一错再错,正是老糊涂了……”

新书推荐:悬索桥百年探索与实践

“9.9函悉,复如下:……看来问题较多,我也不满意……”

内容提要

新书推荐:悬索桥百年探索与实践

序言

新书推荐:悬索桥百年探索与实践

前言

新书推荐:悬索桥百年探索与实践

新书推荐:悬索桥百年探索与实践

关于本书内容的说明

新书推荐:悬索桥百年探索与实践

目录

新书推荐:悬索桥百年探索与实践

新书推荐:悬索桥百年探索与实践

书摘

新书推荐:悬索桥百年探索与实践

新书推荐:悬索桥百年探索与实践

新书推荐:悬索桥百年探索与实践

本书的封底

新书推荐:悬索桥百年探索与实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