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因“工匠精神”的浪漫,掩蓋“工匠制度”的缺失

導 讀

今天我們真正要學的,是工匠制度,用制度養成製造業的工匠習慣,再把工匠習慣昇華為工匠精神。


別因“工匠精神”的浪漫,掩蓋“工匠制度”的缺失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刻,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具體點來說,就是工匠們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享受著產品在雙手中昇華的過程。工匠們對細節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極致,對精品有著執著的堅持和追求,把品質從99%提高到99.99%,其利雖微,卻長久造福於世。

好了,說完了,這東西就這麼簡單。

不像工業4.0那麼複雜,也不像大數據那麼雲裡霧裡。而這麼簡單個概念之所以在中國會這麼火,原因很簡單,咱們沒這個東西。

關於為什麼德國人日本人有工匠精神,而我們中國人沒有,各種學者眾說紛紜,最後其實就一個結論:人家日耳曼人就是牛,民族性就是嚴謹,人家精神境界就是高。

這看起來好像說得通,但是仔細研究一下歷史,發現有點問題,東德也是日耳曼人啊!東德經濟崩潰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產品質量差,失去了社會主義陣營的市場後,經受不住西方的競爭。難道這日耳曼人的工匠精神難道還是按村東頭村西頭分的嗎?

別因“工匠精神”的浪漫,掩蓋“工匠制度”的缺失


所以我覺得這事邏輯上不通,你要說是什麼神奇的高新技術,咱們腦子笨,缺心眼,研發不出來也就算了。可是“工匠精神”,就這麼一句話的事,咱們怎麼就能做不到呢?

其實在過去的三十年裡,我們並不是做不到,而是不能這麼做。

因為我們面臨著三個非常獨特的現實狀況。

第一個,就是中國跑得實在太快了。

我的老師說他年輕的時候,一個同學家裡因為是幹部,從德國弄到了一臺冰箱。他去做客,對著那個冰箱愣了半個小時,心想這輩子要是能有一臺冰箱,此生無憾了。而今天,如果你再因為自己家裡有臺冰箱就去炫耀,恐怕我們都要去精神病院看你了。

這是過去的這三十多年來,中國急速奔跑的一個縮影。短短三十年中,我們有106家企業從零開始,擠進了世界500強,我們從供應短缺到產能過剩,我們眼看著自己從吃糠咽菜到健身減肥,這個速度和規模,難以想象。

對於這樣一個飛奔的巨人,他怎麼可能精益求精,一絲不苟呢?就像博爾特跑出9秒58世界紀錄的同時,你還想讓他保持姿勢的優雅,再認真欣賞下沿途的風景,這是不可能的。

別因“工匠精神”的浪漫,掩蓋“工匠制度”的缺失


所以我們雖然沒有形成工匠精神,但是我們的中國製造思維裡,卻把另一樣東西做到了極致,那就是

“速度為王”

我2010年時參觀了北京的一家機械公司,這家公司的總經理跟我說,他們原本是給意大利品牌代工的,08年金融危機,客戶資金緊張,於是他們順勢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品質略低,但是價格只有意大利公司的三分之一。短短一年時間,他們就把這家意大利公司在中國市場全線沖垮,而到了2009年,這家意大利公司撤銷了在中國的辦事處,而他們正在繼續去海外攻城略地,把這家意大利公司從印度市場驅逐出去。

一個領跑者,精耕細作是維持優勢的必須,但是作為一個追趕者,要忽略其他細節因素,先通過急速擴張佔領市場,這個時候,在你前面的領跑者,因為組織規模過大,而市場份額急速縮小,頭重腳輕,就很可能被你淘汰掉。

“速度為王”,這是中國作為一個後發現代化國家,在世界製造業歷史上最偉大的一次實踐,這也是“中國製造思維”中的精華。

第二個,是中國的機會太多了。

因為這三十多年的急速奔跑,中國出現了一個非常獨特的現象,就是新舊兩個時代的並存。我們這一代人是註定要被歷史銘記的,因為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處在新舊時代交換的地平線上,既能看到新時代的朝陽,也能感受舊時代的黃昏。

就如同辛亥革命後,這個社會既有長袍馬褂留著辮子的老古板,也有西裝革履梳著分頭的新青年,這兩種人分屬於兩個完全不同文化,享有著兩種完全不同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但是對不起,他們生活在同一個時代裡。

80年代你剛賣兩天小商品發了財,90年代股票就起來了,你剛玩上股票,00年代房地產又暴漲了,你房子還沒捂熱乎,10年互聯網又來了,電風扇、鋼鐵、汽車、飛機、電腦、手機、大數據、雲計算、工業4.0、人工智能……

這樣一個三十年就從工業1.0飛奔入工業4.0的大時代裡,永遠有新的更有價值的社會分工不斷出現,而人的協作卻跟不上技術的發展,制度漏洞太多,套利機會也太多,所以過去的中國是一個冒險家的樂園,而不是一個工匠的田園。

社會的機會很多的時候,大家自然是追逐新機會,不可能把時間浪費在一件產出低又可能隨時被替代的事情上。如果你看了《古惑仔》後心血來潮,非要跟自己較勁,耐住寂寞,十年磨一把絕世好刀,寶刀出鞘準備縱橫江湖時,發現大家早跑到樂視網看《太子妃升職記》去了,逗比賣萌成為了社會主流,誰還跟你舞刀弄劍啊。

這就是過去的中國,當更好的新機會不斷出現的時候,你固執的守在自己那個世界裡精益求精,這不是精神,這是愚蠢。

第三個,就是中國的企業家普遍沒有安全感。

中國的市場從封閉到逐步開放的過程中,一部分市場和價格充分競爭,另一部分市場和價格還處於壟斷,這個巨大的斷層形成了一個歷史性的制度套利機會。而中國的老一代企業家的崛起,普遍依賴於這種制度套利,想套利,就需要關係,有了關係,就需要打點關係。這些人多多少少都有點原罪的,說不定哪天因為哪個官員的事就被清算了。

如果你一隻腳在監獄裡,一隻腳在國外,那你自然是想撈一把就走。工匠精神,“嚴謹”、“堅持”、“耐心”這些東西,都是需要時間的,需要一個長期確定性的未來的,如果你連自己的明天在哪都不知道,哪有心思研究這些東西。

另外,即便不被清算,關係也是有時效的,一朝天子一朝臣,你跟設備部長關係好,可是這個部長可能只幹三年,所以你三年內必須趕緊賺錢,過期作廢。這樣誰還有心思去精益求精呢,等你三年後求精結束,部長換了,他只用他關係好的供應商,你再精,連供應商清單都進不去,有什麼用呢。

別因“工匠精神”的浪漫,掩蓋“工匠制度”的缺失


因為這三個原因的疊加,過去三十年的中國,不是很可惜沒有工匠精神,而是當時根本就不該有什麼工匠精神。

至於很多人說的,沒有工匠精神是因為我們處於產業鏈的低端,利潤低,所以不能把質量做好,我完全不能苟同。

價格從來不是理由。

中國製造業裡沒有的工匠精神,在互聯網行業中卻非常普遍。中國的互聯網產品經理對於產品的極致追求,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每一個鍵每一個位置都要經過十幾版甚至幾十版的迭代,甚至連美國互聯網界都不得不承認中國互聯網產品的用戶體驗,並不遜於他們。

但是你注意,這些互聯網產品可都是免費的!所以精益求精這件事本身,跟價格和利潤並沒有正相關的關係,它是由競爭的標準決定的。開放的互聯網行業裡,用戶用腳投票,你體驗不好就沒人用。而封閉的製造業裡,評標專家們靠關係投票,你體驗好不好根本不重要。

產業鏈的位置更不是理由。

我曾經看到一份報道,採訪一個給人代工生產童車的老闆。

記者問:為什麼你貼別人的牌子,價格又不便宜,你還能有這麼大的銷量?

老闆說:他們要的東西,只有我有啊。

記者問:為什麼牛哄哄的沃爾瑪也讓你說了算?一塊蛋糕,由你主刀來切?

老闆說:他們的問題,只有我有能力解決啊。

記者問:為什麼只有你有,只有你能解決?

老闆說:因為我關注消費者需求啊,因為我努力理解消費者啊。

“比如那張床,我知道消費者捨不得扔掉孩子才睡了一年的嬰兒床,希望能用得更久;比如那個搖馬,我知道消費者不願意嬰兒車推出去是個物件,擱家裡是個累贅;比如那個變形金剛般的童車,我知道消費者有時候懷裡抱著寶寶,只騰得出一隻手。”

別因“工匠精神”的浪漫,掩蓋“工匠制度”的缺失


明白了嗎,微笑曲線從來都是個偽命題,代工貼牌並不是天然就比品牌科技低級,真正低級的是你因為自己是代工就從來不動腦子。在價值鏈條上,“設計”、“品牌”和“科技”可以稱王,“製造”、“集成”甚至“物流”未必就不能稱霸。真正能夠佔據價值鏈主導權的,一定是那個最終能為整個價值鏈創造增值的環節,和你價值鏈上的位置從來就沒有關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所以工匠精神這個東西,是有背景的,在不同的時期你的需要也不同。比如說在企業早期的時候,你要快速地去了解用戶、瞭解市場,這時候你如果不瞭解你的方向,你拼命地去弄工匠精神,可能鐵杵磨成針,然後發現這個針根本沒人用。而當企業大到一定的時候,如果你繼續瘋狂地生長,缺乏工匠精神,可能最後變成了快就是慢、慢就是快了。

中國現在的規模是足夠大了,發展速度也降下來了,是該開始追求工匠精神了。

但是你會發現,這個事挺難的,因為我們始終是一個對上負責的組織結構。

一個小姑娘,早上出門前可能用一個小時的時間給自己化妝,精雕細刻,但是到了公司處理工作時卻會敷衍了事。同樣一個人,有時有工匠精神,有時就沒有,因為臉是她自己的,而工作是老闆的。

“工匠精神”為什麼不叫“工人精神”?因為工匠是獨立人格,對自己的產品負責,同時享受精益求精的成果,所以他重視細節。而工人是對領導負責,他只關心領導關心的事。而領導恰恰是最不可能關心細節的人,職位使然,管的人和事太多,他必須更關心方向。你只對領導負責,不關心實際,只揣測聖意,必然會形成浮躁、短視、投機,這是制度使然,無關人品。

漢朝時,我們的人才選拔制度叫“舉孝廉”,可是“孝廉”這東西不好判斷,所以最終的結果就是,誰家總是當官的,誰就孝廉,所以有那個四世三公的袁紹,這就變成了世襲。

“工匠精神”的道理是一樣的,它之所以沒辦法實現,因為它是“德”,而不是“才”。“德”這個東西,只能主觀理解,卻不能客觀判斷,你以“德”為標準,而不是“才”為標準,最終的結果一定是,誰跟媒體關係好,誰跟地方政府關係好,誰就有工匠精神。

僅靠道德感化和形象宣傳,無異於“在宇宙中心呼喚愛”,形式大於實際。而德國和日本這種工匠國家,我們與其說他們有工匠精神,倒不如說是一種工匠習慣。這個習慣,是由一整套高品質高標準的工匠制度,和對違規者的嚴厲懲罰構成的。這就是為什麼當年僅一牆之隔,西德以高品質聞名於世,而東德卻乏善可陳,以主觀的“德”為社會標準,人治大於法治,立法不嚴,選擇性執法,建立不起工匠制度,就沒有工匠習慣,更不可能有工匠精神。

今天我們真正要學的,是工匠制度,用制度養成製造業的工匠習慣,再把工匠習慣昇華為工匠精神。

制度——習慣——精神,這是中國製造文藝復興所的必經之路,而這條路不能靠儒家,必須要靠法家。

別用“工匠精神”的浪漫,掩蓋“工匠制度”的缺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