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強不息 以殘助殘--蘭州好人楊東明

自强不息 以残助残--兰州好人杨东明

楊東明創作繪畫作品

楊東明,男,1986年出生,漢族,甘肅省通渭縣人,肢體二級殘疾。榮獲甘肅省十大優秀殘疾人、全省自強模範等榮譽稱號。

十多年前意外遭遇不幸

十多年前,正是14歲懵懂少年的楊東明在放學回家途中遇到了改變自己一生的不幸,掉入24米深的建築工地井樁,密密麻麻的鋼筋戳傷了他,使他從胸部以下永遠的失去了知覺,成為了一位高位截癱的殘疾人,每天生活在膿血的包圍中,受盡了痛苦折磨的小東明坐著輪椅,跟隨父親四處求醫……多年來,他先後在蘭州、北京等地一邊做康復治療,一邊潛心學習書畫。

自强不息 以残助残--兰州好人杨东明

楊東明為殘疾人上繪畫課

受名家指導走進藝術殿堂

2005年5月,在北京治療期間,他經常到琉璃廠街頭以賣畫來補給醫療費用。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他的作品被中華文化學院執行院院長徐湛教授發現,經他現場作畫,徐院長肯定了他的才藝,並認為楊東明有繪畫的天賦和培養的潛力,就當場決定破格錄取為2005級中國花鳥畫研修院新生。至此,楊東明正真的走進了正統學習中國畫的殿堂,更是經常能夠接受到首都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書法家歐陽中石和畫家王明明等一些書畫界名家的親身教導。短短几年內,楊東明以頑強的意志,獲得了中國花鳥畫研修院、中國藝術研究院和中國美術創作院研究生學位。2007年成為甘肅省美協會員。

創建殘疾人文化服務平臺

楊東明沒有辜負和忘記那些幫助過他的組織及個人,而是將繪畫藝術方面所學的知識和取得的成就,極力奉獻給祖國、社會和人民。2009年,楊東明在武漢探索性地創辦了小型規模的殘疾人書畫技能免費培訓學校,當時稱為“東明藝術培訓學校”,進行免費講學和公益講座,並被武漢大學等院校聘為美術講師。2012年在蘭州創立“覺知藝術培訓學校”,在省殘聯的支持和指導下為殘疾人免費教學,開始走上了為殘疾人提供公益服務的正規模式。在經歷一年的實踐、探索後,2013年在省殘聯和省民政廳的指導下,註冊成立了“甘肅心翼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專為殘疾人提供書畫技能培訓、就業支持、宣傳倡導扶殘助殘等公益服務。2013年7月,中心舉辦了殘疾人字畫裝裱技術講座,支持服務殘疾人學習裝裱技術。現已培訓殘疾人近200人,已有28人就業,8人自主創業。2014年,在“第五屆全省殘疾人書法、繪畫、攝影大賽中” ,其創辦的甘肅心翼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心翼畫院學員周清河、郭維、李鵬鵬分別榮獲二等獎,李玲玲、許立慧、田志強、王靜分別獲得三等獎。

自强不息 以残助残--兰州好人杨东明

2014年8月楊東明創立了甘肅翰寶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並且和淘寶網、臺灣傳播者、李嘉誠基金會等取得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以翰寶軒專業的電子商務平臺推動甘肅省殘障人士藝術品進入全球市場,讓更多的知名人士認知、認同、認可殘疾人的書畫作品,逐步開拓了殘疾學員書畫作品的國內外市場。

感恩社會 獻身公益

2008年汶川地震後,楊東明一次性捐贈16幅作品,籌資3萬餘元支援災區;2011年9月在蘭州開展“以殘助殘公益畫展”,捐贈價值8萬元的100幅作品,所獲資金全部用於資助智力殘疾人就學、日常照料和康復訓練等。2013年6月29日,在省殘聯、省民間組織管理局的指導下,由甘肅心翼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省藝術館等單位聯合舉辦的“心靈之翼·讓夢飛翔——2013甘肅省以殘助殘公益畫展”展出27名學員的160餘幅作品,得到了政府有關單位及社會各界廣泛好評和支持。近年來,楊東明著力創建殘疾人文化產業服務平臺,將以更加有力的行動和作為回報社會、幫助和服務更多殘疾人走向成才之路,實現人生價值和自己的夢想。

自强不息 以残助残--兰州好人杨东明

甘肅心翼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成立

獲得榮譽

2007年4月,楊東明被中共通渭縣委授予“通渭縣十大傑出青年”稱號人們稱他為——輪椅上的書畫新星。同年10月被中共通渭縣委、通渭縣人民政府授予“通渭縣十大傑出殘疾人”稱號人們稱他為—通渭的“保爾”。

2012年被評選為“甘肅省十大優秀殘疾人”。

2013年8月,被中國殘聯、李嘉誠基金會授予“全國創業明星”榮譽稱號;同年12月,被中共蘭州市委宣傳部、蘭州市文明辦授予“蘭州好人”榮譽稱號。

2014年10月,被甘肅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自強模範”。

2015年1月,甘肅心翼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心之翼殘障人士工藝美術技能培訓項目”榮獲第三屆“中國社會創新獎”。同年2月,在第二屆“志願者關愛行動”及“尋找甘肅最美志願者”大型公益活動中,被評為甘肅省“2014年度優秀志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