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媒傳播」新春走基層,“四力”強在哪兒

「网媒传播」新春走基层,“四力”强在哪儿

「网媒传播」新春走基层,“四力”强在哪儿

春節期間,各地媒體記者紛紛加入到了“新春走基層”的隊伍中。他們都去了哪裡?如何帶回一個個鮮活報道?又是如何踐行“四力”的?

「网媒传播」新春走基层,“四力”强在哪儿

“沒有去不到的地方”

腳力踏遍基層現場

海拔5200米,負重20多公斤,踏著半米厚的積雪,深一腳淺一腳,這支正在雪山之間巡邏的隊伍,就是玉麥哨點的邊防官兵。因為山高路滑,誰走在最前面探路,身上就要繫上一根安全繩,以免發生意外。這是來自央視的電視新聞《雪域高原的別樣婚禮:你在哪裡便是值得》開篇部分。央視記者一行跟隨邊防官兵一同上山巡邏,記錄這個邊防哨所中即將發生的特別故事——指導員張錦源的婚禮。

張錦源的妻子王梅來自2000多公里外的重慶,記者兵分兩路,也記錄到了王梅一路的顛簸:從拉薩到山南,再從山南到玉麥,要花上兩天的時間。中途,還要在車上顛簸20多個小時。吸著氧,一路上走走停停……我們雖然只能在畫面中看到主人公的身影,但無論是高寒的雪山,還是顛簸的團圓路,此行的記者們無不留下了自己的足跡。走在連日夜堅守的官兵都要格外小心的路上,身兼拍攝任務的記者們此行談何容易!要往基層去,到基層才能更貼近群眾;要走到現場,走到現場心裡才有感動。該報道挖掘到如此感人的故事,正是記者們在基層這個課堂中,查實情、動真情的成果。

“直擊雲南邊境大掃雷”中多位央視記者近距離感受緊張的排雷現場;央視記者楊理天見證“深海勇士”號挑戰魔鬼西風帶;新華社記者王玉山、吳登峰在海軍某登陸艦支隊體驗氣墊艇訓練……記者們用腳力踏遍了祖國各地,來記錄新中國成立70年的偉大變遷。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記者林舟說,很多的場景和故事如果沒有來到一線,是很難想象出來的。

「网媒传播」新春走基层,“四力”强在哪儿

“春運新聞不再老套”

眼力找尋時代看點

當春運又一次來臨,我們發現身邊湧現的新聞“鮮味十足”。《光明日報》一篇《新科技改變春運》讓人們看到了浙江杭州火車東站內十足的科技感。站內“靈靈”5G機器人為旅客提供票務信息、和旅客互動寫賀卡,一個個生動的場景被記者敏銳地捕捉下來,形成了有趣的春運見聞。除此之外,“刷臉”進站、“聰明廁所”等新科技也沒有逃過記者的雙眼,憑藉好眼力,此篇春運報道生動精彩。

《中國青年報》記者則在春運路上發現了一個“車廂集市”,一篇《小慢車“車廂集市”扶貧忙》生動展現了在漢中片區鐵路職工通勤車8361/2次列車,為老鄉自產自銷搭建平臺而增設“集市車廂”的故事。發現這一題材,本來就可以說是春運報道中一個亮點,是觀察力、發現力的體現。而好眼力對記者的要求不止於此,眼力的背後是判斷力、辨別力。宣傳思想工作者的眼力不是站在城頭看風景,而是看火熱實踐、國家大局、世界大勢。在這篇報道中何以體現?那便是報道蘊含的更深一層主題:扶貧。在“車廂集市”裡,來了許多旅客,扶貧攻堅與他們每個人都有關係。記者用數據和事實詳細講述了他們的故事,這是一個地區的扶貧故事,折射的也是國家的重大戰略。

「网媒传播」新春走基层,“四力”强在哪儿

“多發問多思考”

腦力挖掘深度價值

《重慶晚報》在《重慶空中120 連續兩天救人》的報道里體現了對於重要新聞信息的把握和思考。在整版“新春走基層”中,記者夏祥洲不僅講述了從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瞭解到的近期救援具體情況,還帶來了有關直升機救援的3個問題的解答:“費用多少”“誰能申請”“如何申請”,呈現在了版面中顯著的位置。為百姓關心的問題而發問,是記者肩負使命的體現。

《河北日報》的《“故宮年貨”牽手唐山定製陶瓷》一文,記者從唐山恆瑞瓷業有限公司向故宮博物院文創旗艦店供應瓷製品這一事件切入,進一步挖掘到了該公司從一個小瓷廠通過“高端定製”登上了國際大舞臺的故事。本來主要新聞事實已經交代完畢,但記者湯潤清和王育民在採訪中卻發現了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在有著“北方瓷都”美譽的唐山市,陶瓷產業經濟總量不足百億。經濟總量小、企業規模小,已成為制約陶瓷產業發展、自主品牌形成的瓶頸。這一問題的發現蘊含著記者在採訪中捕捉信息時有目的的思考。此外,湯潤清在報道最後還寫了題為《告別“貼牌”,唐山陶瓷轉型的當務之急》的手記,通過自己的思索進一步豐富了新聞的深層價值。

「网媒传播」新春走基层,“四力”强在哪儿

“字裡行間沾滿泥土氣”

筆力道出真情故事

筆力來自真實,也來自平實;來自真情,也來自鮮活。《人民日報》“新春走基層”第一篇報道,記者們來到了山東濟南市章丘區三澗溪村,寫下了題為《幹得有勁頭 日子有奔頭》的報道。貫穿文章的是樸實的文風,卻獨具感染力和穿透力。

三澗溪村是習近平總書記牽掛的地方。“‘聽到新年賀詞裡提到三澗溪村,我當時激動得掉淚了。’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三澗溪村村民趙順利說。”文章開篇趙順利的一番話語洋溢著村民的真情。緊接著,記者記錄下與村民的一段對話:“這一年,家裡有啥好事喜事?”“買了兩輛汽車。一輛轎車,我開;越野車給兒子開。”老趙合不攏嘴。“我也有車開,自——行——車。”趙順利80歲的老父親忍不住插話,引得笑聲一片。這段對話真實又鮮活,巧妙借主人公之口反映出了三澗溪村脫貧的成果,樸實卻不失風趣。趙順利80歲的老父親騎自行車的一句話看似閒來之筆,卻為下文做好了鋪墊:“‘老人喜歡騎自行車到處轉,一天到晚逛不夠。’趙順利說,‘我們看他這麼大年紀,囑咐他不要走遠,他說大路又寬又平,社會安全文明,有啥好擔心的?’”此處筆下之意,不言而喻。

在對村支書高淑貞採訪時,記者抓住了她生動的語言用作文章的結尾:豔陽高照,冬日不寒,兩個小夥子一身運動衣,從身邊快步跑過。“現在天天覺得時間不夠用,村民們也是,恨不得一天當作兩天用。”高淑貞看著年輕人的背影說,“增收致富奔小康,就要拿出這種奔跑的速度、奔跑的狀態!”

貼近百姓的語言就是極富感染力的語言,來自群眾的真實話語飽含深情與價值。這一篇篇深入基層、令人振奮的報道告訴我們,記者們正在不斷練就“四力”,努力講好鼓舞人心的中國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