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五胡亂華”,那一場漢民族深重的災難

提到唐朝所有人都知道那是一個漢民族鼎盛、經濟政治文化達到前所未有高峰的時代,現在我們提的實現中華名族的偉大復興,其實都是以恢復唐朝時期的鼎盛為目標的。可在唐朝之前確實中華名字歷史上最黑暗的將近300年戰亂,這期間又以“五胡亂華”最有代表性。一般這段歷史熟悉的人比較少,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所謂的“五胡亂華”,剖析歷史,還世界本真。

淺談“五胡亂華”,那一場漢民族深重的災難

五胡亂華

先說說什麼是“五胡亂華”,其實“五胡亂華”指在西晉時期塞外眾多遊牧民族趁西晉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陸續建立數個非漢族政權,形成與南方漢人政權對峙的時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但事實上五胡是西晉末各亂華胡人的代表,數目遠非五個。今天來看只有羌族還存在,其餘四個已經消亡了。

淺談“五胡亂華”,那一場漢民族深重的災難

五胡亂華簡圖

然後再說說“五胡亂華”的經過,東漢末年王室衰敗,天下各地起兵謀反,經歷了長時間的混戰,形成了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局面。幾十年後又被晉國取代,到了西晉時期,出現了歷史上著名的八王內亂,在經歷過長時間的朝代更迭,生活在最底層的百姓食不果腹,男壯丁都死在了戰場上,沒有勞動力來搞生產,致使西晉國力極度衰落。這時候北方的少數民族看準了時機,紛紛開始了入侵西晉國土。由此導致了“五胡亂華”局面的出現。

淺談“五胡亂華”,那一場漢民族深重的災難

形勢圖

五胡亂華是首先是由氐族及匈奴族揭開序幕。304年冬天,氐族領袖李雄佔成都,自稱“成都王”,史稱成漢。匈奴貴族劉淵起兵於離石,史稱前趙,是五胡建國的開始。310年,晉懷帝永嘉四年,劉淵死,其子劉聰殺太子劉和即位。311年(永嘉五年)四月,劉聰部下石勒,殲晉軍十多萬人於苦縣寧平城,並俘殺太尉王衍等人。劉聰又遣大將呼延晏率兵攻洛陽,屢敗晉軍,前後殲滅三萬餘人。六月呼延晏到達洛陽,劉曜等人帶兵前來會合,攻破洛陽,縱容部下搶掠,俘虜晉懷帝,殺太子、宗室、官員及士兵百姓三萬多人,並大肆發掘陵墓、焚燬宮殿,史稱“永嘉之禍”或“永嘉之亂”等。313年,劉聰毒死了晉懷帝。懷帝侄司馬業(或作司馬鄴),在長安登基,是為晉愍帝。316年前趙劉曜攻長安,俘虜晉愍帝。317年晉愍帝被殺,士族王導、王敦等,扶植晉朝遠房宗室司馬睿,在建康登基,是為晉元帝。歷時五十一年的西晉滅亡,東晉開始。

淺談“五胡亂華”,那一場漢民族深重的災難

直到581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589年滅陳朝,方使中國結束了300年的動亂和分治。這一時期,對於漢人來說就是一場災難,是一個碩大的天災人禍。胡人紛紛來到中原,屠殺手無寸鐵的漢人,看見男人就殺,看見女人就俘虜,由於這些少數民族在入侵過程中都沒有隨軍攜帶軍糧,於是就將這些被俘的女子充當軍糧,開啟了將人當成軍糧的惡習。使得我們的母親河黃河被鮮血染滿,使得漢人,一聽到胡人,就兩股戰戰,十分恐怖。據記載,短短几十年的時間,使北方的漢人從2400百萬到了400萬,這是多麼可怕!

由此可見,生活在“五胡亂華”期間的人是多麼可悲呀!所以我們應該慶幸活在太平盛世,能夠吃得飽穿得暖,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你們說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