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沈聊戲:春節漫話封箱戲

老沈聊戲:春節漫話封箱戲

今年春節在即,不由想到過去梨園界的“封箱戲”之說。

封箱指的是舊時戲班在年終時停演休息。戲曲演員終年辛勞,僅在農曆歲末才得以停演數日,稍事休息。休息前將衣箱及其他演出用具摒擋就緒,有的裝入箱中,有的苫布遮擋,並貼上“封箱大吉”的封條,至來年“開臺”以前,不得再開箱。一般封箱都是過臘八兒以後,臨近除夕時。封箱要上四個靈官,跳完之後給祖師燒香行禮,而後給戲箱貼上“封籍大佔”的封條。

在封箱之前,戲班還要再演當年的最後一場戲,俗稱封箱戲。演員各演拿手戲一折,最後合演反串戲。封箱戲大都邀請他班演員助興演出,劇目務求詼諧、紅火,以便招徠觀眾。“封箱戲”有兩重意義,一是年終停演休息,把盛放服裝、道具、樂器等的箱子封起來不動,也不上臺活動;二是窮苦出身的名角們,重親情、講義氣,相互主動搭臺補戲“義演”,然後將全部收入捐給沒名沒錢的同行,接濟他們因停演造成的生活困難。

春節過後要“開箱”,也叫開臺,首場演出以前要舉行隆重的典禮。先鄭重地啟封開箱,換貼“開鑼大吉”、“新喜大發”等吉慶語。正式開演前,先“跳靈官”,再“跳加官”。跳畢,開演正戲。劇目均為吉祥戲,如《金榜樂》、《搖錢樹》、《黃金臺》、《鴻鸞禧》、《龍鳳呈祥》等。

有回憶錄記載了1944年天津舉辦的一場封箱戲,內容翔實生動,不妨摘錄如下。

1944年的舊曆年前,天津南市幾家園子獻藝的京津曲藝名角,籌辦了搭桌封箱戲,反串京劇《法門寺》。角色分配是:相聲名家郭榮啟的趙廉、梅花鼓王金萬昌演劉瑾;賈桂,由相聲名家馬三立飾演;傅朋,由京韻名角小映霞扮演;太后是單絃名流石慧儒的;劉媒婆、劉彪,分別由京韻名流於蘭鳳和相聲名家朱相臣扮演;宋巧姣,由唐山大鼓名角魏喜奎扮演;孫玉姣,由京韻名流孫書筠演。

角色派定之後,大家心氣兒都挺高,唯獨金萬昌搖頭:“你們都知道我唱京戲不成,讓我唱大花臉,這不是拿我開心嗎?”郭榮啟隨機應變出了個主意:“金大爺,您別急!這回咱們八仙過海,各顯其能,願意唱‘西皮’‘二黃’的,就唱‘西皮’‘二黃’。不願意唱的,自由發揮。您的梅花大鼓是本工,您就給來幾句梅花大鼓。”

扮演宋巧姣的魏喜奎臨上場時不免緊張:“天津觀眾口味最高,我的唱不比榮啟大哥少,我要是在京劇裡唱唐山大鼓,觀眾能答應嗎?非挨一茶碗不可!”馬上要上場了,她小聲對弦師、她的哥哥魏寶華說:“我先唱幾句京戲,你要聽著不是味兒,趕緊給我暗號,後邊那個大段兒,我就唱唐山大鼓!”宋巧姣頭一個開唱,上場就有四句[西皮散板],連魏喜奎自己都覺著不像京戲的味兒。臺下沒有叫好兒的,倒有笑聲和議論聲。魏寶華衝她做了個手勢,讓她改唱唐山大鼓。這時候賈桂說道:“有什麼冤枉朝上訴,別害怕,都有咱家我哪!”扮賈桂的馬三立把“別害怕”三字說得聲音挺大,後頭還找補一句:“該唱什麼只管唱你的,有漏子,我給你頂著!”這可給了魏喜奎勇氣,她一聲叫板,樂隊伴奏起了唐山大鼓的過門。沒想到,臺下反而安靜下來。魏喜奎把頭一句[西皮搖板]“宋巧姣跪至在大佛寶殿”乍著膽子用唐山大鼓唱,沒想到這一句還沒落音,臺底下就響起“滿堂好”。這下魏喜奎心裡踏實了許多,把整個一大段全用唐山大鼓唱了下來。臺下熱烈非常,有位聽眾扯著嗓門用天津話高喊:“這麼唱就算對啦!要聽京腔大戲,就不聽你們啦!”

魏喜奎之後,郭榮啟的郿塢縣趙廉,仍然唱京劇,他是說相聲的,他的京戲唱得有滋有味兒,也得到熱烈喝彩。金萬昌跟魏喜奎一樣,他那“好一個膽大的郿塢知縣,孫家莊人命案審問倒顛,限三天將人犯一齊帶見,少一名將人頭懸掛高竿”四句,全唱的是梅花大鼓,末了在“高竿”的“竿”字上還來了一個大甩腔兒。臺底下炸了窩,喊好聲不絕於耳。有觀眾大聲喊:“好哇——,劉瑾唱上梅花大鼓啦,真哏呀!”臺下這麼一叫好,後邊於蘭鳳的劉媒婆也唱上京韻大鼓了。這出戏裡,太后本來沒有唱,石慧儒也現編了一段,是按岔曲唱的。那天的戲,聽眾全是聽曲藝的熟主顧,抱著好奇的心情來,所以連那幾位扮太監、衙役的弦師都得了無數的好兒。這出大反串《法門寺》可就唱紅了!

老沈聊戲:春節漫話封箱戲

解放後,封箱戲沒有了,但這個藝術形式還存在,改為除夕聯歡會或迎春晚會。最有名的就是1961年2月北京京劇團舉行的那場內部除夕聯歡晚會了。那天大軸是《大八蜡廟》,由團裡主要演員“大反串”。五大頭牌馬連良的武淨費德功、譚富英的武丑朱光祖、張君秋的花臉金大力、裘盛戎的彩旦小張媽、趙燕俠的武生黃天霸。此外,馬富祿演施世倫、李多奎演秦義成、李世濟演賀仁杰、小王玉蓉演褚彪等。雖然是反串又是內部聯歡,但是大家都像正式演出那樣認真一絲不苟。這場別開生面的演出,在劇壇內外引起了極大轟動。

1990年春節期間,首都舞臺上呈現了兩臺“迎春聯誼大反串”,一臺是《八蜡廟》,另一臺是《長坂坡漢津口》。兩臺戲陣容如下:

《八蜡廟》是孫嶽的費德功、趙葆秀的秦義成、楊燕毅的小姐、李卜春的張桂蘭、宋丹菊關靜蘭的黃天霸、楊榮環的金大力、吳素秋的賀仁杰、李韻秋的朱光祖、劉秀榮的褚彪、吳紀敏的關泰、羅長德的施世倫、夏韻龍的張媽。

《長坂坡漢津口》是劉秀榮的趙雲、孫嶽的曹操、李韻秋的劉備、張春孝的張飛、羅長德的糜夫人、關靜蘭的文聘、蔣熙春的曹洪、趙安敏的張遼、李冬梅的夏侯惇、徐佩玲的許褚、張麗雯的李典、劉山麗的張郃、王晶的樂進、劉慶先的甘夫人、田慶新的馬童、王春燕的夏侯傑。廣告上特別醒目標明,關羽一角特邀天津著名錶演藝術家楊榮環擔綱。這兩個戲的陣容在當時來看也是一時之選,難以再現了。

老沈聊戲:春節漫話封箱戲

1998年中國京劇院青年團在人民劇場也舉辦了一次“迎春大反串”《法門寺》和《八蜡廟》。《法門寺》張建國的賈桂、袁慧琴的趙廉、宋小川的宋巧嬌、李文林的劉瑾、黃炳強的劉公道等,《八蜡廟》張火丁的黃天霸、鄧敏的費德功、徐暢的褚彪、馬帥的金大力、張連祥的張媽、董志華的張桂蘭等。

中國戲校2002首屆研究生班曾大反串《八蜡廟》,也值得一記:史依弘的褚彪、朱強的金大力、李軍的張桂蘭、張克的朱光祖、袁慧琴的黃天霸、楊赤的小姐、杜鵬的費德功、李宏圖的秦義成、石曉亮的施大人、趙永墩的費興、董德光的小張媽。看看,這些可都是當前的“大腕”啊! 記得杜鵬的費德功手執碩大的摺扇登場,展開時用力過猛,竟把扇面給撕斷了。

到了2006年,CCTV空中劇院開闢了《封箱戲-戲迷家庭》,雖然這和老年間的封箱戲不是一個概念,但是同樣給廣大戲迷增添了春節的歡樂氣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