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沈聊戲:妙趣橫生話戲名

老沈聊戲:妙趣橫生話戲名

傳統戲的戲名是有講究的,同時戲名裡也趣聞無窮。

傳統戲戲名講究直白,直來直去,不打埋伏不繞彎,如《四郎探母》《武松打虎》《霸王別姬》。《周仁獻嫂》是出小生戲,原名叫《鴛鴦淚》,有意境但悲歡離合的戲都可用,不如現在的名字直白準確。再有就是省略主語、突出動賓。如《戰馬超》《拿高登》《打金枝》《鍘判官》《盜御馬》《除三害》《釣金龜》《拾玉鐲》。還有的加上數量詞,更加醒目,如《三打祝家莊》《三盜九龍杯》。以故事發生地點為戲名也不少,如《長坂坡》《惡虎村》《法門寺》《嘉興府》《雁門關》《御碑亭》。

傳統戲還有一類四個字的戲名很特別,如《打漁殺家》,“打漁”說的是肖恩父女在河上捕魚為生被逼繳納魚稅,“殺家”說的是他們不堪財主葛員外欺辱憤而殺了他全家。類似的還有《失印救火》《審頭刺湯》《坐寨盜馬》《打侄上墳》《遇後龍袍》等,這些都是前兩個字是一段戲,後兩字是另外一段戲,而把四個字放在一起就有點費解了。最有意思的是《問樵鬧府 打棍出箱》,講的是書生範仲禹,在山中向老樵夫詢問妻子下落(問樵),聞知被老太師葛登雲掄去,範驚憂而瘋癲,徑至葛府索妻(鬧府)。葛登雲假意款待將其灌醉,並亂棍打死(打棍),裝入箱中,拋棄郊外。此時範已中狀元,報錄人四處尋找,見到葛府木箱,而範突然復活,跳出箱來(出箱),戲弄報錄人一番而去。這個荒誕故事形成了以上8個字的戲名,不瞭解劇情簡直叫人莫名其妙。這出戏也叫《瓊林宴》,是伶界大王譚鑫培的拿手好戲。

還有的是把三折戲戲名的頭一個字挑出來連綴成一個戲名,如《群借華》(群英會 借東風 華容道),《失空斬》(失街亭 空城計 斬馬謖),《大探二》(大保國 探皇陵 二進宮)等。這種縮寫式戲名叫外行摸不著頭腦。

還有幾齣戲的戲名值得一提,《春秋配》描寫姜秋蓮和李春發的愛情故事,用兩人名字中春秋兩字搭配,既貼切又浪漫,是個好戲名。《起解》一般指《蘇三起解》又稱《女起解》;有女就有男,《男起解》,講秦瓊發配的故事,又叫《三家店》,“將身兒來至在……”那段唱流傳很廣。《文昭關》是說伍子胥被困昭關,自艾自怨;有文就有武,《武昭關》,講伍子胥護送太子建妻子馬昭儀的故事。

解放後有一出頗受歡迎的猴戲《鬧天宮》,這是從舊本《安天會》改編過來,改變了孫悟空被天兵天將制服的結局,而突出了他反抗天庭的叛逆精神。這兩個戲名所反映的不同政治傾向是一目瞭然的。

傳統戲戲名還有一大特點,就是有吸引觀眾的廣告功能。過去劇團貼演《四郎探母》或者《法門寺》時,往往用《四郎探母代回令》(或《探母回令》)、《法門寺代大審》,以便告知不是單折而是全本。當然其中的“代”字乃“帶”字之誤,久而久之也就習以為常了。

到了過年過節,演出的劇目名稱也要更改以示吉祥。如《黃金臺》改為《黃金滿臺》,《連升店》改為《連升三級》,《甘露寺》改為《龍鳳呈祥》,《御碑亭》改為《御碑亭 金榜樂 大團圓》。

老沈聊戲:妙趣橫生話戲名

有些武戲,為了表示武打火爆熱鬧,刊登廣告時便在戲名前加個大字,如《大四傑村》《大溪皇莊》《大八蜡廟》等。

一戲多名也是常有的。“南麒北馬”都演《宋士傑》,麒麟童(周信芳過去的藝名)的《宋士傑》曾拍成電影,馬連良貼演此戲時一直用《四進士》。《伍子胥》是楊寶森的拿手戲,“文昭關”的唱無人能比,譚富英也唱這出戏,但不演“文昭關”一折,從“浣紗計”起,“魚藏劍”“別母”直到“刺王僚”後面加上“打五將”,戲名則為《鼎盛春秋》。

據說,上海觀眾過去有個習慣,認為戲名響亮的才是好戲,值得買票觀看,因此北京去的劇團儘量要用上海方言響亮的戲名,如《豔陽樓》要用《拿高登》,《奇雙會》要用《販馬記》,《陽平關》要用《十三功》等。

傳統戲的戲名真是五花八門,記得過去聽過一段相聲,能把帶數字的戲名從一到十五報出來,大概是:《一匹布》、《二進宮》、《三岔口》、《四進士》、《五花洞》、《六月雪》、《七星燈》、《八大錘》、《九更天》、《十道本》、《十一郎》、《十二寡婦徵西》、《十三妹》、《十五貫》。其中十四是什麼,想不起來了。

四大名旦精彩的劇目很多,戲名當然也是五彩紛呈。當時報界就從他們拿手戲的戲名中歸納了“四紅”,“四劍“和”四妃”。"四紅"是梅蘭芳的《紅線盜盒》、程硯秋的《紅拂傳》、尚小云的《盜紅綃》、荀慧生的《紅娘》;"四劍"是梅蘭芳的《一口劍》(《宇宙峰》)、程硯秋的《青霜劍》,尚小云的《峨眉劍》和荀慧生的《鴛鴦劍》(《紅樓二尤》);"四妃"是梅蘭芳的《楊貴妃》(《太真外傳》)、程硯秋的《梅妃》、尚小云的《漢明妃》和荀慧生的《斬戚姬》(《魚藻宮》)。

老沈聊戲:妙趣橫生話戲名

大劇作家翁偶虹先生40年代曾組織過一次“十二生肖”演出,也就是把戲名帶有十二生肖的戲組成了一臺晚會,好不熱鬧。這十二個摺子戲是《訪鼠測字》《小放牛》《武松打虎》《白兔記》《拿飛龍》《青蛇盜庫》《敬德洗馬》(即《御果園》)《蘇武牧羊》《白猿盜盒》《買雄雞》(即《拾玉鐲》)《殺狗勸妻》《豬八戒盜魂鈴》,這場大合作戲羅致了李盛藻、葉盛蘭、言慧珠、孫毓堃、王金璐等多位名家加盟,盛況空前,一時傳為佳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