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遊新思路——從採摘遊走向觀光遊

溪口鎮桕坑村銀杏基地:從採摘果實向觀光旅遊轉型

溪口鎮桕坑村的銀杏林是寧波市最大的銀杏基地。近年來隨著銀杏價格的持續低,桕坑村逐漸轉變發展模式,從採摘果實向觀光旅遊轉型。

鄉村旅遊新思路——從採摘遊走向觀光遊

這幾天,記者來到桕坑村銀杏基地,看到100多畝成片的銀杏林已經披上了“黃 金甲”,而在銀杏樹的下面種滿了油菜花。據村委會主任陳根國介紹,這些油菜是為發展 春季觀光旅遊而種的。

鄉村旅遊新思路——從採摘遊走向觀光遊

桕坑村村委會主任 陳根國說,單單銀杏觀光季節太短了,只有一二十天時間,而且是秋天,那春季時候,如何把這個 100多畝的銀杏觀光園豐富起來,所以從今年開始,我們就種了這100畝的油菜花,春季時 候讓遊客也有花可以賞,人家是平原裡種油菜花,我們是山裡銀杏樹底下種油菜花。

鄉村旅遊新思路——從採摘遊走向觀光遊

陳根國告訴記者,1993年全村開始大規模種植銀杏,除了村集體的100多畝成片 銀杏林,還涉及100多戶村民零散種植的,每年可產20多噸銀杏果。但是隨著銀杏的廣泛種 植,銀杏果的價格一路走低,這讓曾經的“搖錢樹” 變成了“燙手山芋”。

鄉村旅遊新思路——從採摘遊走向觀光遊

桕坑村村委會主任 陳根國說,20年前銀杏果38元一斤,那時候農民工工資不到30元一天,複合肥20來元一袋,現在工資 要200元一天,200元一袋的化肥,所以廢料人工漲上去了,銀杏果價格反而低,5元一斤也 賣不上。

鄉村旅遊新思路——從採摘遊走向觀光遊

面對這樣的困境,2016年起,村裡開始改變發展思路,以景觀樹代替果樹,先後 種植了1200棵觀光型銀杏樹,並在銀杏基地投入50萬元修建了兩條長500米的遊步道。同時 ,在銀杏基地邊上還開起了一家農莊,讓遊客在週末自駕遊、採摘遊的同時也能吃上農家 菜。

鄉村旅遊新思路——從採摘遊走向觀光遊

桕坑村村委會主任 陳根國說,作為我們村裡來說,先把遊客吸引進來,才能把我們村發展起來,一村一品裡面,我們就 要打造這個品牌,如何把我們桕坑村銀杏這個觀光園,列入到今後我們村裡發展思路,利 用我們這個品牌,逐步帶動村民(發展)民宿、觀光,使村民收入增加。

編輯:毛朝暉 (供稿:張裕定 卓江安) (圖部分片來源網絡九曲明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