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戰後勤水平如何?條例上四個字足以讓所有中國人憤怒

日本二戰後勤水平如何?條例上四個字足以讓所有中國人憤怒

眾所周知,飲食是人們最基本也是最為關鍵的生存需要,對於一支軍隊而言同樣如此,也就有了那句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不過就軍事後勤而言,可不僅僅是簡單的吃飯就夠了,由於複雜的戰場環境,像一些武器和各種醫療品都是必須的。在二戰時期,因為各國國情的差異,後勤水平也參差不齊。當然,不可置疑的美國後勤水平絕對是裡面最高的,英、德、法老牌強國也都相應的不差。而至於日本後勤水平又是如何呢?對此,有關專家回覆道,從保留的日軍侵華的條例上了解到了日本的後勤水平大致情況,不過其中的四個字令人非常的憤怒。

實際上,這四個字便是“就地解決”。想必大家都十分清楚了,這四個字說白了就是當軍隊沒有給養的話,就直接在當地搶奪。在二戰初期的時候,日本的後勤水平還是相當不錯的,雖然日本自己的國土面積小,資源相對匱乏。但是依靠臺灣、中國東北一些資源豐富的地區,還是能夠保證軍隊補給的。當時的日軍伙食,像米飯、魚、肉甚至是點心和飲料都是應有盡有。所以在二戰初期的日軍並不用太考慮後勤的問題。

日本二戰後勤水平如何?條例上四個字足以讓所有中國人憤怒

可是隨著二戰的擴大,日軍開始在東南亞也投入了大量的兵力,而後美國又對日本做出了反擊,戰爭規模更是達到了高潮。從而也引起了日軍後勤的力不從心,很多武器裝備需要維修,急救藥品也不足,至於食物上更是短缺,士兵同軍官們經常性的餓著肚子上戰場。而日軍高層很快也注意到了這一問題,他們認為武器方面後勤是最為關鍵的,而至於藥品和食品上自就沒那麼重要了,於是便下令要求日軍如果給養不夠了,就採取“就地解決”的方式。

那時候的日軍幾乎每到一個地方就會進行大肆的掠奪,而日本勢力範圍最大的地方就在中國,所以結果可想而知。據悉,在那些日軍佔領的地區內,很多農民即便是知道自己家地裡面有莊稼成熟了,也不會去收割,反而是去收集些野菜、草籽來使用。

日本二戰後勤水平如何?條例上四個字足以讓所有中國人憤怒

而至於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因為如果農民去收割莊稼的話,到時候還是會被日軍和偽軍搶奪過去,自己依舊只能吃一些野菜。所以農民們索性就不去收割莊稼了,寧願讓它們爛在地裡。既然農民連自己的莊稼都不敢收割,可見日軍是多麼的喪心病狂,而至於其他的食物更是不用說了。

日本二戰後勤水平如何?條例上四個字足以讓所有中國人憤怒

這其實還不算些什麼,更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在出現糧食極度短缺的情況下,日軍為了生存甚至會將自己的同伴殺死,通過吃掉自己的同伴來補充體力。雖然,二戰時的日軍已經是具有了一定的現代化水準,但是在後勤不足的情況下,竟然以這樣的方式來生存,簡直是堪比那些沒開化的野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