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農民的後代,我實名反對“汽車下鄉”這種割韭菜的行為!

市場上最常見的割韭菜行為有哪些?股票、期貨、P2P、區塊鏈、比特幣......數量種類之多令人眼花繚亂,防不勝防。

作為農民的後代,我實名反對“汽車下鄉”這種割韭菜的行為!

而中國汽車產業在2018年迎來28年來首次負增長之後,汽車銷售在新年之初變得更加艱難。而汽車產業作為我國支柱性產業之一,同時也是國家工業的黃金產業,政府肯定不會坐視不管。這不,“汽車下鄉”政策重啟,這次輪到國家割農民的“韭菜”了。

作為農民的後代,我實名反對“汽車下鄉”這種割韭菜的行為!

新政策的極大措施不必做過多贅述,無非是為了促進汽車消費。針對農村汽車的更新換代,國家將對農村居民報廢三輪車,購買3.5噸及以下或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給予適當補貼。說得直白一點,就是國家層面希望通過國家補貼的形式,吸引農村消費者消費,為此前瘋狂積壓的經銷商庫存買單。

作為農民的後代,我實名反對“汽車下鄉”這種割韭菜的行為!


表面上,“汽車下鄉”政策著實通過國家補貼給新買車的農村消費者給予了一定的補貼,但現實情況是,目前的農村家庭基本上都已經有車了(回鄉下過過年的都知道)。10年前的政策能有很大成效是因為彼時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汽車保有量都相對較低,尚處於第一輪普及性購車階段,而十年後的今天,我國的汽車保有量已達到一定程度上的飽和,所以,補貼政策所起到的刺激作用肯定沒有那麼大了。

作為農民的後代,我實名反對“汽車下鄉”這種割韭菜的行為!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農民的韭菜比股民更好割。儘管股民購買股票是在為上市公司承擔風險,但好歹風險與收益成正比,且可自行選擇退場時機,而農民,無法選擇。汽車造多了賣不出去,庫存積壓嚴重,就想到重啟“汽車下鄉”政策;商品房建多了賣不出去,開發商虧得血本無歸了,就實行“農轉非”政策,讓農民進城,進了城就勢必要購買住房,於是被割韭菜。

自中國出現統一的集權化政府以來,農民永遠都是處於最下層,不論政策對農村有多有好,農民收入如何提高,當城市中的某一方面出現不可避免的危局時,農村就成為了首選的兜底對象。

作為農民的後代,我實名反對“汽車下鄉”這種割韭菜的行為!


農村消費者真正需要的,不是光鮮亮麗的轎車、SUV,而是能夠在農業生產方面真正起到幫助作用的貨車、皮卡。而與之相對應的,是皮卡政策的逐步解禁。與在城市中打拼的“農二代”不同,真正的農村消費者在消費時首要考慮的就是商品的實用性。試想,轎車能滿足農民拉著一大捆秸稈去指定地點焚燒嗎?SUV能滿足農民大量的糧食運輸需求嗎?

作為農民的後代,我實名反對“汽車下鄉”這種割韭菜的行為!

作為農民的後代,我實名反對“汽車下鄉”這種割韭菜的行為!


不要扯農村消費者與日俱增的經濟收入水平和精神享樂需求,真正能達到這一條件的,哪個家裡沒臺用以進城遊玩、消費的轎車或是SUV?而那些尚未達到這一條件的農村消費者,手中有一定資金,也確實在短期內有強烈的購車需求,但硬生生地通過國家補貼的形式去刺激農村消費者購買於農業生產毫無作用的轎車,真的是對農民好嗎?

農村本就存在很強的信息滯後現象,可能75%以上的農村消費者都還不知道我國汽車產業在2018年迎來了近30年來的首次負增長,但農民不是傻子,當農村消費者有一天明白自己高高興興地通過“汽車下鄉”政策買到的愛車其實是城市中那些賣不出去的積壓庫存,成為了國家轉移產業矛盾的兜底者,你猜他們會不會新生憤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